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古尔泰一时没有转过弯来,一脸懵逼的问道:“不灵?”
楼诚呵呵一声轻笑,只是声音中的冷意却怎么也遮掩不住:“如果转世的灵童不能证明自己是灵童呢?甚至于灵童变成了傻子,还是灵童?”
莽古尔泰打了个寒颤,又接着问道:“就算是灵童不是问题,可是这土王还是会选出新的来?”
楼诚道:“是啊,可以选出来,可是选出来之后得让朝廷册封才行。
现在我大明的事情这么多,又是南洋又是辽东,如今还要加上这朵甘思和乌思藏,想要等陛下的册封旨意?且等着吧!”
阿敏赞同的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明儿个咱们就请了那八大土王前来饮酒,到时候跟他们好生说道说道。”
莽古尔泰问道:“说道什么?”
阿敏道:“自然是派出僧兵协助朝廷大军作战的事儿!就算是没有僧兵,他们于情于理也该派出人手不是?
甚至于为了得到佛祖的保佑,这八大土王法王什么的,不亲自跟着上阵怎么能行?”
……
赞善王思巴儿监藏一脸懵逼的望着阿敏,问道:“指挥使大人要我等出兵?”
阿敏点头道:“自然如此。如今那些拖我大明后腿的色目人都已经去见了他们的神,本指挥使也该出兵去攻打和硕特汗了。
而在座的诸位与本指挥使同为我大明之臣,本指挥使出兵,诸位自然少不得派出协助?”
被人从昌都拎到了赞善王驻地的护教王南哥巴藏卜双手合什道:“好教指挥使大人得知,我等手下虽有一些兵丁,可是却兵无战力,否则也不会被那和硕特汗欺压到我等头上了?”
就知道你们手下是一群战五渣!
阿敏笑道:“这个倒是无妨,虽然要各位一起出兵协助,却也不需要各位手下的兵丁去打什么硬仗,只要辅助好本指挥使与莽古尔泰指挥使麾下的两旗兵丁即可。”
其他几个土王法王无奈下对视了一眼之后,护教王南哥巴藏卜才开口道:“我等自然是义不容辞,愿意安排僧兵,听从指挥使大人安排!”
阿敏笑了笑,举起酒杯道:“诸位高义!请!”
共饮一杯后,阿敏又笑着道:“本指挥使还有一事,想要向各位请教。
此次出兵,不知道佛祖是否会保佑我等?诸位可知?”
护教王南哥巴藏卜双手合什道:“此次出兵乃是平定外敌,也是护教弘法之善举,佛祖菩萨自然会保佑!”
阿敏一拍大腿,笑道:“巧了!本指挥使也是这么想的!”
笑着望了望护教王南哥巴藏卜后,阿敏又接着道:“既然佛祖菩萨都会保佑,诸位不如随我大军一起出征?”
辅教王南渴烈思巴合什躬身道:“大军出征,我等本应一路相随,替大军祈福。只是毕竟战阵杀伐,有违我佛门之道,还望指挥使大人见谅?”
阿敏刚才还笑的如同一朵盛开菊花的老脸顿时就变了一番模样:“阿哈买提说他宁死不吃本指挥使给他的食物?”
卧槽尼玛!一言不合你他娘的就掀桌子杀人是不是?建奴都像你这么狠?
在座的八大土王法王皆是心中暗骂阿敏太不是个东西。
自己这边还没有明确表态呢,只是试探性的表达了一下不想去的意思,阿敏这个王八蛋就把阿哈买提的事儿给搬了出来!
阿哈买提的事儿,赞善王思巴儿监藏自然是跟其他人说过的,尤其是阿敏在抽刀子捅死阿哈买提的时候那冷漠的笑容,更是被思巴儿监藏描述的绘声绘色。
关键是,越这样儿越他娘的吓人好不好?
现在,一个天大的难题摆在了大家的眼前——到底是随着阿敏出征和硕特汗,还是宁死不从?
