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桥铺路自然有百姓服徭役的时候修缮,等到秋后自然解决。”房玄龄皱眉道。
“房大人,长安城乃是人流最为畅通之处每天数万百姓进进出出,要是都等到秋后百姓服徭役,恐怕就耽误了。”苏洛生苦笑道。
房玄龄顿时一阵沉默,苏洛生说的的确是是实情。
“分税制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税制乃是国家的柱石,岂能说改就改!”长孙无忌依旧是反对道。
不少朝臣顿时点头附议,虽然地方困顿谁都知道,但是毕竟一般不到紧要关头,没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冒险改进分税制。
李世民也点头赞同,他虽然很是欣赏分税制的方法,但是毕竟大唐建国不久,正是需要稳定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当然不希望再生节枝。
戴胄顿时一阵失望,依照他的眼光,当然知道分税制的好处,分税制施行之后,可以将原本小枝小节的事情转移到地方头上即可,户部只需要掌控大的开支就可,但是他也承认这的确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通过的事情。
苏洛生早已经得知会有这样的情况道:“启禀陛下,微臣也甚是赞同长孙大人的观点,国家税制的确不能轻动。”
顿时朝堂诸公意外的看了苏洛生一眼,不明白刚才还是为地方挣权的他,怎么突然就倒戈了,难道是畏惧长孙无忌的权势,就连李世民也不禁眉头一皱。
哪知,苏洛生立即取出一本奏折,恭恭敬敬的递道李世民的面前道:“然而微臣认为分税制乃是解决户部和地方各县财权争端的最好的方案,任何新生制度难免会有种种的缺陷,长安县愿意成为分税制的试点,为陛下查缺补漏,如果可行,那将会天下之福,如果有缺陷,长安县近在迟尺,也能及时纠正。”
所有人顿时心头一转,顿时明白了苏洛生的打算,心中不由的暗道苏洛生打得好主意。
“诸位爱卿认为如何?”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道。
“微臣附议!”戴胄率先道。
这样一来,民部和地方都已经赞成了,再加上只有长安县一个试点而已,他们自然也没有必要枉做小人。
当下,长安县作为分税制试点,就此定下。
冰盆很快的散发出威力,不一会,太极殿内燥热的热气已经消散殆尽,炎炎的夏日能够感觉到秋高气爽的感觉,简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难怪陛下取消了九成宫之行!”
众臣顿时恍然,如果每天都能够生活在如此协议的环境之中,那自然没有必要再去其他地方避暑了,要知道帝王出行,需要牵涉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
“陛下,不知夏日造冰造价如何,可否大规模推行!”戴胄问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诸位爱卿放心,此乃墙霜也就是硝石,只要将硝石入水即可制冰,制作简单,而且据墨顿这小子说,这些水中的硝石再次煮干,还可以再次循环使用。”李世民朗声道。
忠臣顿时恍然,工部尚书段纶更是欣喜说道:“陛下放心,硝石并非罕见之物,用不了多久,工部定然会给陛下寻来足够的硝石。”
工部掌管天下的工矿,当然对硝石并不陌生,光工部掌握的工矿之中,就有硝石出产,别的不敢保证,但是供应皇宫那段纶还是信心满满。
“段爱卿有心了,等待硝石制冰大规模制作之后,诸位爱卿就不必冒着炎热办公了。”李世民大手一挥道,这种收买人心的举动,李世民简直是轻车熟路。
“多谢陛下!”
对于朝堂诸公来说,本来就是千金之躯,平时锦衣玉食,自然不愿意受那酷热之苦。
同时心中暗暗赞叹,夏日造冰,这种鬼斧神工的手段,也只有墨家能够做出来。
李世民看到朝堂一阵和谐,点点头又道:“今日再议一事,那就是民部尚书戴胄所建言的分税制。”
“分税制!”朝堂诸公顿时一阵诧异,不由得看向前排的戴胄。
戴胄走到前列,拱手到:“诸位同僚,本官在此次征收墨家村赋税之时,正好碰到了长安县苏县令,可是亲身经历了民部和诸县历来已久的矛盾,财权之争。”
“财权之争!”朝堂诸公顿时心中了然。
“一直以来,朝堂和诸县之间采用的方法都是地方收税,由民部统一规划具体的赋税的用途。这样一来,难免纷飞不均匀,就会造成不少地方困顿不堪。”
朝臣顿时点头,全国那么多州县,难免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