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个藩王

朱聿键点头道:“还请公公代为回复陛下,打明儿个起,新明岛同是大明国土,岛上没有一个化外蛮夷,迁移百姓过来,陛下尽可以放心。”

马石笑道:“王爷一片忠敬为国之心,皇爷是知晓的。往日里皇爷也总感叹,唐王实为天下诸藩之表率。”

卧槽尼玛!

朱聿键原本还挺高兴的心中顿时就感觉到了崇祯皇帝那满满的恶意。

本王又是送地又是送银子,为了替你个狗皇帝卖命,挑头跑来这鸟不拉屎的化外之地当野人,本王容易么?

为了响应你的号召,本王连丞相和太尉这两个要命的官位都拱手让相让了,可是你个狗皇帝是怎么干的?

唐王实为天下诸藩之表率?表你老母!

以后天下间的藩王们说起来就是唐王嘛,朱聿键那个不要脸的狗东西,为了巴结皇帝连脸都不要了,现在搞的我们也这么被动。

瞧瞧,现在要跑到海外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不说,还得给那狗皇帝送银子送地,都是朱聿键那个傻逼开的头,真真是不当人子!

寡人到底是怎么得罪你了,你个狗皇帝居然这么祸害寡人!

朱聿键心中不爽至极,面上却笑道:“陛下过奖,实乃为人臣者本份也。”

马石又叹了一声,接着道:“殿下高义,可是朝中和各地的官老爷们却看不明白,总想着往自己的怀里揣银子,却完全不管百姓的死活。

他们就不想想,他们现在这一切,都是谁给他们的?没有了大明,他们还算个什么?

奴婢虽然以前是个粗鄙武夫,现在是个太监,却也知晓为人臣者当忠君报国,可是这些官老爷们,实在是让人齿冷。

陛下不容易啊,哎。”

不容易就去死!马上去!现在就去!

同样叹了口气之后,朱聿键才道:“本王虽然身处化外之地,却也知晓食君之俸当为君分忧的道理。

还望马公公代寡人回复陛下,寡人感佩于陛下高义,愿献万金。

虽然不多,可是能多买一些粮食给大明百姓也是好的。”

万金,一百万两白银到手!新明岛上藩王有七个,足足七百万两!

抹了抹眼泪,马石起身向着朱聿键等人拜道:“诸位王爷高义,奴婢铭感五内,必将诸位王爷忠敬报国之心报之于陛下!”

朱倬纮和朱存机见怪不怪,朱常瀛和朱常浩还有朱常润和朱恭枵则是心中暗骂一声城里人真他妈会玩!

一句话!一百万两银子!就这么被一个死太监给坑去了!而死太监身后现在就已经浮现出了崇祯皇帝那张似笑非笑的脸!

太监贪财是没错,可是还真就没哪个死太监敢在这种场合借着皇帝的名头索贿到藩王头上的——今天这事儿,可是要上奏章给皇帝的!

也就是说,这姓马的死太监完全就是受了那狗皇帝的指使才这么干的!

你没银子了,你去砍几个大臣抄家啊,你找我们几个干什么?我们还是你的叔叔呢,这里辈份最高的都是你叔祖了啊混蛋!

朱常瀛等人实在是没有想到,皇帝不要脸起来,居然能到这种地步!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ps:妈哒,吐槽完了心情爽了,写文也顺畅了不少。以后不吐槽了,直接开怼!

新明岛的冬天,和大明的冬天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该刮风的时候一样会刮风,该下雪的也一样会下雪,并不会因为四面环海就不下雪不刮风了。

相反,新明岛的冬天,寒风一旦刮起来就有要人命的感觉,那是一种把人冻透了,直接从骨髓都开始被冻僵的感觉,这一点倒是跟大明的冬天有些不同。

新明岛在经过了一个寒冬之后,现在已经快到了冬尾,可是这天气却仍是能冻死狗。

换成大明本土,这时候正好应该是夏天的尾巴刚刚过去,秋老虎也马上要开始发威了。

脸上胡须已经尽数脱落的马石扑打了一下身上的雪花,笑道:“多亏了郑提督的提醒,要不然俺老马这会儿就得被冻死了。”

马石跟一般的太监不同,额角上的刀疤让他看起来笑的有些狰狞,而说话之间的语气,也不似一般太监的阴柔,反倒更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悍将。

别说在是大明朝,就马石这形象,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太监——伺候皇帝的太监,还能被派出来宣旨的,有一个算一个,那模样都得是过得去的。

长的丑了吓人不行,身高要是长成德川忠长那样儿的也不行,声音不怎么好听的还是不行。

总之,选拔一个好的太监,不比后世选美难,这太监也不是说你想当就能当的——还得看你自己的条件够不够呢。

如果没有门路没有背景,而自己又一刀下去练了葵花宝典之后想要进宫,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进去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个洒扫的役使太监,想要混出头是没有可能的。

但是马石不一样,这家伙原本是个关口的守将,虽然说子孙跟被人一刀给砍坏了,彻底的成了个公公,但是抗不住这家伙有背景啊。

而且他的背景又比较大——当朝崇祯皇帝钦命的司礼监太监,拜在了魏忠贤门下学习行走,以后是要接魏忠贤的班,提督西厂的。

而魏忠贤更是乐得如此——像自己这种先帝的贴心太监,原本名声既臭权势又大的,不被暗中处理掉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而崇祯皇帝现在把马石扔到自己的脚底下,摆明了就是要栽培马石来接自己的班,而自己也可以混个善终。

虽然说有些悄无声息的就从大明的政治中心里面消失了,可是这命却也保住了。

太监嘛,毕竟是伤了命根子的,活到六十五岁已经算是难得了,不能想的太多,尤其是跟着崇祯皇帝这样儿的皇爷,想的太多会死人。

所以老魏想的很开,不光是西厂这一摊子,便是连剩下的自己所有的路子和人脉都开始慢慢的交给了马石,自己则慢慢的从大明的政治朝堂上面消失了。

消失的有些无声无息的意思,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这样儿却是最稳妥的法子。

生不能五鼎食亦当五鼎烹,那是读书人吹牛逼的说法,咱老魏不扯那没有用的,好好儿的活着比什么都强。

就像是这回宣旨一样,魏忠贤就直接把这事儿扔给了马石,而且明确的告诉马石,等他回京了就把西厂也彻底交给他打理。

马石也是个懂事儿的,跟着魏忠贤混的久了,这话说办事和察言观色方面的本事也算是得了几分魏忠贤的真传,因此这船刚刚靠到新明岛岸边,马石就先向郑芝龙道了谢。

郑芝龙也是哈哈笑道:“马公公实在是太客气了,俺老郑最近可是跟马公公学了不少战阵之道,还要多谢马公公提点哩。”

马石哈哈笑道:“这有甚么的,俺老马当年可也是带过兵的。更何况大明现所有的卫所指挥使都是必须要学习这些个东西的,当不得什么。”

一翻谦逊的说辞之后,马石又怪笑着道:“真要是论到率兵作战,郑提督未必能比得上令公子。如今这小子,啧啧。”

见马石故意吊自己的胃口,郑芝龙也乐得配合,拱手哀告道:“还请公公告知则个。”

马石笑道:“我倒是忘了你还不知道这事儿,估计旨意要到年后才能下来。

陛下亲自给这小子赐了朱姓,又赐名为成功。这份荣宠,大明开国三百年来也只有郑和郑公公有此殊荣,而郑公公也未得得赐国姓。”

郑芝龙又惊又喜,赶忙向着北方方向拱手道:“愿万死以报陛下厚恩!”

赐姓这种事儿,历史少不少,大明朝也不是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