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许天正归心

奋斗在盛唐 牛凳 4245 字 11个月前

这是一片好心,崔耕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一行三人除了茅庐,打着白旗,出了先前用石头垒砌的工事。

陈元光的名头在僚人中太响亮了,平闽开漳期间不知杀了多少不服王化的僚人,简直是僚人刽子手大魔头有木有?故刚一报出名号,拦路的僚人小卒就赶紧回去通禀。

不过再次回转的时候,他脸上的敬畏之色已然完全不见,道:“陈将军,我家寨主请你进去。不过必须交出你们的兵刃!”

这个要求虽然过分了一点,但也不是全无道理。

许天正愤愤地把佩刀解下,交给那小卒,道:“两千僚兵驻扎于此,还怕了我们三个人?呸!胆小如鼠!围困我们的,是哪个洞主?”

那僚人小卒也不隐瞒,道:“不是哪位洞主,是我们雷里正。”

“哪个雷里正?”

小卒解释道:“就是唐化里的雷万龙雷里正。”

啊?

闻听此言,不但许天正,就是陈元光都脸色突变,意外道:“怎么是他?”

那小卒忿忿道:“怎么不能是我们雷里正?莫非只准你们汉人欺负我们,还不准我们反抗?”

陈元光自重身份,不想和他争论这个问题,摆了摆手,让他头前带路。

趁着这个空档儿,许天正给崔耕解释了这个雷万龙的来历。

这雷化龙原来是金鸡洞洞主雷啸的长子,因为争夺洞主之位失败,一怒之下,带着忠心的手下投奔了陈元光。

作为第一个投降大唐的僚人贵族,陈元光给了他很大的优待,不仅专门划出一处肥沃的土地令其安居自治,还赠予了他不少铁治的农具,并教授他们汉人先进的耕作方式。

最关键的是,陈元光给了他一项特殊的政策——不用缴税。

很快,雷万龙的领地就兴旺发达起来,为了纪念大唐的恩德,这个地方被更名为——唐化里。

后来,由于雷万龙的示范效应,又有不少僚人下山投奔,整个漳州地界儿总共建了九处唐化里。

因为雷万龙投降的最早,声望很高,这九处唐化里都唯他的马首是瞻,这权势可比当一个金鸡洞洞主强多了。

可没想到雷万龙这厮竟然忘恩负义,趁你病要你命,居然趁着陈元光丁忧守墓,麾下无军时杀上云霄山,要取他性命。

崔耕听罢过后,心里却有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此事没那么简单,要是雷万龙这种归顺的二五仔都反了,那僚人中还有何人不反?

看来陈元光是过分乐观了,今天这桩谈判成功的可能性着实不大,弄不好,自己等人就有性命之忧!

但来都来了,想要退回山上去恐怕是难了。

唯有走一步算一步,见机行事了!

三人被领到一个用竹子搭建的巨大窝棚前,这就是两千僚人所谓的中军帐了。

果然,三人一进去,就听到一个粗犷的嗓音高声喊道:“陈元光,你终于舍得下山了?你是来投降的吗?”

看書網小说首发本書

{}无弹窗

众人的七嘴八舌,跟此时身体的孱弱不识,让陈元光很快便明白过来怎么回事。

他欲要起身道谢,却被崔耕抢先扶住,笑道:“陈将军毋需如此客套,若不是你替我挡了那那支竹箭,恐怕崔某早就一命呜呼了!要不然,将军也不会躺在这儿!将军能够退烧醒来便好,不然崔某真是罪过大了!”

那是当然,陈元光可是后世尊称的开漳圣王,如果因为今日替他挡箭而枉死,那…那历史可就真的因此出现了偏差,跑偏跑远,不知道会发展成啥样了。

陈元光重新躺下,被子半遮着身体倚靠在床头,笑了笑,微微摇头道:“陈某救崔御史,那是应当应分的,你来此地拜访我,又祭奠我祖母,我岂能让你受了僚人的暗箭?好了,你我不需如此客套,我既救了你,你又救了我,这不就互相相欠了嘛?哈哈……咳咳……”

崔耕也是一乐,点头称是。

此时茅庐内气氛轻松了很多,眼见着陈元光醒来,众人皆是松了口气,一时间话也多了。

许天正粗着嗓子,上前邀功道:“将军,这里面还有属下的功劳呢?崔御史要水潭最底一层水,是俺亲自下去提的。陈将军你也知道,这水潭幽深冰冷,阴寒无比,俺此番可是吃了大苦头哩。”

还未等来陈元光的褒奖两句,站在崔耕身后的宋根海已经冷笑道:“行了许校尉,别光顾着表功了。男子汉大丈夫,愿赌服输,可不兴耍赖。俺家御史大人还等着吃你的手掌煎鱼呢!”

许天正虽然早就后悔之前的那个赌约,但他是要面子的人,这种情况下可不会认怂,道:“煎鱼就煎鱼,大老爷们愿赌服输!崔御史你等着,某家去去就来。”

“别介!”

崔耕哪能真让他干这种蠢事,他已经看出来了,许天正这厮就是没心没肺,想到啥说啥,除了陈元光谁都不认。但要说此人心地有多坏,其实也不见得。

他赶紧起身来拦住许天正,道:“许校尉,你还没输呢。本官的药物是治标不治本,陈将军能否挺过这一关,还要靠他的运气。”

“崔御史无需帮某家遮羞。”许天正摇头,执拗道:“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谁能保证一定治好?你能做到这一步,俺就算服了,愿赌服输!”

“咳咳,许天正!你这是要疯呐?”

陈元光虚弱的急咳着,骂道:“你说得甚混帐话?崔御史要你一条烂命又有何用?”

说到这儿,他狠狠瞪了一眼自己手下这条浑汉,道:“不就是手里煎鱼吗?你若真想道歉,就端一盘煎鱼来,跪下请崔御史吃。”

这就是类似端茶认错了。实则陈元光知道许天正狗操的性子,说干真敢干,无非还是想保下他一条胳膊。冲锋陷阵之人少了条胳膊,无异于废人了!

不过,崔耕是堂堂七品御史,朝廷上差,许天正才是八品校尉,即便没这么档子事儿,受他一礼也完全受得起。

许天正虽然毛糙,但也知道自家将军是想保他胳膊,好歹是带兵打仗之人,谁真的想少胳膊断腿的?

不过自己又事先打下了赌约,如果输了不兑现,他又臊得慌。于是,他偷眼看了看崔耕,嘟囔道:“打赌是两个人的事儿,那也得人家崔御史同意啊。”

崔耕当然不是真想废了许天正一条胳膊,而且也不愿意和陈家军闹僵,更不想因为这条小事儿和陈元光心生疙瘩,当即大马金刀地往那一坐,笑道:“许校尉,本官等着你的鱼吃。”

这事儿,算是和解了!

许天正不禁臊得慌,赶忙跑了出去。

功夫不大,他便端着一条煎鱼上来,恭谨地跪倒在地,双手举盘,道:“崔御史,请吃鱼。”

崔耕拿起筷子,拈了一口送入口中,道:“罢了,不过这鱼倒是煎的挺香!”

许天正却还不走,只见把鱼放下,连磕了三个响头,道:“崔御史,俺许天正先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得亏御史大人宽宏大量,不与我计较!俺也不是啥不知好歹的人。从今往后,我……我怎么尊敬我家将军,就怎么尊敬你。”

“不过一桩小误会,许校尉快些起来吧!”崔耕起身,上前将许天正扶了起来。

六部将又是一番夸赞,夸崔耕果然胸怀博大,不计前嫌云云,轻松将这插曲彻底给揭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