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洪承畴可以分开重心,以内阁为重或者以铁道部为重,但是无数的事情证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面面俱到,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儿!
所以,同样有些纠结的崇祯皇帝就把这个问题扔给了洪承畴自己去选择——是不是愿意进入内阁,看他自己的想法吧。
当洪承畴拒绝了之后,崇祯皇帝的心里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铁道部的事情,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洪承畴操持的很不错,想要找到一个能代替洪承畴的人,不容易。
孙承宗没有问题,入阁还是操持铁道部都没有问题,但是孙承宗已经七十六岁了,还能再撑几年?
又过了半晌之后,思维终于跑偏回来的崇祯皇帝才接着道:“既然洪爱卿愿意继续主持铁道部,那就依着洪爱卿的意思吧。
只不过,朕倒是有几点要求要对洪爱卿要提。”
洪承畴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崇祯皇帝接着道:“洪爱卿可知,朕心中的铁道部,或者说大明的铁路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
洪承畴躬身道:“臣驽钝,不能明知陛下之意,还望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道:“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东北到西南,从东南到西北,各处都有铁路!
最开始的时候,朕可以不要求速度,从京城到南京,两天能到或者十天八天能到都可以。
但是以后,这个速度要慢慢提升,最好能够做到第二天就到!其他的地方也是一样。
铁路,就相当于那些医学院的家伙们解剖出来的那些血管一样,铁路就是我大明的血管!
不管是运送货物,还是百姓出行,或者转运士卒和军用物资,速度可都不是马车人力所能比,洪爱卿以为然否?”
洪承畴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也曾在京城至山海关的路段上曾经做过一个测试。
由京城运送十万石粮草到山海关,若是使用人力,糜费近半,且战用大量的民夫。
若是改为铁路运送,消耗便是连半成都不到,主要消耗的也是一些煤炭还有水,确实比人物强上许多。”
崇祯皇帝点头道:“正是如此。还有,朕想听听洪爱卿关于铁路的其他看法?”
洪承畴斟酌着道:“启奏陛下,臣原本以为可以让商人和百姓们乘坐蒸汽机车,但是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倒不如改为允许驿站使用铁路来运输货物。”
崇祯皇帝问道:“洪爱卿指的是商人们的货物?”
洪承畴点头道:“不错,现在商人们运送货物,多要通过民用驿站,还要雇佣镖局押镖才敢运输大量的货物。
若是改为以铁路运输,收取他们的部分费用,则可以让商人们的成本降低,同时也能让驿站还有铁道部更多一分收入。”
崇祯皇帝点头道:“这个么,洪爱卿看着办就是了,该怎么收费什么的,仔细琢磨一下,然后报与朕知便可。
但是,刚才洪爱卿说商人们运送货物还需要雇佣镖局?莫非这路面上不太平还是怎么的?”
洪承畴迟疑道:“路面上倒也太平,起码比天启年间要好的多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啸聚山林的强徒想要做些无本的买卖,因此商人们为了安全,大多都会雇佣镖师。”
崇祯皇帝道:“那洪爱卿就不担心会有人把主意打到铁路上面?”
洪承畴摇了摇头道:“启奏陛下,天下百姓对于铁路的了解不多,但是无论什么人,都没有胆子把主意打到铁路上面来。”
确实没有人敢,锦衣卫和东西厂的赫赫凶名摆在那里,几乎能止小儿夜啼,任凭哪个山头的大当家脑子坏掉了,也没有胆子打铁路的主意。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又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个方向:“洪爱卿也可以琢磨一下,看看以后铁路运人的问题。”
ps:今天献祭一本大佬的书《诸天投影》,好基友土狗作品。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崇祯皇帝向来信奉有仇不隔夜的至理名言,更信奉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的圣人之言。
一言以蔽之,记仇还小心眼。
小心眼的崇祯皇帝在朱纯臣和张之极等人告辞之后,自己也晃晃悠悠的出宫去了。
目的地,铁道部。
上一次弄到了四十万的鞑靼人当苦力,按照他们的行程,应该早早的就已经到了大明,眼下则是不知道如何了。
受崇祯皇帝的影响,铁道部里,洪承畴办公的大堂后面也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上面跟崇祯皇帝挂的那幅各种标注都很齐全不同,洪承畴挂的这幅上面只是很简单的标注着各个地方的铁路走向,一个个小旗子模样的标注着正在修建的工地。
正伏首于案椟之间的洪承畴听到有人进来的声音,抬头一瞧却发现是崇祯皇帝,赶忙把一堆文件推到一旁,起身向崇祯皇帝行礼问安。
崇祯皇帝则是笑着摆了摆手,止住了行礼的洪承畴,直接走向了洪承畴身后的地图。
洪承畴见状,则是赶忙解释道:“陛下,微臣这幅地图上面只标注了铁路的走向,再无其他。”
崇祯皇帝则是嗯了一声道:“行了,这个你不用跟朕解释,朕知道挂这样一幅地图的好处。”
洪承畴却是不解释不行——在大堂上挂地图的行为,就看怎么去想。
不往歪了想,自然无所谓,可人心这东西谁又能说的准?一旦往歪了想,你挂地图想要干什么?
眼见崇祯皇帝不是太在意这幅地图,而且说知道挂地图的用处和好处,洪承畴才算是松了口气。
崇祯皇帝则是看了半天地图之后,发现自己根本就看不懂——上面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都代表了什么东西,自己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问道:“洪爱卿,眼下铁路的进度如何?”
洪承畴躬身道:“启奏陛下,京城至南京的铁路已经完全修建完毕,只是在黄河那里需要渡船往来中转,而无法直接修建铁路过去。
若是想要修建横渡黄河的铁路,只怕工期会拖到崇祯二十年左右方可竣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修!先用渡船的方式,但是这种铁路桥也必须要修建。
只要黄河的修好了,以后其他地区再想修可就简单的多了!”
洪承畴躬身道:“是,眼下工部已经准备先行开工修建一条横跨黄河的大桥,只等大桥修建完成,确保可以通过重车后,便会再开始修建铁路桥。
只是,微臣担心其中花费颇大,所需人力更是无数?”
崇祯皇帝却呵呵笑道:“该花的银子就花,该费的人力就费,朕都会批准。以后不要再用这种方法来试探了,有话可以直说!”
洪承畴赶忙躬身应了,起身的过程中才悄然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古往今来,就没听说哪个皇帝跟当今天子一样的,什么套路不套路的全不管,官场上那些东西拿过来也全无用,人家怎么想的就怎么干。
如果光从这一点上来看,确实是比历史上其他的帝王要强太多了——或者杨二陛下跟当今陛下一样?
崇祯指了指地图,笑道:“洪爱卿接着给朕说说,朕现在对于铁路的事儿可是关心的很。”
洪承畴躬身应是,接着又走到了崇祯皇帝身前,手指地图道:“陛下,山海关至京师的往来复线已经修建完毕,山海关至沈阳的单线已经修建完毕,眼下暂时没有复线的需求,所以已经暂时停工。
京城至南京的路段已经修建完毕一条线,第二条用于往复的线路已经开工,这是排序第一的路段。
京师至太原府,经延安府直到西安府的单线也已经修建完毕,复线还没有开工。
至于西安府至临洮府的线路还处于刚刚测试完成的状态,还没开始动工。
原赞善王驻地灵藏到临洮府和永宁府的两条线路倒是已经先行动工,但是先期的测量没有全部完成,后面还需要补量。
最后便是南直隶诸地,从应天府到苏州府、温州府、泉州府的几条短线都已经完成,眼下正准备再修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