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最关键的是,自从永乐文皇帝之后,大明就再没有哪个皇帝亲征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换个说法,就是崇祯皇帝自从这一仗起,便在大明军事体系中奠定了自己的军事神话!

当一个原本就已经被民间神话的皇帝再被军事体系神话之后,会产生什么样儿的效应?

朱纯臣自认为不傻,这种用屁股想都能想到的简单问题根本难不住自己。

从此以后,崇祯皇帝将真正的为所欲为,而不必再像以前一样,时不时的还得借助厂卫的凶名!

换个简单点儿的说法,就算是有人造反,打到了京城,只要崇祯皇帝出现在城头之上,再大的叛乱也会立即平定,没有任何疑问!

更何况,也根本没有人会有这种胆子造反!

当然,这是崇祯皇帝自己得到的好处,大明得到的好处,可就更多了。

首先就是鞑靼草原,被崇祯皇帝改名为勒石原的那里,从此以后就是大明不可侵害的固有领土。

而突然多出来的这么多土地,内阁和五军都督府想必都会头疼不已——内阁和户部那些文官系统的衙门要研究着怎么迁民实边,防止这片土地上面再现辽东建奴故事。

五军都督府就更蛋疼了,哪里建城,哪里设置卫所,需要从哪里调兵,调多少兵过来,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要考虑——那些混帐文官们可不会管兵大爷有多头疼,而是会把所有的问题一股脑的推过来。

想到自己还没有拍马屁,朱纯臣赶忙躬身补救:“微臣恭喜陛下,陛下开疆万里,功盖秦皇汉武!”

崇祯皇帝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朱纯臣不用在意这些细节上的问题。

见崇祯皇帝现在的心情还算是不错,朱纯臣在斟酌了半晌之后,才躬身道:“陛下,原本的计划?”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原本的计划确实需要改动一些了。

原本计划修的铁路,要建的城池什么的,一概不变。

但是逼迫莫思巴图尔充当西征先锋的计划说不得要改一改了,弄不好,还真就得我大明亲自上阵。”

朱纯臣先是躬身应了,然后才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此时不宜再讨论西征之事,倒不如休养生息两年?”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呵呵笑道:“成国公什么时候学会替内阁和户部考虑了?”

朱纯臣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不是替内阁和户部考虑,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陛下此番出征已经拓土万里,将这么一大片草原变成我大明的土地都需要不短的时间,更何况朵甘思和乌思藏那里还在对叶尔羌用兵?”

听朱纯臣提到叶尔羌,崇祯皇帝也来了兴致:“那边怎么样了?可有什么最新的消息么?”

自己带兵跑到杭爱山搞事情,几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自己对于整个大明的军事动向确实不太清楚,对于朝堂上面的问题,更是两眼一抹黑。

朱纯臣躬身道:“启奏陛下,阿敏和莽古尔泰率正蓝、镶蓝两旗北进叶尔羌,巴勒提、卡拉胡鲁木,还有原于阗故地皆已经落入我大明手中。

但是阿敏和莽古尔泰现在因为到底是向扯力昌进军还是向撒里库儿进军有了分歧,官司已经打到了五军都督府,臣还没有回复他们。”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问道:“那也就是说,阿敏和莽古尔泰现在止步于阗,没有再向前进军?”

朱纯臣躬身道:“是。”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你们五军都督府看着办吧,到时候告诉朕一个结果就好了。剩下的比如移民实边什么的,朕回头去找内阁和户部商议。”

见朱纯臣也没有什么其他事情了,崇祯皇帝便挥了挥手,命朱纯臣等人退了下去。

打到现在这种地步,确实不适合再继续打下去了——连想军功快想疯了的朱纯臣都知道要收敛一些,就已经足够证明,现在的大明,步迈的有点儿的大。

但是就像鲁迅说的那样儿,步子迈的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ps:第三更送到,顺便献祭《跑偏的大明王朝1618》,朕也想知道到底是怎么跑偏的?

