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算,自己这边能打,地利,这两个关键的都占了,怎么算怎么合适的买卖,你们这些个渣渣还想跟本公爷抢不成?
毕竟崇祯皇帝再怎么着,他也得拿着本公当个远房亲戚看才行——本公爷的老祖宗可是黔宁王沐英,原来叫朱英的,跟朱棣那是兄弟关系。
然后崇祯皇帝拿着沐天波写的血书就开始头疼了。
沐天波嘛,崇祯皇帝必须知道这么个人物——小郡主沭剑屏的父亲嘛,还有个笨蛋儿子叫沐剑声,虽然说忠心耿耿但是能力有限,被韦小宝那么个小痞子给玩的团团转。
就算是穿越之后,崇祯皇帝对于这位沐国公也是有着了解的——原本崇祯皇帝要求各家勋贵送个儿子进京接受军训的时候,沐天波就直接启程了。
可是路刚走了一半,他爹就暴毙了!
暴毙的原因很简单,天启五年三月丁卯,沐启元嗣其祖父黔国公爵位。
这二货轻狂不法,纵容家奴残害百姓,巡按余瑊按律逮捕犯法家奴。沐启元居然调集兵马,用火炮对准巡按公署。
然后就被沐睿的老婆宋氏,也就是沐启元的老娘,亲自下毒给毒死了。
沐启元死了,被报了个暴毙,路刚走了一半的沐天波就回去继承了黔国公的爵位——此时的沭天波才仅仅十岁,更不可能结婚生个儿子还能正好去京里边当大头兵了,所以后来勋贵子弟们军训就没有他们沐家什么事儿了。
然后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位沐国公现在才十六岁!
十六岁的小屁孩儿没事儿学人家写血书?行行行,朕知道你忠心耿耿,你恨不得为了老朱家把一片心都给挖出来,可是满大明这么多的人呢,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在云南茁壮成长吧!
但是吧,有一个消息让崇祯皇帝觉得真心不错——益王朱术雅和楚王朱华奎表示,皇帝陛下要教那个什么莫卧儿帝国做人,那么俺们两个身为大明的藩王,自然也得有所表示不是?
然后朱术雅和朱华奎就表示愿意捐上一千万两的银子以助军饷。
当然,俺们这么积极,等到莫卧儿那边的渣渣们被您老人家的王师碾过去之后,这地盘?
嘿嘿嘿嘿。
然后晋王朱求桂,代王朱鼎渭,靖江王朱亨嘉,荆王朱慈烟也纷纷表示要捐个一千万两,赵王朱常溲说自己是个穷逼,五百万两意思意思就行了。
然后么,陛下您懂的哈?
蜀王朱至澍觉得自己没钱,捐银子助饷这事儿就算了,但是陛下您老人家想要置换封地呢,俺们是支持的。
然而还有个更不要脸的。
襄王朱翊钟觉得自己是崇祯皇帝他爷爷那一辈的,你崇祯皇帝再怎么牛逼,不还得按爷爷一辈来称呼自己?
这次搞什么莫卧尔嘛,本王是支持滴,但是银子却是没有滴,要不然你崇祯皇帝先借给本王几千万两?
一开始崇祯皇帝还很开心的发现自己用还没到自己手里的土地成功的弄出去了几个藩王,把他们的猪圈弄到大明之外后,大明能分给百姓的土地就又多了一些。
而且还弄到了五千五百万两的银子,足够支撑起一支百万人的大军去怼莫卧儿帝国了。
莫卧儿那么牛逼的家伙才四五十万士卒,朕手里足足有上百万红着眼睛过去捞人头抓奴隶的家伙,这么好的事儿,必须要得!
然后崇祯皇帝就被蜀王朱至澍和襄王朱翊钟给恶心到了。
你们一个是朕的王叔,一个是王祖父,这个事儿没错,但是也别忘了,朕一日不死,尔等就一日为臣!
