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钦命南居益讨伐不臣!

虽然感觉此行压力山大,但是李承彦还是直接躬身应道:“臣必不辱使命!”

崇祯皇帝挥手命李承彦平身,又接着对徐弘基吩咐道:“荷兰国王无道,御下无方,致使东印度之人犯我天朝,钦命南居益讨伐不臣!”

这下子妥了,不光能把巴达维亚给弄进口袋里面,还能顺便再怼荷兰一波,从荷兰人的身上再挖块肉下来。

如此一来,基本上就能完美的实现当初在醉仙楼时与李承彦商量过的那些规划了——先从荷兰跟西班牙身上割块肉下来,然后再把他们整个给吞下去。

挥挥手命徐弘基和李承彦退下之后,崇祯皇帝那极易跑偏的思维才突然间想到一件事情。

当初自己好像下过一道旨意,命朱燮元把澳门的佛朗机蛮子都给杀过来着。

但是螨清签的那些个不平等条约里说的是澳门被割让给了葡萄牙。

也就是说,朱燮元和符卫明这两个家伙在澳门屠光的不是西班牙人也不是荷兰人,而是葡萄牙人?

好像也不对劲?锦衣卫的情报上面说葡萄牙之前还跟西班牙密谋打算把整个地球一分为二?

后来被西班牙给怼了,现在还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中?正打算造反独立?

头疼啊!

这些蛮子国家一个个的起个破名都是什么牙,而且地方不大事儿倒不少,今天这个跟那个搞一腿,明天那个跟另一个又眉来眼去的,简直能烦死个人!

想了半天之后,觉得头疼的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没有再继续想下去。

反正都是些蛮子,跟他们又不用讲究什么人权,错杀了就错杀了吧,反正早晚都得杀,不在乎这一天半天的。

出了宫的李承彦满怀着信心,只要自己这一次能把陛下交待的差事给办明白,那纵横学搅动风云的时候就到了!

到了巴达维亚港拜见了南居益之后,李承彦仅仅是稍事休息了一番便命人去寻东印度公司的人了,而且直接寻的科恩。

科恩虽然心里憋屈,可是为了能够带着自己手下这些人活下去,或者说能谈出个好结果来,最终还是亲自跟李承彦开始谈判。

出乎于科恩的预料,李承彦所谓的谈判基本上跟通知差不多,总共就三点要求,其他的没提。

第一,赔偿大明军费两千万两白银。

这个谈判没办法继续下去了,光是第一条就让秋恩有一种掀桌子的冲动。

两千万两白银意味着什么?

整个东印度公司,不仅仅是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而是加上其他地区的所有公司一起全算上,才能拿出来这两千万两白银,而且以后的日子基本上就是勒着裤腰带过了。

至于所谓的军费赔偿,更是搞笑。

科恩自认为不是傻子,能够做到东印度公司十七绅士之一的位置,同时还是巴达维亚总督,科恩自然清楚大概的战争成本。

理论上来说,只要南居益的舰队不是拿着大炮打蚊子,根本就不可能超过五百万两的成本,就算是再番一倍也不可能超过一千万两。

眼前这个家伙张口就是两千万两,你怎么不去抢?

脸色阴沉的科恩最张没有反驳李承彦的说法,而是开口道:“不知道贵国还有什么条件?”

李承彦也很痛快的说出了第二个条件:东印度公司必须,立刻,马上放弃并且滚出巴达维亚。

至于说东印度公司的这么多人之后往哪里去,这是东印度公司自己的事儿。

ps:感谢“天空梦想号”的盟主打赏,同时为了庆祝科一直接95分一次过,一会儿还有加更。

通红的太阳从海平面上一点点的跳动着,仿佛是想要挣脱什么束缚一般,由一个小小的红点变成半个红彤彤的圆,再变成一个完整的圆,从海平面上跃起。

钱浩成有些迷醉的盯着远处的太阳,眯着眼睛道:“老周,你说那些个蛮子会选择投降还是死战到底?”

周良志却没有心情去看什么海上日出,反而抬起了手中的望远镜盯着远处的巴达维亚港,冷笑道:“那蛮子要是有胆子死战到底,昨天他来干什么来了?

再说了,看过了昨天的福船火力集射之后,这普天之下,又有几个人能不当成一回事儿的?”

钱浩成头也不回的道:“南海舰队,以后的北海舰队,他们都不会当成一回事儿。”

周良志被钱浩成气笑道:“你这不是抬弯弯杠么!这两个舰队也是我大明的海军,同样的火力配置和同样的士卒装备,他们自然不会多在乎。

但是我跟你说啊,就算是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来了,最多也就是拼个两败俱伤,要说是完全不在乎,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儿。”

钱浩成想了想,点头道:“说的也是。话说回来,那些蛮子啥时候才会出来投降?”

周良志道:“愿意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反正不超过咱们提督大人定下的时间就行。”

钱浩成正想说些什么,却听周良志道:“来了!”

一直背对着周良志看日出的钱浩成也失去了继续看的兴致,转过身后便绰起了望远镜望向了巴达维亚港。

就像后世的大保健服务一样,要做就得做全套的,上来就干一炮会让人感觉缺了什么一样。

科恩总督也是如此。

既然已经赌上了自己的名誉选择投降,那就别捏捏扭扭的跟那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一样,干脆把活给做全套才像话。

所以不光是科恩总督再一次驶过来的战舰上面挂起了白旗,连巴达维亚港剩下的那几艘三桅战舰都把原本升到一半的船帆给落了下去,也同样挂上了白旗。

至于巴达维亚港的地面上,则是东印度公司的士兵们整齐的空手队列,火枪和冷兵器都堆在了一起。

周良志笑着对钱浩成道:“怎么样儿,我说什么来着?这些个蛮子就不是那种死战不退的好汉!

这要是换成京营或者南北御林的那些孙子们守这巴达维亚,除非是整个巴达维亚就没有一个会喘气的,否则你别想着让他们投降!”

钱浩成哼哼了两声却没有反驳。

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不是京营和南北御林军的士卒们多么悍不畏死,而是怕自己死后会连累到家人,就连自己这些海军将士同样也是如此。

就像是监军太监不断强调过的一样,一人战死,全家光荣,一人投降,全家倒霉。

这在东方从来就是颠仆不破的道理,哪怕是为了家人,这些士卒们也不可能,更不敢选择投降。

再一次见到周良志和钱浩成后,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总督,十七绅士之一的科恩当先摘下了自己的帽子,抚胸道:“很高兴再一次见到二位朋友。”

等周良志和钱浩成拱手为礼后,科恩又接着道:“还要麻烦你们替我再次引见南总督阁下?”

周良志笑道:“科恩先生放心,南总督已经在等着科恩先生了,请随我来。”

在南居益的指挥舱中,科恩再一次见到了不苟言笑的南居益:“南先生,为了贵我两国之间的友谊,我们选择了放下刀枪来解决问题。

但是同样的,我们希望能够得到体面的待遇。”

南居益点了点头道:“这个是自然。在我大明皇帝陛下的旨意传来之前,南某会保证各位的人身安全。”

科恩虽然已经向南居益表示了投降,而南居益也大概的接受,但是在崇祯皇帝没有明确接受科恩的投降之前,南居益还不能对巴达维亚进行接收。

或者说,崇祯皇帝能不能接受科恩的投降还是个未知数,南居益也只是抱着万一的希望试探一下。

反正按照崇祯皇帝之前的作风来看,最后很可能还得打起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南居益选择了继续围着巴达维亚,却也没有进行攻击,只是等待着崇祯皇帝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