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皇图成泡影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882 字 2024-04-21

“原来俊儿造反,是你在使坏!狼子野心,实在是狼子野心!”李显勃然大怒,道:“来人,给朕把他拉下去……算了,不用拉下去了,在这,杀了他!”

“喏!”

杨思勖刚刚升官,急于表现,毫无顾忌地手起刀落,将李千里斩首。

李显尤不解恨,道:“传朕的旨意,李千里不配以“李”为姓,从今日起,改为“蝮”氏!”

看来李显遗传了武则天喜欢给人改名姓的爱好,众大臣对此无可无不可,道:“臣遵旨!”

直到这时候,李显才注意到崔耕的到来。

他叹了口气,道:“这次要不是崔爱卿,朕与皇后,乃至谯王和温王,都得遭了那逆子的毒手。你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啊,你说,朕该如何封赏你呢?”

崔耕现在官封户部尚书,爵封扶阳王,自己都觉得自己没啥进步的空间了。

他说道:“陛下把安乐公主赐婚给微臣,是对微臣最大的赏赐。若再求其他,那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李显不以为然地道:“赐婚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事儿了,咱们一码归一码,该赏赐的,还是要赏赐的。不如……呃……朕刚把李千里,啊,不,蝮千里的爵位夺了,转封你为成王吧。”

崔耕这个扶阳王,全称是扶阳郡王。李隆基的临淄王也是一样,全称为临淄郡王。

这个爵位还可以再进一步为国王。

国王是最高的爵位了,还能不能再升呢?可以。由双字王升级为单字王,也算一个小进步。升为单字王之后,也还可以再升,从小国国王升到大国国王。

当初李显将武三思的梁王改为德静王,由单字王降为了双字王,是为贬谪,是这种制度的体现。

从理论讲,李显今天办的事极其敞亮,给崔耕连升了两级。

但是,全国封王的才有几个?这种级别的提升,对崔耕也是有点象征意义,实质没啥好处。另外,成王李千里刚被砍了脑袋,自己这个新成王多晦气啊。

所以,崔耕还真不想接这个爵位。

他不想接,有个人更不想让他接,那是宰相魏元忠。

刚才危急时刻,李裹儿说要继承皇位,言者无心,魏元忠听者有意。

他心暗想,崔耕受封一字王,这是不是李显在为封李裹儿为皇太女而铺路呢?

魏元忠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嗯?为什么?”

“异姓为王,大为不祥。远的不说,说近的,您封的五王已有四王身故,德静王武三思尸骨未寒!微臣以为,不但不应升崔相的王位,还应降其爵位,以使其福泽绵长。”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说起来可太刺耳了。

李显有些不悦道:“那依魏相之见,崔爱卿立下了大功,朕不但不该赏,还该罚喽?”

{}无弹窗

“动手!”与此同时响起的,还有崔耕的声音。

李重俊的优势在于:一,占着地利;二,距离李显等人非常近。他的劣势在于,人数过少。

崔耕这边人数虽多,却有远水解不了近渴之嫌。

表面看,双方是势均力敌,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然而实际打起来,却远非如此!

噗通!

噗通!

顷刻间,有两颗人头落地。一个是呼野利,另外一个却是右羽林将军李思冲!

啊?

这个变化实在太惊人了,双方顿时一滞。

杀呼野利的,乃是一个身形高大,形容丑陋的太监。

他举起呼野利的头颅,高叫道:“羽林大将军呼野利已然伏诛,尔等还不快快投降,更待何时?”

李显当然认得,这个人是自己身边的一个太监叫杨思勖,官封宫闱令。

万没想到,他竟然有此勇力,一击建功!

李显高兴地道:“好,杨思勖你平叛有功,朕加封你为银青光禄大夫,内常侍。”

“射……射……谢陛下!”

别看杨思勖刚才杀呼野利的时候,面色丝毫未变,但是,听了李显的封赏之后,话都说不利索了。

无它,李显是真大方啊!

银青光禄大夫,那是三品散官之职。换言之,现在杨思勖算正式进入了大唐高官的序列。

内常侍同样不简单。

太监的主管机构,是内侍省,负责内侍省常务工作的,是六名内常侍,算是标准的实权派。

什么叫一步登天?杨思勖从八品的宫闱令,一跃而为银青光禄大夫,内常侍,这叫一步登天!

顿时,有个人的眼珠子都红了,高声道:“陛下,我杀了右羽林将军李思冲,你有何赏赐?”

此人是原来跟着李重俊谋乱的羽林军士卒,趁着李思冲不备,在他身后突然动手,砍了他的脑袋。

李显道:“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