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等人,答应一声,齐往前闯。
崔耕这次出使吐蕃,总共带了三百随从,收拾几个苯教信徒还不是手拿把攥的?
顷刻间,不费吹灰之力,将德吉一行人打翻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
封常清“呸”了一声,道:“敬酒不吃吃罚酒,俺们就是强抢佛像,你又能怎么的?吐蕃太后就是再向着你,难道为了这点小事儿跟大周使者翻脸?”
崔耕摆了摆手,道:“行了,莫跟他一般见识了,派人去寺内娶了佛像,去大昭寺要紧!至于这小昭寺,就让苯教和原来大昭寺的和尚们去争吧?”
德吉央宗一阵冷笑,道:“怎么?崔相的打算是,先抢了小昭寺的佛像,再强硬地两寺佛像互换。既而以护持佛像为名,令两寺僧人互换?彻底帮汉僧解决了这桩大麻烦?”
崔耕点头道:““不错,正是。我大周使者,一国宰相,不至于在吐蕃太后面前,这点面子都没有吧?”
“有,您当然有这个面子。不过么……”
“怎样?”
德吉央宗意味深长地道:“恐怕第一步,就走不通呢。”
“什么?”一股不祥的预感,从崔耕的心头涌起,道:“常清,你快从小昭寺,把佛像抢出来!”
“是!”
封常清带着几十名侍卫举步向前,猛地一推小昭寺的大门。
吱扭扭
门开了!
“啊?怎么会这样?”封常清等人,见了门内的状况,忍不住惊呼出声。
德吉央宗哈哈大笑,道:“抢啊!你倒是抢啊!我倒是看看,当此状况,你该如何出手?须知,这世上,不是有武力,就能解决一切的!崔耕,枉你在汉地人称崔青天,这回到了我们吐蕃,栽了吧!”
{}无弹窗
崔耕强挪释迦牟尼等身像,也不单单是为了出气。不管怎么说,他到吐蕃来,想做出点成绩,总要拉一派打一派的。
先前,和尚们要求崔耕为了他们怼王太后,崔耕当然是敬谢不敏。无它,这事儿崔耕不占理,很容易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但是现在,崔耕为文成公主出头,这就占了“大义”,在这其中顺手帮和尚们的忙,那就完全没问题了。毕竟,佛教在吐蕃盛传三百多年,还是很有些潜势力的。
一路之上,悟缘和尚简单介绍了下小昭寺、大昭寺以及苯教之间的关系。
原来,吐蕃和尚共分为两派,一派来自泥婆罗,以大昭寺的和尚为领袖。三百年前,吐蕃的佛教,就是从泥婆罗传来的。自从泥婆罗尺尊公主为松赞干布的“觉蒙”(王后)之后,势力越见庞大。
另外一派,就是来自大唐,以追随文成公主来到吐蕃的小昭寺僧人为种子,逐渐开枝散叶。
这两派和尚虽然同属佛教,但教义有很大的不同,更兼“同行是冤家”,很有些势同水火。
泥婆罗这一派有个先天的优势,那就是泥婆罗乃是吐蕃的属国,吐蕃贵人对其比较放心。大唐实力还在吐蕃之上,吐蕃上层就对小昭寺的和尚比较忌惮了。
如今,小昭寺一派,在吐蕃高层几乎没什么影响,但在下层百姓中还是有一定威望。
那么,苯教呢?总的来说,苯教先天不足,一直走的是下坡路,对比佛教大大不如。
但是,吐蕃太后没庐氏赤玛类,是信奉苯教的,这才有了苯教僧人侵占据小昭寺之举。大昭寺的和尚们,对此乐见其成,甚至暗中提供帮助,小昭寺的和尚们恨得牙根都痒痒。
要不是实在被逼得没办法了,他们也不至于要求助崔耕。毕竟,这一借助了大周的力量,纵然得意于一时,也难免被吐蕃秋后算账。
……
……
不到半个时辰,崔耕等人就到了小昭寺门前。却见四五十名苯教教徒,已经在寺庙外摆开了阵势。
为首一人,看年纪在四十上下,身着红袍,头戴白色心形尖帽,中等身材,面色发红,朗声道:“对面可是大周来的崔相么?”
崔耕临来吐蕃之前,也做了些功课。他明白,这种白帽子叫嘎木则杰,非苯教高层不能佩戴,当即翻身下马,沉声道:“敢问大师贵姓高名?”
那人的汉语极为流利,道:“吾名德吉央宗,受卓葛云意大师之命,主持小昭寺。不知崔相带大军前来,到底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