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秘堂实力强

奋斗在盛唐 牛凳 3610 字 2024-04-21

“这……”

闻听此言,崔耕还真动心了。

庐陵王上位,虽然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但只要一天武则天没下旨,就一天存在变数。

另外,这抢来的太子之位,哪有被人让位,更显得天命所归?

还有最关键的,人家李旦手底下也不是没有拥趸啊,若是再出个什么张公子、宋公子的出来捣乱咋办?如果李旦能主动认输,就可以大大避免避免拥李派的内耗。

至于李公子?想比这么重大的利益来,简直不值一提。

想到这里,崔耕道:“好,就就依王爷所言。之前的事儿,微臣就当没听过。不过庐陵王那边……”

李旦颇为诚恳地道:“还请崔著作美言几句。”

说实话,李旦今天能为九公子主动背锅,崔耕还真是对大声其刮目相看之感。

如果说在庐陵王接风宴上之事,根本无法狡辩的话。那李休的事儿,李旦完全可以推个一干二净。

然而,没有,李旦非但完全没有隐瞒,还主动直言相告,那除了尽力保护手下,简直没别的解释了。

在历史的记载中,李显和李旦乃是一对懦弱无能的倒霉蛋。但经过接触,崔耕才发觉,自己完全错了。

李显城府颇深,谋定而后动;李旦以诚待人,对人推心置腹,大有三国刘大耳朵之风。

这两个人,都颇不简单,只是被武则天这一代女皇,遮掩了他们的光芒罢了。

……

……

出了太子府,崔耕连家都没回,直接拜访了庐陵王李显,将李旦的意思说了一遍。

出乎崔耕预料之外,李显略有些迟疑,道:“崔著作,你果真想放过李休?”

“一个小小的五姓七望秘堂之主,能翻起什么风浪来?”

李显道:“那却不然,你千万别把“小小”二字,放在秘堂的身上。对于秘堂,本王也略知一二。这个组织原是五姓七望在五胡乱华之时所立,初衷是为家族保存火种。不过到了现在,秘堂早就跟它建立之初的宗旨完全无关,发展为一个……怪物!”

“怪物?”

“不错!现在五姓七望只能依照传统,决定秘堂之主的人选,但却无法管理秘堂的具体事务,双方更像是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秘堂之主若是有本事的话,自然能把秘堂收服的服服帖帖的。但若是,堂主不给力,秘堂就会自行其事。”

崔耕道:“那要是五姓七望选一个忠心家族的人为秘堂之主,控制秘堂,不就能把秘堂的控制权收回了吗?”

“那怎么可能?”李显哂然一笑,道:“本王之所以说秘堂是个怪物,就是因为其暗地里的实力非常庞大,即便五姓七望加起来,也未必是其对手。任何人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力,都不会主动让出的。所以……”

李显盯着崔耕的眼睛,道:“抓住李休的把柄,本王就可以威胁五姓七望,让他们全体支持你为新的秘堂之主。这么大的权势,难道你不动心?说实话,别说是你了,就是本王现在都感到难以割舍呢。”

{}无弹窗

“崔著作救隆基于水火之间,这一礼当然是受得起的,请再受隆基一拜!”

就在崔耕还在犹豫是否要提前抱李隆基大腿的时候,这位未来掌控华夏命运数十年的大人物,已经再次拜倒!

而且,还不是普通稽首,而是推金山倒玉柱的跪地行礼!

噗通

崔耕终于遭不住,痛痛快快地给李隆基跪了,道:“微臣哪对您有过什么恩德?临淄郡王,您这么做,真是折杀微臣了。”

“崔著作,起来吧,你当得的。”李旦起身,把崔耕扶起,道:“这孩子想给你行这一礼,已经很久了。”

随后,他一边强架住崔耕,一边使了一个眼色。

好么,这回可不得了,李旦的长子寿春郡王李成器,次子衡阳郡王李成义,巴陵郡王李范,中山郡王李业,齐齐跪倒在地,给崔耕磕了一个响头。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更何况,李旦的这个殷勤献的如此之大,如此之蛮不讲理!

崔耕一边强自挣扎,一边连声道:“使不得,使不得,太子殿下,您这不是折微臣的寿吗?”

但别看李旦文文弱弱的,那力气可真不小,牢牢的把崔耕摁回到座位上,让他动弹不得,硬生生地受了这些孩子一礼。

然后,他才把手松开,温言道:“崔著作且勿惊慌,我这个太子虽然当不了几天了。但是,“金口玉言”这四个字,还是绝无问题。我说你受得起他们的这一礼,就绝对受得起。”

随后,又招呼李隆基道:“三郎啊,你给崔著作好好说道说道。”

“是!”

李隆基这回就不跪了,躬身道:“刚才父王说了,我们兄弟都被软禁在皇宫之中,十来年父子不得相见。多亏了崔著作返京,我们兄弟才能重获自由。崔著作对我等有如此大恩,岂受不得一拜?”

崔耕略有些迟疑道:“诸位虽然被软禁,但这么多年来,在皇宫内锦衣玉食,也算不得多么委屈吧?”

“唉,什么锦衣玉食啊?”李隆基长叹一声,满面苦涩,道:“我等虽然被封为王,但宫里哪个太监宫女能瞧得起我们?至于吃穿用度么……我给您讲件事儿就明白了。有一次,我生日,想吃汤饼(面条),却一点面粉都找不着。多亏了老丈人王仁皎……”

“嗯?丈人?”

崔耕有些疑惑,毕竟李隆基现在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当时他才多大,怎么就有了个岳父呢?

李旦道:“其实是娃娃亲,也多亏本太子当初下了这么一步闲棋,才让这些孩子能在宫中平安长大。王仁皎原来是甘泉府果毅都尉,后来在禁军中任文思都尉,护卫皇宫。”

崔耕猜想,这事儿也可能是武则天有意为之。毕竟她再狠心,也不是个疯子,总不能连几个亲孙子的死活都不管吧?

当然了,现在就没必要为武则天说话了,崔耕道:“小王爷,还请接着往下说。”

李隆基道:“当时父王不敢和我等互通消息,丈人王同皎为了接济我们兄弟,也囊空如洗。最后,没办法,他把身上的紫色坎肩当了,换回一斗面,才让我过了这个生日。崔著作想想,当时我这个王爷,能比平民百姓强到哪去?您今天让我们重享富贵,岂不是天大的恩德?”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