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

奴才知道这两日里辛苦贝勒爷了,既要守城还要组织人手修复城墙,可是现在我大清除了防守之外,还有其他的路好走么?”

济尔哈朗则是向着黄台吉躬身道:“蛮子既然火炮多,那么骑兵呢?应该不是很多。奴才以为,现在可以让科尔沁的骑兵出动了?”

不提科尔沁还好一些,一提起科尔沁,黄台吉的脸色都变得有些绿。

当然让奥巴那个混帐东西带着科尔沁部留在草原上,为的是明国蛮子来了之后,奥巴台吉能率兵来援,通过骑兵的速度优势来给明国的蛮子们找麻烦。

现在呢?别说是让奥巴台吉率兵来援了,连与奥巴台吉的联系都中断了。

至于同样远远的放出城外的莽古尔泰和阿敏,现在也是没有任何法子联系上,而且这两个混帐干脆按兵不动,根本就没有一丝一毫来援的迹象。

黄台吉知道这两个混帐东西很有可能已经暗中倒向了明国蛮子——莽古尔泰与自己有仇,阿敏与自己的爹有仇,这两个家伙会有这种选择一点儿都不奇怪。

只是当初自己掏心窝子的一番感叹全都喂了狗,根本就没有打动这两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黄玉轩躬身道:“万岁爷,奥巴台吉必然不会有什么二心,如今不能来援,可见是受到了蛮子的阻截,如今已经不能再指望奥巴台吉能有多大的作用了。”

济尔哈朗反驳道:“奥巴台吉手下可全都是骑兵,蛮子又能有多少骑兵?能比得上自小在马背上长大的科尔沁部?”

黄玉轩道:“贝勒爷,明国的蛮子不缺马,插汉部的额哲在归附了明国蛮子皇帝后,他们就更不缺马,也不缺骑兵。

奴才说句您不爱听的,就算是奥巴台吉手下的骑兵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又能如何?

如果奥巴台吉的实力比之当年的林丹汗要强的话,他何至于依附于我大清?

再退一步说,就算是奥巴台吉已经甩开了阻截的蛮子军队,正在向着盛京进军,谁就敢保证路上没有其他的追兵了?

开战至今,锡伯诸部何在?满桂何在?夏额哲部何在?刘兴祚部何在?”

济尔哈朗被黄玉轩嘴里吐出的这几个名字给恶心的够呛。

这些人随便把哪个拎出来,都是大清国的死敌,然而现在都成了明国蛮子皇帝的走狗。

更可恨的是,这些人实力不弱,却没有出现在盛京城下。

那么人呢?插翅膀飞了?在狗皇帝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他们不争不抢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些人已经去找奥巴台吉的麻烦了。

如此一来,也就更加的指望不上奥巴台吉能够率军来援了。

神色阴翳的盯着黄玉轩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有什么好办法?”

黄玉轩躬身如仪:“万岁爷,奴才之前在城头上数过了,蛮子皇帝所带大军足有二十余万,倘若想要攻城,估计也早就攻城了。

如今只是没完没了的打炮,却没有一丝攻城的迹象,奴才以为,其中必有蹊跷。

因此,倒不如像是代善贝勒爷说的那样儿,且先等一等,不管是等到奥巴台吉大军还是我大清死守盛京,都比其他的方案要稳重一些。”

黄台吉阴沉着脸道:“等一等?若是城墙彻底平了,又该如何?”

黄玉轩躬身道:“万岁爷,城墙真要是被蛮子大军给轰平了,其实对我大清也是有好处的不是?”

黄台吉实在是想不到城墙被轰塌了之后还能有什么好处,当下便用目光示意黄玉轩接着说下去。

黄玉轩道:“万岁爷,现在最大的麻烦是蛮子的炮兵不断的开炮轰击,可是我大清的骑兵想要出城,却止有那么大的城门可走。

人数多了出不去,人数少了又抗不过蛮子的炮火,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用处。

倘若蛮子们真个将城门轰塌,那么我大清铁骑再冲出去毁了蛮子的火炮,可就容易的多了?”