但是当夏额哲部在兴致勃勃的筑完了这座超大型的京观,张之极所部打扫完了战场一起整齐列队之后,这种对比就更明显了。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几乎人人带伤的四万精骑,也忍不住从心底倒吸了一口凉气。

实际上,崇祯皇帝下达的屠杀令把莫思巴图尔汗手下除去跟巴图孟克交战和被张之极用手雷改版地雷炸死的那些之外,大概还剩下了接近八万多的骑兵全给屠杀掉,带给崇祯皇帝手下马仔的损失也不是一般的大。

最起码,崇祯皇帝可以说是头一次面临着这么大的损失,无论是北征林丹汗还是东征建奴,或者是干脆把后来自己没有亲自参与的吕宋和爪哇等地的战争战役都算上,崇祯皇帝还从来没有遭遇过这么大的损失。

足足五万多精骑,无限接近六万。

夏额哲部的两万疯狗精骑直接折进去一万多,基本上算是打残了。

刘兴祚所部的两万精骑也差不多折进去一万多,也可以算得上是打残了。

与刘兴祚当初一起砍过夏额哲他爹林丹汗的巴特尔所部一万精骑,更是直接折进去八千多,基本上也算是废了。

至于张之极的京营五万精骑,虽然号称是精锐,但是在用马刀砍人这方面跟夏额哲部比起来,还真的就不如人家更专业。

所以张之极所部的五万精骑折损也是最严重的,甚至于达到了接近三万人的程度。

锦衣卫和内厂太监倒是没死几个,但是人人身上都带伤。

崇祯皇帝自己心里都清楚,如果不是自己在这里,如果不是自己亲自操刀子砍人,今天这事儿的输赢,其实真不太好说。

除了种花家的土鳖陆军之外,崇祯皇帝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哪支军队能硬抗着接近六成伤亡率还能拼死作战的。

今天就见识到了两支这样儿的军队——巴图孟克手下的三万精骑,在明知必死无疑的情况下选择了死战到底。

自己手下的十万精骑因为自己在场,再加上前面巴图孟克那三万精骑的刺激,所以也选择了死战到底。

最后的结果就是莫思巴图尔汗手下的八万骑兵被加固到了京观上面,以致于在东方的土地上,可能百十年之内都不会再出现一座能与之比肩的京观。

深深的吸了口气,崇祯皇帝才端坐在那匹高大的战马上,向着在场的将士们深深的鞠了一躬。

天子弯腰,自古以来就极为少见,四万多骑兵在经过了最初的呆愣之后,皆是齐齐单膝跪地,向着崇祯皇帝回了一礼。

崇祯皇帝却大喝一声:“站起来!”

等到将士们站好之后,崇祯皇帝也从马上下来,转身望向了旁边一眼望不到边的尸首。

五万多,接近六万的精锐骑兵,就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战死。

有没有人后悔,崇祯皇帝不知道,但是通过活下来的四万多精骑脸上的表情看,没有人后悔。

再次深深的叹了口气之后,崇祯皇帝才深深的向着向前的尸首鞠了一躬。

这次没有人站起来跪地行礼了。

回过身来后,崇祯皇帝将马缰随手扔跟了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内厂太监,缓缓的向着列队的将士们走去。

眼前这个看上去连二十岁都不到的青年,胳膊上明显还带着伤,不时有血液涸出,净包裹着伤口的纱布涸透,然后慢慢的干涸。

这个差不多有四十岁的汉子,应该是伤在眼睛上了,或许以后会变成人们口中的独眼龙,裹在头上的纱布早就已经变得暗红。

几乎是人人带伤。

崇祯皇帝止住了脚步,突然开口问道:“疼吗?”

伤了眼睛的汉子下意识的挺直了胸膛,大声喊道:“回陛下,不疼!”

崇祯皇帝伸拳锤了这汉子一下,却见这汉子的嘴角都疼的有些抽搐,只是强忍着而已,便轻笑道:“疼有什么丢人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又不是铁打的汉子,喊疼不丢人!”

撇下这个汉子,崇祯皇帝又向前行了几步。

这个伤的更重,一条胳膊被人齐肩削去,脸上满是因为疼痛而冒出来的冷汗,嘴角也在不断抽搐,却没有发出一丝的声音。

崇祯皇帝伸手碰了碰这个断臂汉子的左边还完好无损的肩膀,问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