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劝言

天师上位记 漫漫步归 2392 字 2024-04-21

“同知,你……是不信我么?你是觉得我是个老糊涂么?”

卫同知当即变了脸色,连忙跪了下来:“老师,并非如此。此事由陛下下令,不得对外透露半分,圣旨之言,同知不敢违背。”

“圣旨啊,”乔环神情怔忪,“说起来,陛下还当真挺信任她的。”待到反应过来,连忙把卫同知拉起来,“起来,你看看你堂堂三品大员,跪着像什么样子!”

“圣人有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卫同知顺势站了起来,再次施礼,“跪一跪老师,没什么。这一次,是学生错了。”

“好了,”乔环摆了摆手,看着他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一贯如此,胆大,好险中取胜,她做的事,对了你的胃口,所以你很喜欢,也很看好她。但我提醒你,她的胆子远比你想的要大的多,你以为你能驯服的住她?仔细她将你玩的团团转。”

“老师,瑶卿这孩子……”

乔环又道:“你且听我说完。这件事确实是好事,她肯如此……”乔环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这个孩子是把两面开锋的利刃,用的好了,于天下都是一件益事,用错了地方,必将生灵涂炭。”乔环叹道,“我与昌明相识多年,没有人比我更清楚这个孩子有多厉害。她年纪虽小,但不论见识所闻、计划谋略、武艺手段都远超常人。也正是因为太好了,才被昌明视若瑰宝。她的心性委实有些难以捉摸,还是要小心……”

“老师”卫同知闻言却笑了,“那等空穴来风的话,何况又是出自程厉胜之口,怎能相信?瑶卿这孩子是个人,不是个鬼怪,活生生的人,可以站在阳光下的人,这毋庸置疑啊!难道就因为那些没有根据的话就要怀疑她么?这可不像老师的作风。”

“君子当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不是老师教我的么?为什么老师的明辨是非,到了瑶卿这孩子身上就变样了呢?”

“算了,”乔环摆了摆手,“我说的话你们都不信,陛下也好,你也好都是如此。那就算了,不提了。眼下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得用的人,速速赶往五度关接应她。五度关内,说不准会起波折!”

任他心里如何猜测,之后那个女孩子都老老实实的坐在马车上,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当晚,人便进了总兵府。而直到此时,方唯才第一次见到了几个贵人。

也不知是因为赶路太急还是因为那么多年在南疆的日子不好过,再如何贵人,到了那里都是阶下囚,会好的起来才怪。总之三个人的精神容色都不太好。

安乐公主躺在马车壁上假寐,太子闭着眼,似是陷入了昏迷。

不过也只来得及看一眼,因为那个女孩子在一旁催促,口口声声说贵人们身体不适,见不得风,便匆匆忙忙的把人抬了进去,关上了门。

这样子,看的方唯一愣,心道:看脸色,岂止是不适,简直是油尽灯枯的样子了。

侍婢小心翼翼的托着东西在外候着,一切都由那个女孩子帮忙传递,根本没有给人任何可以近身的理由。方唯在外看着那边的动静,来回走动掩饰内心的焦虑不安。

这时,有侍从匆匆而来,走到他身边,附耳说了几句,方唯想了想,吩咐道:“你们在这里好好伺候着贵人。”说罢便跟着侍从转身离去。

……

……

从肃州府到长安统共八百里,四五日的功夫,普通人或许很难日行八百里,但对于权贵来说,快马昼夜不停的传递消息不过是小事一桩。

早朝的时间很短,不单单是今日的早朝,而是这些时日的早朝时间都很短,下朝之后,百官下跪,送天子离朝,而后便转身向金銮殿外走去。

“同知。”右相乔环出声喊住了正要转身离朝的中书令卫同知。

这位正值盛年的中书令大人闻言脚下一顿,转身走过去,抄手朝乔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老师。”

乔环看着他,目露复杂之色,怔了半晌之后,摇头苦笑:“看来我当真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