第931章 北上筑雄城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655 字 2024-04-21

张说道:“所以我说,崔相对我大唐的忠诚无可怀疑。裴御史你刚才实在太过吹毛求疵了,恐怕对不住令尊霹雳手的名头啊!”

“你……”

裴漼那个气啊,心说,不是你让我弹劾崔耕的吗?虽然是互相配合演戏,但也没必要这么挤兑我,把我爹牵扯进来吧?

不过,形势人强,他还得客客气气地道:“是,裴某受教了。”

裴漼偃旗息鼓,按说这事儿这么过去了。然而,正在这时,忽有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想得倒是挺美,是不知实现起来,是否真如崔相和宗相所愿了。”

人们循声望去,原来是宰相唐休璟。

魏元忠兼任兵部尚书时,唐休璟虽是大唐名将,却也没什么意见,毕竟人家魏元忠算他的老司了。

可现在宗楚客为兵部尚书,唐休璟看着极其不顺眼了——你宗楚客连战场都没过,何德何能统领全国的府兵?更何况,是魏元忠在位的时候,遇到军事问题,都跟老夫商量。现在可好,你宗楚客和崔耕、李显一商量,把这事儿办了,根本没过问我这个大唐名将,是可忍孰不可忍?!

唐休璟道:“自从两汉以来,我原皆以黄河阻突厥,从无北筑城之事。恐怕三座受降城筑好之后,反被突厥人攻下,便宜了同俄特勤。崔相此举,着实有些操切了。”

李显对军事不怎么精通,有些担心地看向宗楚客,道:“宗爱卿,你以为呢?”

宗楚客道:“唐相此言差矣,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两汉以来,突厥势强,原朝廷无力在黄河以北筑城。后来,我大唐生擒颉利可汗,灭了突厥,当然也无须建城。后突厥立国时,崛起太快,我大唐是没来得及筑城。如今难得突厥人全力西侵,兵力空虚,实在是筑城的最好时机。”

唐休璟不以为然地道:“哦?照这么说,几百年来,只有现在适合在黄河以北筑城。宗相说这话,你自己信吗?”

宗楚客坚定道:“本相却是深信不疑!”

“哼,那老夫拭目以待了。若是崔相徒劳无功,我看你还有何面目,坐在这兵部尚书的位置,恐怕崔相也难免世人之讥!”

“若是崔相果真建好了三座受降城,而且守住了呢?”

“那……那是老夫年纪大了,眼光不行,不堪再为大唐宰相。”

宗楚客猛地一击掌,道:“好,咱们一言为定。若崔相筑不成或者守不住三座受降城,本相辞官不做。否则,您唐相辞官不做。”

“好,咱们一言为定!”

……

崔耕能否筑城成功,竟牵连到两位宰相的去留,这个消息顿时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支持崔耕者有之,认为崔耕此举,纵然不能成功筑城,也能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逼着突厥人回援,救了突骑施。

支持唐休璟有之,认为唐休璟是战场真刀真枪杀出来的功劳,军事能力毋庸置疑。至于崔耕和宗楚客,恐怕只是纸谈兵的赵括罢了。

还有人保护立,认为这是崔耕不愿意哀求同俄特勤,选的一条折衷之计,至于效果如何,唯有拭目以待了。

临淄王府内。

李隆基眉头紧皱,对众心腹道:“你们以为,崔耕此去筑城,真能成功吗?”

“……”

这些人耍些阴谋诡计还行,治政之能也能拿得出手去,但要说懂军事的,那还真是一个都没有。大家大眼瞪小眼,都没说话。

最后,还是王琚脑瓜转的较快,道:“关键不在于崔耕能不能筑成受降城,而在于,咱们想不想让他筑成受降城。”

李隆基道:“本王当然不想让他如愿。虽说是宗楚客和唐休璟在打赌,但是,若宗楚客被逼去了相位,崔耕这个始作俑者,还有脸继续担任我大唐宰相么?

姜皎道:“但问题是,咱们在边军没什么实力啊,是想给他使绊子,都用不力。”

“那却不然。”王琚微微一笑,道:“不错,咱们是在边军没什么实力。但是,阻止崔耕筑城,未必需要边军出力啊。”

“你的意思是……”

“崔耕再大的本事,也得活着才能施展不是?他在黄河以北筑城,地方千里,总不能时刻有重兵保护吧?只要瞅准了时机做他一票,王爷您的心腹大患解决了。而且这个案子,完全可以推给突厥人,与王爷您完全无关啊。”

李隆基沉吟半晌,道:“本王手底下,倒是有些做秘密差事的人。有心算无心,确实可能成功。不过,这事儿交给谁主持呢?”

王琚眼珠一转,道:“您看苏关此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