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朕说过要杀你全家!

济尔哈朗替自己断后是事实,自己也确实记得济尔哈朗的好处。

然而当时的大金国国力如何,莽古尔泰这个混帐东西不知道么?拿什么去大肆封赏?

如今把这些事儿拿到明面上来说,确实把自己噎的说不出话来。

定了定神,黄台吉便开口道:“莽古尔泰,阿敏,你们两人再如何不满于朕,再怎么样想要置朕于死地,都无所谓,可是朕身后的这些将士们呢?

他们之中,也曾有人跟着你二人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替你二人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后有蛮子追兵,你等二人欲置他们于死地耶?”

听着身后隐隐传来的一阵骚乱声,黄台吉的嘴角扬起了一抹几不可见的微笑。

咳了一声之后,黄台吉又接着道:“既然你二人已经决心要置朕于死地,朕情愿束手就擒,只要你二人打开城门放将士们进城与家人团聚,朕愿自刎于建州城下,如何!?”

阿敏冷笑道:“黄台吉,你这些话,也只好拿去哄哄三岁小儿,却休想哄骗于我等!既然你这般大仁大义,好!本指挥使就成全了你!”

见黄台吉的脸色不复刚才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阿敏干脆笑道:“你现在便自刎吧!你自刎之后,本指挥使自然打开城门,”

黄台吉的脸色一时之间变得更为难看——朕要是真个自刎,还用得着跟你们说这么多的废话?

阿敏却不管黄台吉的脸色如何,反而狞笑道:“对了,你个狗奴才暂时还不能自刎,大明天子吩咐,还有些东西要让你好生看看!”

黄台吉冷哼一声,问道:“究竟是何物事?”

阿敏向身后挥了挥手,吩咐道:“带上来!”

随着一阵推搡还有一阵呼痛声,几个抱着孩子的女人被带到了城头上。

黄台吉失声喊道:“海兰珠!哲哲!布木布泰!”

不光是黄台吉心中开始焦急起来,多尔衮也打马向前行了几步与黄台吉平行,根本顾不得与皇帝平行是大不敬的罪过了。

多尔衮感觉自己能清楚的看到布木布泰眼睛哀求的神色,当下便朗声对阿敏喊道:“阿敏哥哥,有什么话可以好好说!”

阿敏冷笑道:“你是不是傻!这个贱人多番算计于你,你现在还想替她求情是怎么的?当初若是不是这贱妇,代善大哥所提的废汗之事早已成行,你就是大金国的大汗!”

多尔衮哑然。

当然代善等人找到自己研究着废掉黄台吉的汗位之时,自己确实是因为布木布泰的劝说而放弃了。

自己反水,连带着多铎和阿济格一起反水,让代善等人的谋划彻底成为了泡影。

定了定神,多尔衮开口道:“阿敏哥哥,过去的事儿毕竟是过去的事儿了,再去追究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是不是?看在小弟往日不曾有过对不起你的份儿上,求你放了玉儿?”

阿敏道:“废物!为一女子落到这般地步,你可真是好意思!难怪当初你没有成为大金国的大汗!”

多尔衮道:“我情愿不要什么大汗之位,只求阿敏哥哥放了她,自此以后,我与玉儿隐姓埋名,再也不出现在世人面前可好?”

阿敏摇了摇头,无奈的道:“若从兄弟情份上来说,我自然应该当然你的要求。”

听到阿敏这般说法,多尔衮的心就沉到了谷底,因为这种说法之后,往往会跟着可是,但是,可惜,不过这一类的转折词,然后再让整个事情的走向拐一个大弯。

果然,就听阿敏接着道:“只是大明天子曾经有过吩咐,今儿的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你且耐心等着罢!”

说完之后,阿敏也不再理会多尔衮,而是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黄台吉,喝道:“天子命本指挥使问你一句,陛下当初说过要杀你全家,你可还记得?你屠杀沈阳百姓之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会报应在自己身上?”

黄台吉突然想起来了,崇祯皇帝确实说过要杀自己全家这句话,那是在自己率兵围困蛮子京师之时。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恨。

如果老奴努尔哈赤不玩什么七大恨举兵叛乱,崇祯皇帝也不可能带着几十万马仔跑到辽东来搞事情。

如果黄台吉不屠城,也就不会彻底的激怒崇祯皇帝。

原本还打算着先在沈阳城下干掉几个蛮子,起码也得留下几个建奴高层的崇祯皇帝改变了主意。

这一次,一个建奴都不留下,让他们顺风顺水的跑到建州去。

一路上的顺风顺水,让黄台吉这个领兵征战已久的“开国皇帝”心中觉得不对劲。

济尔哈朗也觉得不对劲。

从盛京城中出来之后,除了一开始的时候面对了一阵毛毛雨一般的明军炮击,损伤了几百人之后就再也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拦和追兵。

如果换成朝鲜那种废物点心一般的军队,济尔哈朗一点儿不怀疑,但是换成明军,这就很不正常了。

从老汗起兵至今,明军就没有一次是轻易说放弃的,别管他们是处于上风还是下风,损失有多大,哪怕全军覆没也不会轻易的放弃跟大金为敌的机会。

尤其是这狗皇帝登基之后,明军更是脱胎换骨了一般,个个都跟疯狗差不多。

如今倒好,前无阻截后无追兵?

但是任凭济尔哈朗再怎么派出斥候侦察,一样是没有一丝的异常,好像所有的明军都已经打道回国,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一点儿向着建州追击的意思。

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的济尔哈朗在找到了代善和黄台吉等人后,将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万岁爷,奴才觉得这很不正常,除非蛮子在前方埋伏了主力军队想要伏击?”

说完之后,济尔哈朗又在第一时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是奴才派出去的斥候已经将范围扩大到五十里,依然没发现什么问题?”

黄台吉也觉得不对劲,只是现在自己这个大清国的开国皇帝要是先慌了,剩下的其他人怎么办?

定了定神,黄台吉笑道:“且不去管他,纵然前面有兵拦截又能如何?既然后无追兵,我等便加快速度,多放出些斥候便是。”

济尔哈朗应了,回到前锋军中之后又多撒了斥候出去,再一次的让行军速度提升了一些。

不管是黄台吉还是济尔哈朗,或者代善和多尔衮,都没有想到逃回建州的这一路会是如此的顺利,不仅没有追兵,连拦截的兵马也是没有遇上一个。

但是黄台吉终于收到了崇祯皇帝送给他的一份大礼。

建州城四门紧闭,面对回来的建奴大军不仅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反而摆出了一副防御的姿态。

前锋军中的济尔哈朗在收到斥候的回报之后,心就沉到了谷底,转而找到了黄台吉。

黄台吉的神色也不复之前的轻松,凝神道:“城头上旗帜还是我大清的?”

济尔哈朗躬身道:“万岁爷,城头上的旗帜还是我大清的,可是面对大军,摆出来的却是防御姿态。奴才不敢擅专,请万岁爷定夺!”

可惜的是就连福寿膏也没能彻底把黄台吉的脑子给抽坏,仅仅是催马向前走了一段之后就停了下来。

正好是城头上弓箭的射程之外。

心知城中必然有异的黄台吉朗声道:“朕,大清皇帝黄台吉在此,还不速速打开城门?”

城头上的守军面面相觑,却没有一个人响应黄台吉的号令去打开城门。

黄台吉心中愈发的恼怒——城头上的八旗士卒居然没有一个人响应自己这个大清国开国皇帝的。

大怒之下,黄台吉干脆喝道:“尔等意欲造反?须知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