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答案明摆着,芈月太后怎么可能用芈纹蝠胡乱开这种玩笑呢?但是项羽却不愿承认也不愿相信,这不是在拜托责任,而是他太负责任了——他比任何人都更知道,他眼前的这片荒古之地有多危险,作为护国王,他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其实太多年来,荒古之地的野怪一直再没有出来袭人,这令大家都放松了,哪怕就是守在边城的将士也都开始懈怠了。但项羽知道,眼前着块寂静无声的荒古之地,其实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单纯。距离最后一次的荒古战争,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如若历史循环往复,那么,和平与安宁的日子大概也多久了……
所以项羽不敢懈怠,他其实是一步也抽不开身的,刘邦亦是如此,因此他们只能选择相信,这一切都是误会,皇宫其实安好……但不可回避的,他们心里仍然担忧无比……思绪太乱,令项羽眉头紧皱,他猛地一甩头,想将脑子里烦人的东西都一甩而尽。
就在这时,一段悠扬而清静的笛音从无尽的世外远远飘来,仿若一滴滴冰清的雨露滴答在项羽的心上,将他心中的烦闷与忧虑轻轻洗净。在听到那未知而熟悉的笛音时,项羽突然就静住了,心情一瞬而平静,他轻轻抬眼远望着荒古之地,眼神无比温和。
项羽宁静远望着,荒古之地能被项羽目力所及的外沿全部都是嶙峋死寂的枯石地,异常的荒凉、凄冷。所以人们总所荒古之地就是这样险恶的地方,是人类绝对无法存活的死地。但项羽不这么看,他总觉得荒凉与死寂都只是荒古之地的外表,且只存在外沿这一层,在更深处人类从未见过的荒古之地内部,一定是草木欣荣的生息之地。
因为,荒古之地是人类从未到过的地方,项羽始终相信,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从来都是人类,没有人类染指的地方,自然自会将自己孕育得美丽和谐。项羽这么静静地远望着荒古之地,只是为了给飘扬在自己耳畔的清越笛音营造一份更立体的意境。让自己可以遐思这从荒古之外飘出的奥妙之音。
是的,项羽知道这笛音来自于荒古之地,其实很多人也都知道。住在龙舜城的不少人都听到过这美妙笛音,但他们一现这笛音来自恐怖的荒古之地时,就对其大为反感,他们一丝不觉得这笛音悠扬悦耳,反而都感到这笛音诡异刺耳,是人间魔音。
于是人们开始猜测这笛音来自何物。这时有学问的人就开始表意见了,他们有人说这是荒古之地里封印了千年的怨灵在凄唱。也有人说这是荒古之地中一种名为三头鸢的怪鸟出的叫声,这种怪鸟长有三个头,每个头能出不同的音律,更相鸣唱时就会出各种奇怪的声音。还有人说这些人说的都不对,这声音的来源是荒古之地中的一只妖笛,妖笛是无数野怪死后的尸体聚合炼化而成的妖物,能自己声,用声音迷惑众生。
但那些鬼话,项羽根本不信。项羽只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听到了这世间最美妙的声音。其实,项羽虽然不知道这声音来自何物,但他冥冥之中总是有一种错觉,总是觉得这声音源自某个吹笛的女子。
那女子和这笛音一样清越悠扬,倾城绝世。但仔细想想,项羽自己都觉得这想法太不可思议,毕竟这笛音是从荒古之地里传出的啊,那个野怪魔兽纵横的地方,别说根本不可能有人存在,就是有,待在那种地方也不会有吹笛这样的雅兴啊。
但项羽意识深处还是相信着自己这冥冥中的错觉,他仍然觉得是有那么一个明媚轻盈的女子静坐在野蛮的荒古之地中,为他静静地吹笛。就如这笛音漫过无比遥远的距离,已经很轻很低,但项羽仍能听得清晰……笛音袅袅,回转悠长。河畔的流水与笛音同鸣,枝上的新叶随笛音而舞,林间的清风在笛音前驻足,然而,悠扬的笛音越过了流水,越过了新叶,又越过了清风,为静候在远方的聆听者飘扬而去。
明媚如风的女子静坐在一棵古老的椿树下,双手捏着一只小巧的短笛,吹吟着那悠扬的笛音。女子仿佛天生带着森林的气息,幽绿的摆裙仿若森林里的一抹新绿,赭色的长犹如古树的根枝,一双碧绿的瞳孔映着春的生息,阳光落在她白皙的皮肤上也透着春的明媚。虞姬简直是自然所生的公主,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美的那一部分。在她身旁,一只白色的巨兽正静静伏着,守护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