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972 字 12个月前

武载德讶然道:“崔飞将是写文章?不是写诗?”

崔耕道:“下官的诗作虽然也还算可以,但自认为唯有一篇绝世好文,才能彰险您老的品德。”

欧阳莲儿不以为然得道:“这是什么话?您崔飞将的做诗的才能,认了第二,天下没人能认第一。就这还不足以彰显颍川王的品德?该不会不愿意做诗,才故意想出了这推脱之言吧?”

“对啊,欧阳小娘子所言有理!”

“崔京兆这个机灵可抖的不咋样!”

“这回颍川王面上须不大好看。”

……

武懿宗请的这些人,未必对武懿宗有什么好看法。但是,话说回来,大部分人都和欧阳莲儿交情匪浅。再说了,崔耕的这番话,也着实牵强了点,所以,人们议论纷纷,大多站在了柳莲儿这边。

就连武载德都眉头微皱,道:“崔京兆即便看不起我们武家人,也不必找这番托词吧?”

“并非是托词。”崔耕解释道:“譬如吃菜,有些菜用筷子为佳,有些菜以汤勺为好,还有些菜却是要用小刀慢慢割取,不可一概而论。而写东西也是这样,有些适合用诗,有些适合用赋,有些就适合文章了。比如说太史公的《史记》,您想想看,以诗来写,成会什么样?《滕王阁序》若不是用赋来写,又会少多少文彩?”

“呃……这……”

尽管还是不信崔耕的话,但论写文章,现场谁有崔耕权威啊,一时间武载德还真是难以反驳。

欧阳莲儿也只是轻哼了一声,道:“说得天花乱坠,就是不知这文章写出来如何了。若是不足以表现颖川王人品高洁,又怎么讲?”

崔耕斩钉截铁得道:“那本官非但重新做诗一首给颍川王,而且,如欧阳娘子所愿,现在就与河内王所请的众贤达诗词唱和。”

这个本钱就下的有点大了,名满天下的崔二郎,没点把握,敢这么做?

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了武懿宗的心头。但是,事到如今,怎么可能阻止崔耕写文章?那不是给老哥哥武载德找不痛快吗?

他的猪队友欧阳莲儿,却丝毫没有必输的觉悟,道:“哦?是吗?但不知现在,崔京兆的那篇文章想好了没有?能否让妾身见识见识呢?”

“当然已经想好了,取纸笔来!”

芙蓉楼上文房四宝当然是现成的,不消一会儿,笔墨纸砚已经齐备。

崔耕道:“久闻欧阳娘子乃是长安有名的才女,不如这篇文章就由你执笔,以成一段佳话?”

“哼,成不成佳话,恐怕不在奴家书法如何,而是您崔京兆的文章。”

欧阳莲儿是爱出风头的人,尽管这样说,还是慢慢磨起了墨,提笔道:“崔京兆,请吧。”

{}无弹窗

听了欧阳莲儿这话,崔耕真想骂一句:喝闷酒你麻痹啊,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喝闷酒了?老子就不爱吟诗作赋,就喜欢跟封常清他们吆五喝六的,你管得着吗?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欧阳莲儿这么说了,崔耕还真不好回答。

实话实说?那还不得被长安人鄙视啊。再说了,那不就把刚才吟诗的人都得罪了吗——人家“崔飞将”都不爱作诗,你们这些人还做个什么劲儿啊。

但是,不实话实说,参与到欧阳莲儿这边?还是不行,那岂不是说明崔耕嫌弃自己宴请的客人吗?最可气的是,还不能拿不给妓子做诗说事儿——人家欧阳莲儿嫁给武懿宗为妾,也算飞上枝头做凤凰了。

该找个什么借口拒绝呢?

蹬蹬蹬

正在崔耕为难之际,忽然,又是一阵脚步声响。

在芙蓉楼掌柜的搀扶下,一个身形瘦高,须发皆白的老者,走进了屋内。

“老哥哥,你怎么来了?小弟懿宗这厢有礼了。”武懿宗赶紧上前见礼。

那些长安的头面人物们,也纷纷起身。

“参见颖川王!”

“拜见武老爷子!”

“祝武老爷子身体安康,长命百岁。”

……

至于崔耕请来的那些人,则面面相觑,满脸疑惑之色,似乎根本就不认识这个老者。

崔耕也纳闷啊,看向身旁的漕帮帮主颜亮,道:“此老是谁?”

颜亮简单介绍道:“您没听人称他为颍川王吗?这老爷子叫武载德,是陛下的伯父武士逸之孙,爵封颍川王。此老低调的很,从不过问政事,就在长安开了这么个芙蓉楼。”

崔耕暗暗琢磨,武懿宗也是武士逸之孙,那岂不是说明,这芙蓉楼的东家和武懿宗的关系非常亲近?怪不得武懿宗要在这宴请群雄呢,这里确实算得上是他的主场啊。

想到这里,崔耕额头上不禁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幸亏自己没让封常清在芙蓉楼撒野啊,要不然,今天可就不好收场了。

他赶紧带着自己宴请的那些人,躬身行礼,道:“参见颍川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你就是新上任的京兆尹,崔耕崔二郎?”

“不错,正是下官。”

“嗯,不错,不错,真是年轻有为啊!我大周有崔京兆辅佐,何愁天下不靖,四海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