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宗帝需要的是一个理由,一个补偿的机会,她给了他这个理由,这个补偿的机会,此事自然就成了。
少女的脸藏在臂弯里,眼神却是一片清明。
……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少女从殿内走了出来,径自去了便殿。
一旁的天子再出来时,虽然仍不见半点喜色,但暴戾之气明显已去了不少。
“尔等回去吧!昨日之事,是朕冲动了,不该怪罪在诸卿身上。”明宗帝这一句让群臣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被绑了大半夜的太医同两个符医一直绷紧的身子终于松了下来。
“陛下圣明!”百官声音隆隆,起身。还有不少人目光向偏殿望去,昨日的转折系在一人身上,但那人出来后,却径自去了偏殿,也不知道她是如何劝服盛怒之下的陛下的。
但即便好奇,也是无人知晓。
陛下离开了,群臣也该退了。
有官员眼疾手快,拉住了前头一个正欲离开的中年官员。
“中书令大人!”
被人拉住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朝中书令卫同知,会被人拉住的原因却与他本人无关。
“何事?”卫同知回头,笑了笑,看了眼偏殿的方向,“问卫某本人的事情,卫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若不是的话,那便不要提了。因为卫某也不知。”
“卫大人何必谦虚?”有官员朝他挤了挤眼,“卫监正小小年纪,胆识不凡,如今长安城中风头无两,更是陛下身边的红人……”
“你要说的,卫某都知道。”卫同知摊了摊手,作出一副无奈的模样,“但卫某此前也没有过这样的后辈,还是第一次见到家里有这样的后辈,没有什么经验,也不知道小辈在想什么……”
这话说的就赖皮了,什么叫此前没有过这样的后辈?谁家里有过这样的后辈?几个围住卫同知的官员暗忖。
不过管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官员哈哈大笑,勾住卫同知:“不知卫大人今日可有空与某喝上一杯?”
但是不管如何,结交一番卫家的人总没有坏处。
想谏言也要看时候,否则那就当真是提着脑袋在谏言了,就譬如眼下。
众人在一旁围观的同时,又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引去陛下的注意了。
站在一旁的黄小将军已是一脸震惊了,她出口的速度太快,快到根本来不及阻止,已经喊出了声。所以,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看一眼少女,复又低下了头。
有人想要富贵险中求,他根本拦不住。
“陛下!”少女抄手行了一礼,在满场如临大敌的紧张中有种莫名的优雅淡然和智珠在握。虽然这个年纪,并不适合这两个词。
她所做的,在大部分人眼里看来都是少女沉不住气,要跳出来的表现。
“臣有话说。”少女说道,“请陛下容臣上前。”
明宗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半晌之后,出声:“准!”
“是。”少女上前,跟随明宗帝走入殿内。
天子一走,周围紧张的气氛放佛蓦然松了不少,甚至还有人低声窃窃私语了起来。
“你们说,她会说什么?”
“不知道啊!”有官员感慨了一声,眼底有些复杂,“真是如此大胆!不过想想她敢孤身独闯南疆,这件事情她会做也不奇怪了。”
“到底行不行,一会儿就知道了。”
“诶!不过,她这一跳出来,倒是让我等好了不少。”
“若是当真劝住了陛下,必是一件大功吧!”
“你这语气听起来阴阳怪气的,是嫉妒了?”官员冷笑,“富贵险中求,你不怕死的话,也能上啊!”
被说的官员不由自主的瑟缩了一下,不说话了。
富贵谁不想求?可如此危险的富贵当真是不求也罢。
……
殿内的氛围虽说有些紧张,却也没有殿外百官想象的那般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