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种植杭麦冬的青年

医品宗师 步行天下 3780 字 11个月前

“我们这工作还真挺稳定的,我估计干一辈子都没问题。”

电话那头传来得意的话声,说道:“倒是你那边,现在的中药市场这么不景气了吗,怎么连道地药材都没人收了?”

“谁知道啊,听村领导说什么中药市场要变天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

阿山说道。

“你提到这里,我倒是有个消息。”

电话那头的人微微一顿,说道:“听说,方丘准备把中药的价格往下压一倍,三年内要压十倍,或许中药市场不景气跟这个有关吧。”

“市场是市场,种植是种植,市场价格怎么样跟我没啥关系。”

阿山摇头,说道:“跟市场上卖出去的价格相比,我们这些做药农的,已经很弱势了。”

“对了。”

电话那头的人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道:“我记得,今天早上我们基金会发了一条微博,好像就是要在全国各地收道地药材,你那边要是实在没人给得上价,要不联系一下我们基金会,看看能不能把你的药材给收了?”

“真有这事?”

阿山一听,立刻眼前一亮,瞬间就感觉有希望了。

“废话,哥们还能骗你?你赶紧上微博看看那个联系电话,先联系一下试试看,晚点我再给你电话。”

说完,挂了。

阿山也不迟疑,赶紧找到基金会的电话,直接打了过去。

很快联系好。

阿山就守在药田里,等着基金会派人过来调研。

结果。

等了好几个小时之后,基金会的人终于是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看到来人。

阿山顿时就惊了。

竟然是方丘!

“你就是阿山吧,我按照你给的定位找过来的。”

方丘笑着问道。

“我,我是,我是阿山。”

阿山激动的感激跟方丘握手。

随后。

在阿山的带领下,方丘在药田里走了一圈,然后直接拔出一棵,摘下一颗麦冬放进嘴里吃了下去,又闭目内视了一会儿。

“不错,整体呈纺锤型,较川麦冬干瘪,色泽也比较深,两端略尖、细长,整体有不规则的细纵皱纹,断面黄白色,角质样,中扬有细小中柱,果然是道地的杭麦冬。”

方丘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虽然麦冬之间的差距极小,但是这些差距在药性上的体现还是很关键的,医生最好严谨一些,治病才能更快。”

“不愧是方丘。”

阿山激动的给方丘竖起大拇指。

他终于找到懂他的人了!

“你可会制药?”

看着兴奋的阿山,方丘微笑问道。

“当然会!”

阿山立刻点头,说道:“我是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毕业以后我还专门学习过,绝对是古法制药。”

“好。”

方丘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的这些杭麦冬,我全要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

北疆。

种植基地。

方丘在办公室里坐下来,何雪就匆匆的冲了进来,看样子是刚挂断电话。

“收到消息,那几十家中医药公司开始动手了。”

何雪张口说道:“他们在中医药行业打拼了很多年,几乎每一家公司都有固定的供给商,特别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其他所有的供药商肯定也都是磨破了头皮的都想跟他们扯上点关系,从他们那条线去争取更多的利益。”

“不用管他们。”

方丘似乎早就已经想到似的,一脸淡然的张口说道:“我们只需要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走。”

“好。”

何雪点头应声,转身做各种安排去了。

没多久。

就在全网都在因为方丘宣布要整顿中药市场而震惊、而叫好的时候,三十亿基金会却是悄然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文章。

“为整顿中药市场,给全国乃至全世界带来效果更好,价格更低的优良品质的中药材,我基金会于即日起,将对全国范围内的优良品质中药材进行优先采购,所有致力于良心药材的药材种植者可以随时跟我基金会联系,我基金会将在第一时间排除质检员前往调研、收购。”

因为大家都集中于方丘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的缘故,一开始都没有注意到基金会的这条微博。

但是在十多分钟之后。

这条微博,突然就受到了无数人的转发,很快的就在微博上大火了起来。

中药材商们看到这条微博,心里既爽又不爽。

爽的是,方丘明显被逼得无法向正规的批发商渠道进货,只能到最底层寻找药农了。

不爽的是,药农实在太多了,如果真有优良品质的道地药材,方丘那边开的价格肯定会高,会打乱整个底层市场,也会对他们的收售药品产生极大的影响。

不过。

这些中药材商人们也不太担心。

虽然药农很多,但是能种植出优良品质的道地药材的,又能有多少?

……

华夏,江浙省。

一个农村,养着鸡鸭的乡村小院子里。

一个青年坐在小院门前晒太阳,脸色看上去极为凝重。

“阿山,吃饭。”

院中传来一个喊声。

青年站起身来,提着板凳走进房里,在一张摆着两三个菜的桌子前坐下来。

“我听说,这个中药材市场好像要变天了,还是村领导给说的,有好几家人都不种药了。”

桌上,青年的父亲,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拿着筷子却久久不动手。

“阿山,实在不行的话,你种这个麦冬就让他们收走得了,价格低点就低点,总比烂在自己手里好。”

真在添饭的一个中年妇女说道。

“爸妈,我不甘心。”

青年放下刚端起来的碗筷,说道:“我是学中医的,我在大学里学的就是中药,我知道中药的价值,所以在毕业以后我来回老家来种植麦东,因为只有在我们这里种植出来的麦冬才是真正的道地药材。”

“不甘心,不甘心能有什么用,不甘心能当饭吃吗?”

青年的父亲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说道:“当初就跟你说,咱们这片全是种药材的,你想种药材我不反对,但是你得种些能赚钱的啊,非得弄什么杭麦冬,搞什么道地药材,把家当都压进去了,现在能收回来什么?”

“行了。”

青年的母亲白了青年的父亲一眼,说道:“孩子读过大学,你读过吗,而且阿山种的那些药,每天都有人来看,每天都有人来谈,真想卖还能卖不出去?”

“来再多人看有什么用,还不都给不上价?”

青年的父亲长叹一声,说道:“像你妈说的,能卖就卖了吧,别真给烂在手里了。”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