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狄相套路深

奋斗在盛唐 牛凳 3963 字 12个月前

好么,你狄老头这次是面子里子都占全了。

武懿宗咽了口吐沫,干笑一声,道:“这个……狄总管……不是小王不答应你,但各部员外郎都是陛下亲封,我也插不上手啊!”

狄仁杰双拳抱拢,老神在在地道:“那老夫不管,河内王你就说自己同意不同意吧?实在不行,咱们一拍两散!”

“同意,怎么能不同意呢,就按照您说得来。范光烈,重写一份荐书!”

“且慢!”

范光烈偷偷指了指崔耕,低声道:“您先问问他,要不待会再改,也太麻烦了不是?”

说得也是啊,狄仁杰都毫无节操地为自己的儿子求官了,这崔耕又能好到哪去?

当即,武懿宗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问崔耕条件。

崔耕见狄仁杰不断对自己挤眉弄眼的,当然也就毫不客气了。

比如说崔秀芳,这次立了大功一件,朝廷是不是该给一个女官的职司?也不用太高了,七品就成。

他之所以提及崔秀芳,是怕佳人哪天失手被官府抓了,给她准备一张护身符。

这可不达好办,大周不是没女官,但按说只有宫里才有,比如上官婉儿就官封“内舍人”。崔秀芳这个皇宫外的野丫头怎么成?

但是……反正狄光嗣的职司就不好办,怎么也得求武则天一回。一个羊也是赶着俩养也是牵着,武懿宗也就同意了。

接下来,崔耕更是狮子大张口。

高仙芝立下大功,官升一级,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升为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不过分吧?

封常清原来是文散官,这次给咱来个文转武,六品的朝武校尉,也不过分吧?

宋根海、黄有为虽然没立什么功,但也算参加了檀州守城战啊,都从从七品转为正七品,应该……也不过分吧?

既然他们都升了,这几十万边军中的有功将士武则天还没赏呢,不好厚此薄彼,要不……也都给予封赏?

好么,本来是一份荐书,这回变成请赏大名单了。

武懿宗为了自己乃至武家的荣华富贵,一咬牙一跺脚,竟然全部答应了。

可把范光烈累坏了,一天写秃了三支笔,才把这份奏章写完,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还别说,武则天真给这丑侄子面子,全部允准。

消息传来,檀州上下一片欢腾,赞颂女皇陛下英明,赞颂狄仁杰和崔耕为大家着想,甚至大部分人对武懿宗都不那么厌恶了……起码人家是得了好处真办事啊。

不过,崔耕的心情可怎么样。

此时武懿宗已经搬进了清边道总管府,狄仁杰另选了一处宅子办公。

狄仁杰的府邸,正堂屋。

伺候的丫鬟仆役皆已退走,屋内只剩下了狄仁杰和崔耕二人。

崔耕叹了口气,道:“狄相爷,如今看起来你我二人风光无比,实际上咱们可是输了一局啊。”

狄仁杰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道:“哦?何以见得呢?”

“这事儿不是明摆着的吗?清边道的官军虽然感激咱们,但对武懿宗也有好感,咱们算是一边得了一半军心。至于您的儿子和下官的心腹,那只能算是个搭头,改变不了大局。从今以后,咱们算是彻底绑在武家大战车上了,武长李消,这岂不是大败亏输?”

“哪里?崔著作你完全想错了。”狄老头奸笑如狐,道:“说实话,武懿宗那些小手段,老夫之前的确是没料到,有些惊慌失措了。不过,事到临头,老夫忽然临时灵机一动,咱们事实上已经反败为胜了!”

{}无弹窗

如果说崔耕是大周官场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狄仁杰就是朝廷的定海神针。到底能不能逼得此老就范,武懿宗也没什么把握。

“预备!”

随着他一声大喝,刽子手们齐齐出手,将牛耳尖刀逼到了那些无辜几十名百姓的小腹上。

武懿宗阴恻恻地道:“狄总管,有什么话可要考虑清楚了再说。这些人犯的性命,就在您老的一念之间!”

随后,又看向台下的百姓道:“尔等的性命,也在狄总管的一念之间。到底该怎么办,就不用本王教了吧?”

“狄相爷开恩啊!”

“还请狄相爷大发慈悲!”

“您就答应了河内王吧,小的给您磕头了!”

……

百姓们可不知这里面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齐齐跪倒在地,求恳之声此起彼伏!

狄仁杰面色平静,看不出什么喜怒。

直到人们的声音渐低,他才双手下压,深吸了一口气,道:“诸位檀州父老快快请起。当初,曾经有人用一件两难的事情为难老夫,老夫委屈求全,事后后悔不已。今日,又岂能一错再错?”

崔耕明白,狄仁杰这话指的是,当初曾经被李多祚逼着对自己见死不救,劝道:“狄大人,您可要想清楚,签了这份荐书,您的一世清名可就毁之一旦,另外还有……”

还有就是李氏登基后会秋后算账,这话可就说不出口了。

狄仁杰马上会意,傲然道:“圣人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崔著作不必多言。另外……”

老人家眼中精光一闪,道:“老夫命令你崔耕,今天也必须把这份荐书签了,救百姓于水火之间。否则……你我就恩断义绝!”

这话可是相当狠了。

要知道,当初若不是狄仁杰让崔耕做“岭南道肃政使”,他如今坟头上的小树恐怕都长成参天巨木了!既有救命之恩,又有提拔之恩。说得直白一点,崔耕哪怕造反都会有人同情,但若是背叛了狄仁杰……恐怕就会遭到千夫所指,天下人人皆曰可杀!

当然了,崔耕明白,这不是狄老头在对自己挟恩以报,而是帮自己摘除责任。自己若是再矫情的话,老人家的忍辱负重可就白废了。

他微微一躬身,道:“狄公有令,小子敢不遵从?”

“好!”

事情进行得如此顺利,武懿宗乐得差点得北都找不着了,忙不迭地道:“小王为二位磨墨,不知谁先来?”

狄仁杰道:“当然是老夫!”

当即,老爷子接过武懿宗递过来的狼毫笔,往上一提,做势欲签。武懿宗的小心肝“扑腾扑腾”直跳,注视着此老一步步的动作。

不怪武懿宗如此激动,他虽然不可能当皇帝,但武家人还是李家人继位为帝,对他的差别太大了。武三思为帝,武懿宗就还是皇亲国戚,与国同休。李显或者李旦为帝,别说富贵了,恐怕性命都不能保全!

还好,一切顺利,狄仁杰这么大名望,总不能说话不算话吧?

呃……此老似乎的确是说话不算话了。

狄仁杰眉头微皱,忽地又把刚拿起来的狼毫笔放下了,道:“不妥,不妥啊!”

“我……”

武懿宗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怒道:“狄总管,莫非你是在消遣本王?”

“哪里,还请河内王稍安勿躁。”狄仁杰不慌不忙地道:“让老夫推荐河内王为清边道大总管当然没问题,不过呢,这份荐书有些问题,得改一改。”

武懿宗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道:“但不知狄总管觉得怎么改才好?万事好商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