济尔哈朗嗤笑道:“照你这般说法,那本贝勒爷晚上还命人修缮城墙所谓何来?干脆不修了岂不是更省力?”

ps:今天晚上还会有两更,不计入明天的更新里去。

在济尔哈朗防守城墙的时候,黄台吉也没有躲在伪宫里面瑟瑟发抖。

毕竟开国时期的建奴怎么着也不是后来那些虽远必赔虽远必割的货色所能比的。

在建奴中还算是比较出类拔萃的黄台吉还是有些胆识的——从他发现自己被福寿膏坑了之后就敢命人把自己捆起来强制戒断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一些。

所以城外的明军大炸逼玩法,黄台吉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的——不管走到哪个方向的城墙都是城外明军不停的火炮声。

至于城头上的火炮,济尔哈朗在损失了几门之后就强忍着没再敢继续使用下去。

实在是城外的明军太过于变态了一些,在济尔哈朗第一次下令用火炮还击之后,凡是已经发射出去炮弹的火炮都迎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一发炮弹打出去,十几发弹炮打回来。

济尔哈朗不知道明军的火炮可以打那么远,换炮弹的时候也那么快,因为自己大清国手里所有的火炮都打不了那么远,杀伤力也远远比不上,换炮弹的时间更是比明军要长的多。

但是济尔哈朗知道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留下几部火炮,等到明军开始步卒攻城的时候会有大用,现在跟明军硬拼火炮,除了被炸毁后成为一堆破铜烂铁以外,不会有任何的意义。

除此之外,明国蛮子火炮的杀伤力也实在是惊人。

在建奴看来,盛京城基本上已经是除了明国的京师以外最坚固的坚城,基本上不存在被人打破的可能性。

然而明军很快就用事实打脸——大明能建起来坚固无比的沈阳城,想要完全摧毁也完全没有问题。

现在代善这个家伙脑袋让驴踢了才会得出这种狗屁不通的结论!

炮弹不够用?就明军这种败家仔一样的打炮方式,谁知道他们有多少弹药储备?

真要是那狗皇帝加赋加税的敛财,想要弄出来足够的炮弹实在是再简单的不过的事儿了!

假设,如果,万一明军的炮弹储备够这么玩上几天的,后边的事儿也不用再商量了,就代善所说的等,估计盛京城都会被彻底轰平。

这种情况下,济尔哈朗怎么可能再赞成代善的提议?

代善反问道:“要不然呢?现在明军根本就不挥军攻城,就算是不想等,又能如何?”

济尔哈朗语塞。

明军派兵攻城,凭着大清的将士们英勇杀敌,倒也不见得真个就怕了明军,无非就是双方的实力对比有些悬殊而已。

现在明军干脆就是远远的打炮,这就很让人无奈了。

在城头上拿炮对轰,自己轰不到人家还得被人家反轰。

出城去怼明军,人家就是一个劲儿的拿炮轰,多少骑兵冲出去也不够这么死的不是?

装死没反应,明军的火炮就在那里轰个不停,四面城墙基本上已经快宣布报废了。

眼见着代善跟济尔哈朗都有些麻爪的意思,黄台吉干脆咳了一声,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派兵好生把守,防止蛮子们趁机攻城。

至于蛮子们的火炮,总有停下的时候。就算是他们弹药再怎么充足,攻城之时也不可能再继续打炮了吧?除非他们连自己人的伤亡都不顾了!”

代善和济尔哈朗等人一起躬身表示赞同。

实际上,到了现在这步田地,再想些其他有的没的,根本就是毫无意义的事儿,倒不如静下心来好应准备如何应付明军的攻城。

然而直到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明军的火炮依然没有任何停火的意思——反正就是轮炸开火轮流炸,根本就不在乎打出去了多少炮弹。

沈阳之战后,大明的耳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知道有多少倒霉蛋在这一场战争之中损伤了听力。

沈阳城里,济尔哈朗干脆已经放弃了在城墙上面查看的打算,甚至于除了四面城墙角落里留下了一些兵丁观察之后,剩下的都已经撤了下来。

留着兵丁在城头上面干什么?等着被明军的火炮轰死么?

济尔哈朗很头疼。

张惟贤也很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