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称帝的黄台吉

点了点头,黄台吉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毕竟要让这辽东的人看看,我大金国还没彻底的败家呢,不是什么人都能跳!”

说完之后,黄台吉又接着道:“还有,你将大家伙儿的家眷都集中起来送往建州吧,省得到时候真在打起来后顾不上她们。”

代善应了,却又接着问道:“那莽古尔泰和阿敏?”

黄台吉阴着脸道:“一并带上,不过先看他们自己的意思,倘若不愿,也不强求!”

代善心中一凛,知道黄台吉的意思——倘若莽古尔泰和阿敏不愿意把家眷一起送往建州,那就只能说明这两人的反意已现,到时候是夺了他们的兵权还是干脆直接把人都给砍死,就只在黄台吉的一念之间了。

不过代善也没有开口表示反对。

现在大金国的情势就是这样儿,如果莽古尔泰和阿敏真个倒向了蛮子,那对于大金国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倒也怪不得黄台吉防备一手。

尤其是莽古尔泰,之前顶撞黄台吉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心里面的刺不是那么好消除的。

至于阿敏,跟老汗努尔哈赤有着杀父之仇的阿敏就算是真个倒向了明国的蛮子,代善都不会觉得奇怪。

舒尔哈齐的家里,也就是济尔哈朗还算成气!

商量完了这些事儿之后,黄台吉则是突然之间开口道:“本汗还有一事,想要与你商量一番。”

代善闻言,便躬身道:“请大汗吩咐?”

黄台吉从塌上起来,踱了几步之后才开口道:“本汗欲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清,改女真为满族,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代善感觉很蛋疼,不过也没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跟黄台吉扯皮。

这他娘的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这些有的没的?

当个皇帝你就牛逼了?改个国号和族名你就能怼死蛮子的狗皇帝了还是怎么的?

要是能的话,你别说改成清,你就是改成浑也随你开心!

很显然,这番话在心里想想就算了,真个要说出来,估计黄台吉的脸上该挂不住了。

到时候倒霉的不还是自己?

见代善表示了赞同,黄台吉便又接着道:“既然大哥也赞成,那其他诸贝勒那里,还有劳大哥去说项一番?”

代善更是蛋疼——自己身上的破事儿本来就多,现在还来了这么一出,当真是恶心到家了。

刚刚过完年不久,连春天还没有正式的到来,黄台吉就正式登基称帝,改元崇德,改国号“金”为“大清”,又改族名为“满族”,定都沈阳。

至于尊号,则是“宽温仁圣皇帝”,在率领着建奴百官祭了太庙之后,又尊老野猪皮努尔哈赤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为太祖。

至于从老野猪皮他爹开始一直往前算,算到他家祖宗那里,都尊奉为王,并且打算十天之后再大封诸兄弟及臣属。

当然,光凭黄台吉自己是搞不定这些事情的,就连辽东的那些个渣渣们加到一起来搞这事儿也是力有不逮的。

但是投靠了建奴的人里面有能人啊,黄玉轩这个已经在建奴这边展露出头角的家伙费尽心机的各种撺掇之下,黄台吉总算是下定了决心称帝,并且在黄玉轩的多方奔走之下把事情给办成了。

虽然大金国以前没有称帝的,甚至于称汗都算是祖上冒青烟了,但是现在黄台吉称帝了不是?

至于说刚刚成立的大清还没有自己完整的制度和礼仪什么的,那都不重要——先仿着明国蛮子们的制度来呗,大不了以后再慢慢改。

当然,黄玉轩暗中把黄台吉称帝的消息传出去这种事儿,黄台吉就没有必要知道了,只要让辽东的大小建奴都知道就好了。

最主要的是要让京城的崇祯皇帝知道这事儿,然后,赶紧怼死黄台吉。

接到密报的崇祯皇帝则是暗自嘀咕了一番,怼死后金没什么感觉,或者说爽感还不够,怼死大清就爽的很了!