蜀王朱至澍还好点儿,顶多就是贪财小气了点儿,还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但是襄王朱翊钟么,呵呵。
挥霍无度,私养门客,赐死,着其弟朱翊铎袭爵!
很显然,当皇帝跟当皇帝是不一样儿的。
比如说崇祯皇帝跟糠稀和钱聋嫌丰那样儿的,能是一回事儿么?
就算是因为那几个是蛮子皇帝,所以没有什么可比性的话,那崇祯皇帝跟人家商纣王和周幽王这两个家伙比起来,也差的太远太远。
论到媳妇,崇祯皇帝的老婆周皇后连王昭君的名气都比不过,更别说褒姒和妲已这两个名垂千古的大美人儿了。
论到享受,崇祯皇帝这个倒霉蛋连行宫都没去过几个,什么避暑山庄什么酒池肉林一类的更是没的比。
但是崇祯皇帝在大明官员们的心目中,比夏桀和商纣可凶残的多了——一言不合就拿大臣的脑袋出气,什么黑锅都能扔到大臣的身上去背。
比如闹蝗灾了,崇祯皇帝表示这完全就是有些官员违背了朕免赋免税的命令,把银子揣自己的兜里才导致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不信你查查,大明的官老爷们正规编制的差不多得上万,正规不在编制的又得几万,不正规不在编的根本就没办法弄清楚到底有多少。
里边还找不出来一个贪污的?找出来后杀掉,正好说明了崇祯皇帝说的是正确的。
毕竟原本应该是辽王却被改封为益王的朱术雅和楚王朱华奎可都是上了奏章给崇祯皇帝的,表示自己已经向当地的官府损了银子,但是这银子特么花哪儿去了不知道,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这是什么?这就是实锤啊,瞧瞧,藩王们捐的银子你们都敢贪,还有什么是你们不敢的?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种行为,大明的官老爷们只能说三个字,不要脸!
董仲舒弄出来的天人感应原来是这么玩的?城会玩啊!
然而不管大明的官老爷们再怎么佩服崇祯皇帝的厚脸皮也没有什么鸟用,该贪的照样贪,该出天灾的照样出,崇祯皇帝该掏的银子也一分不会少。
然后在辽东抢了一波弄来了几千万两银子的崇祯皇帝突然发现什么宪法不宪法的,还有什么军火一类的玩意都是扯蛋,战争才是来钱最快的路子。
至于说刘野猪把他爹跟他爷爷两代皇帝攒下的家底都败光的事儿,崇祯皇帝表示这是个意外。
毕竟刘野猪比自己要脸了一些,活该他败家。
要脸的都是傻逼。
然后崇祯皇帝就琢磨着怎么对外玩点儿战争好捞银子——毕竟现在自己手底下的正规军已经算是成形也,也比较硬扎,整个蓝星地球上面就找不出来第二个能跟自己比家底的存在。
至于说对外战争有的时候得找个理由,那还不是很简单的事儿——你们国家的野猪跑到大明来祸害了大明百姓的庄稼,大明有义务抓到这头野猪进行审判。
甚至于只要自己暗示一番,下面那些想要捞军功都快想疯了的家伙们还不明白该怎么做的话,那就直接换人好了。
崇祯皇帝越合计越觉得这事儿靠谱。
毕竟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是吧?死了人虽然要抚恤些银子,还要给家属些优待,可是地盘大了,能养活的人多了,而人又少了,这笔买卖其实合算。
等过上个十几二十年,新的一茬百姓又该成长起来了,到时候再带着他们来上这么一波,绝逼不亏本。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崇祯皇帝按照一拍脑袋就去干的想法直接就把这事儿安排给了张惟贤——打仗这种事儿该是五军都督府管的,不能总让崇祯皇帝一个人操心。
然后张惟贤跟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们觉得这事儿靠谱,但是先从哪里下手呢?
如果说起来,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大明的各种宣慰司。
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
也就是说,宣慰司这玩意的级别界于省和州之间,主要掌管的就是军事,当然,也掌官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