事实证明,如果这些人有宁死不从的勇气,根本就不会被区区一个和硕特汗欺压到头上来,更不至于被人怼到向大明求援。
ps:献祭一本书:《军师学院》
对于阿敏和莽古尔泰联名上书的移民实边奏章,崇祯皇帝大笔一挥就批了一个准字。
崇祯皇帝批准了之后,这份奏章就被转到了内阁和户部。
因为内阁和户部也早就看过这份奏章,所以对于崇祯皇帝会批准根本就没有感到一点儿的意外,甚至于户部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要迁移百姓的范围。
两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这些地方不是又遭大旱和蝗虫了么,直接就从这些地方选呗。
至于怎么让这几个地方的老百姓去朵甘思和乌思藏那种地方也很简单,毕竟前面迁移百姓们去辽东和吕宋等地,也算是有了成熟可靠的套路。
首先就是利诱,每个人给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你去不去?连还在肚子里的都算,照样给十两,一家几口人就是一辈子都挣不到的几十两银子,去不去?
而且一路上吃住全免,到了有现成的房子给住,种子和耕牛农具什么的也不用担心,官府一手全包了,动心没?
至于安全问题,大家伙儿也不用担心,一路上跟着你们去的肯定有卫所士卒,他们跟你们一样,到了之后也是耕种,顺便还能教大家伙儿家里的汉子们学习怎么砍人。
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机会,心动就要行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当然,就算是这样儿也没有什么鸟用——这么大的大明朝,肯定会有人去,但是更多的人根本就不想去。
反正就算是遭了灾也有官府管着,饿不死的情况下谁愿意去?
至于说官府放任天灾不去救济,以此逼着老百姓们迁去朵甘思和乌思藏?
还真就没有哪个地方官敢这么干!
先不说锦衣卫会不会把这种行为暗中上报给崇祯皇帝,然后导致自己的脑袋被砍,光是京察下来的时候就足够要命了。
而且一要就是全家的脑袋!
但是没关系,内阁和户部的大佬们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之前移民去辽东的时候不也是一个鸟样儿,主动响应的没几个,最后闹到了强制迁移。
干脆,这回也如法炮制算了。
百姓们愿意去的,自然是好处多多,实在是不愿意去的,虽然好处也不会少了谁的,但是说不得就会用上强制手段了!
强迁了解一下?
被打扮成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崇祯皇帝一袭白袍,出现在良乡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眼前一条长龙明显就是在行军,不时的传来人群中的哭喊声和官吏们的喝斥声。
当然,哭喊是没有用的,就算是再怎么哭再怎么喊,能斗得过如狼似虎的官差?
不至于拔刀子砍人,但是挨揍却是少不了的。
崇祯皇帝站在路边看了半晌,才向着离自己不远处的一个老者问道:“这是咋了?”
老者摇摇头,叹息道:“哎,官府移民实边,要迁这里的百姓去朵甘思和乌思藏,这不是这许多人不愿意去么?”
崇祯皇帝摆出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听说官府按人头给十两银子,怎么这许多人都不愿意?”
老者白了崇祯皇帝一眼道:“愿意自然是有人愿意的,毕竟现在的官府跟以前不一样,一家几十两的银子没人敢克扣。
但是这里跟别处能一样么?这儿是京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莫名其妙的被征去了朵甘思和乌思藏,谁又甘心了?”
崇祯皇帝哑然。
不愿意去是肯定的,但是都不愿意去,那朵甘思和乌思藏怎么办?扔了?
去他娘的,朕又不是螨清的那些败家仔,割起地来不心疼,这每一寸的江山都是我大明的,扔了不得心疼死!
算了算了,朕现在是大明的皇帝,为了这江山和大明还有这千千万万的百姓们考虑,强制迁移就强制迁移吧。
反正该给的补偿没少了他们的就是。
从理论上来说,崇祯皇帝给的补偿确实不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