朕给你丫的来个断根,看你还怎么遗!

虽然已经过完年了,可是在辽东,或者说在朝鲜,雪一旦下起来,依然会像年前一般没完没了。

哪怕是厚厚的营帐中已经点了数个火盆,也仅仅是让营帐之中不至于冷到骨子里面,至于说让营帐中有些许的暖意,却是不太可能的事儿。

掀开帐门不一会儿时间,扬扬洒洒的雪花便让多尔衮头上白了一层,整个人看起来倒像是白头翁一般。

抹了一把头上的雪花,看着雪花在手上化掉,变成了水,然后又感觉到了一阵刺骨的寒意之后,多尔衮才甩了甩手,把手在衣服上面蹭了蹭。

帐中的济尔哈朗笑道:“怎么,还没冻够?要不然你出去凉快一会儿?”

多尔衮没有理会济尔哈朗的笑声,反而低声道:“冬天,还没有过去啊。”

济尔哈朗也笑不出来了。

济尔哈朗虽然没有多少心眼,平日里也是大大咧咧的习惯了,可是久居高位的他,怎么着也能听出来多尔衮话里的意思。

生活里的冬天,在过完年之后,其实也就差不多了,再有那么两三个月,就该暖和起来了,再过四五个月,辽东就可以进入热死狗的模式了。

然而大金国的冬天呢?

等到了草长莺飞三月天的时候,大金国的冬天也就开始了。

到时候明国的蛮子皇帝尽起大军来辽东找大金国的麻烦,能抗的住么?

如果是以前,别管是济尔哈朗还是多尔衮,都可以信心十足的说一声抗的住,甚至于还会有人叫嚣着给蛮子们一些教训。

整个大金国上上下下的都不会怀疑这一点。

然而一切的一切,自从崇祯元年,也就是天聪二年开始,就都变了个味儿。

蛮子们好像换了个人,不再贪生怕死,不再兵无斗志,而更可怕的是,不只是一个蛮子这样儿,而是所有的蛮子都是这样儿。

黄台吉最中意的汉人奴才范文程被蛮子的锦衣卫抓回去铸成了跪像,就连大金之友袁蛮子,也很快就被弄死了。

甚至于盛京城都被蛮子们攻占了一次,老汗起就用心经营,仿明国蛮子皇宫所营造的汗宫被付之一炬,到现在都没能彻底恢复过来,

所谓年轻一辈中的第一勇士鳌拜,更是死的连条狗都不如,无声无息,仿佛世间从来就没有过这人一般。

就这,还只是蛮子皇帝没有尽起大军而来的情况下发生的。

如果蛮子皇帝尽起大军前来,大金国还有希望么?

反正多尔衮也好,济尔哈朗也好,都看不到什么希望。

甚至于连黄台吉的心里也没有多少把握,否则的话,依着黄台吉的性子,会让多尔衮和代善去捞什么军功?

打压还来不及呢!

定了定神,济尔哈朗开口劝道:“就算是再冷的冬天,也一样会有过去的那一天,春天依旧会来!”

多尔衮脸上的神色似笑非笑,甚至于比哭还难看:“可是大金国会有多少人等不到春天的来临?人没了,大金国还会有么?”

济尔哈朗哑然。

人没了,还有个屁的大金国?

而依着蛮子们前几次在辽东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一次不把大金国彻底的灭掉,蛮子们会收手么?

济尔哈朗觉得自己再傻也不会相信蛮子们会轻易收手。

心中憋闷的济尔哈朗干脆端起酒杯,将杯子里面的酒一饮而尽后才开口劝道:“别想那么多,自然有大汗去操心。

至于咱们两个,只要把朝鲜拿下来,也算是给大金国找了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多尔衮脸上的神色依旧怪异:“这一次,我倒是觉得攻打朝鲜是个错误。”

济尔哈朗一愣,问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