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军改不易

大明厂督 小脚儿 2448 字 2024-04-21

其实刚才还有一句话他一直想说,却没能说出口。

那就是裁军以及军改的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情!

让专人去办专事。

所有人都知道有赵括纸上谈兵一说。

可大明现在的境况,就是所有的最高军事指挥者,都是纸上谈兵,而没有一个真正出自军伍行列的。

虽然这些书生掌管军事,也有像孙承宗、熊廷弼这等能人,可是大多数人都是昏庸无能之辈。

毕竟这些都是不能拿刀杀人的人,又如何能够指挥千军万马。

可对于这样的事情,魏麒麟又无能为力。

因为纵观历史,将军诸侯带兵造反,并且成为新王的事情屡见不鲜。

而赵匡胤也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

到了明朝以后,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就实行了军权分离。

像这些地方世袭的卫所军,自耕自种自给自足,是为了减少开支。

而每逢大战,总会从京城派遣总督或者巡查来以督军事。说白了,就是但凡有大战以后,就会派下一个最高指挥官来指挥总理这场战事。

而这些临时调派的官员,又不曾亲自训练过这些兵,又如何能够驾轻就熟。

非但如此,辽东的战场上,还曾出现过,经略与巡抚不和之事,正是因为当时王化贞与熊廷弼尿不到一个壶里,才倒置了宁远大败一溃千里。

可这样奇葩的临时统御制度,却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无他,就因为朱家安全啊。

他们用这种方式削弱了将令以及士兵们之间的纽带,降低了行军的战力,同时也保证的皇家统治地位的安全。

你以国士待之,这些士卒自然以国士报之。

而你将这些士卒全部看成烂泥,又如何指望这些士卒发挥最大的战力。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很多人也明白,可是却很少有人去这么做,更不会有人去给皇上提这个意见。

因为大多数能够在皇上身边说的上话的都是文官,而这些文官也愿意将武官的体位提高,从而来压榨他们的生存空间。

也只有魏麒麟这种没有私念的人,才会如此直白的将这些道理说给小皇帝听。

而朱由校又是年幼登记,没有受过完整的皇家教育的思想灌输。

因此他看待事情多是凭借自己的观点,已经他自己的经历,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够接受更多,其他帝王不会接受的事情与举动。

当魏麒麟将这番理论如此清晰透彻的说出来以后,小皇帝就明白了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了。

尽管他没有给出魏麒麟什么承诺,还是用力的点了点头。

南暨大师则唱了个喏,道:“皇上,尽管我以前并不怎么看好你,可是您敢如此重用魏麒麟这等奇人,也算是有识人只能用人之贤。可为一代明君。”

小皇帝摆了摆手,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多聊,而又问道:“如果裁军以后,剩下的那些军田该做何处置?”

魏麒麟想也没想,就道:“将这些田地分给周围的农户耕种,家里若是有军人的话,可以多分一些耕地,如此也好提高军人的地位。若是耕地中不完的话,就让他们多种点树。”

“多种树?”小皇帝疑惑道。

“有时候树也是一种战略工事。”魏麒麟答道。

小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听魏麒麟这么一说,似乎裁军之后,全是好处而没有坏处了。

之前卫所的军田都是自耕自用,基本上没能上缴到国库,而将这些田还给老百姓后,只怕税收也要多上不少。

南暨大师这时忽然问道:“若是照你所说这样来的话,裁军是必然的趋势,可是裁军后,地方都司的控制力消弱,而使得匪祸盗贼四起,又该如何?”

魏麒麟笑了笑道:“若是真有匪祸盗贼,也是这些敌方都司养匪自重,给他们足够的精锐卫兵,还不能将这些匪祸消除干净,那他们的都指挥使也就别当了,直接回家种红薯吧。

我知道大量裁军后,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是我想这一幕很快就会过去的。因为大浪淘沙下,自然有能人可以胜任这个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