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递交到崇祯皇帝手里的,不光是孙承宗的奏章,还有另一份扈国公完颜宏的奏章。
完颜宏的要求很简单,要么内附,要么派人过去教授大明的文字礼仪什么的,自己和自己的部族要求全面汉化,再也不当蛮子了。
太他娘的吓人了,那些个红着眼睛的混账东西横行辽东,尤其是山东的响马,那马儿跑起来,铃儿响叮当,然后就会有人人头落地,或者人被抓走。
促使完颜宏上这份奏章的原因就是山东响马联合了四川的袍哥还有陕西的老秦人,联手洗劫了一个依附于奥马台吉科尔沁部的小部落。
这个部落不大,总共也就几百人,整个部落活下来的,都是属于能干的了活的青壮,剩下的全死光了,一个没留下。
至于整个部落里面那点儿钱财,响马大爷们自然是笑纳了。
完颜宏觉得草原上实在是太他娘的危险了,尤其是锡伯八部跟奥巴台吉的科尔沁部那些家伙们根本就是傻傻分不清楚——不管是相貌还是生活习惯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虽然说自己现在离着大明军队比较近,就在海州卫不远的地方,基本上不存在什么误伤的可能。
可是这事儿吓人!吓人!
看着这两份奏章,崇祯皇帝也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的意思。
完颜宏的奏章好办,直接照批就是了。
想要内附是不可能的,跑关内来,以后谁给朕的长子,未来的辽王殿下去打江山卖命?
你这个当姥爷的,还是留在关外,以后随着辽王朱慈燝去打江山去吧。
所以么,崇祯皇帝的意思就是,随便找些喜欢宣扬儒家教化的家伙们扔到完颜宏的部落里面,让他们接受儒家的思想,好好的替自己卖命。
最好是卖完自己卖儿子,卖完儿子卖孙子,卖儿卖女卖大米的替大明卖命才好。
至于说孙承宗递上来的奏章,崇祯皇帝其实也不太当回事儿。
这些家伙们在外面凶成了藏獒又有毛用,回家不还是跪搓衣板的命,撑死了算是个大黄一样的存在,用不着担心他们会造反什么的。
除非自己把他们逼的活不下去了,这些家伙们才会进化,要不然的话还是会老老实实的交赋纳税,送女儿给自己。
但是这人数太多了,也确实是个问题,尤其是未来的大明还有几十年的苦日子要熬,真要是把这些砍人砍习惯的家伙给逼反,那乐子就大了。
对于这些家伙,还有其他的士卒们来说,遇到了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把问题当成钉子,把自己当成锤子,砸就是了,一下不够就再来一下。
然后崇祯皇帝就觉得后世的法国外籍雇佣兵团这玩意是个好东西,然后翻了翻史书,又发现府兵才是个好东西。
看看现在在辽东活跃的这些个杀才们,论到操刀子杀人,那个顶个的是把好手,而且没有自己的直属上官,都是乡里组织而成。
装备,跟大明的正规军很接近,除了火铳火炮以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有。
最关键的是,这些家伙都是自带干粮的。
这么好的兵源,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不喜欢?
想了想,崇祯皇帝就把张惟贤给喊了过来,然后两个就商量着,是不是给这些家伙一个固定的身份?
比如说府兵?比如说临时兵团?
大明不管他们的装备,也不管他们的后勤,但是要买的话,也没有问题。
同样,也不对他们设什么监军一类的,也不管他们的军饷。
唯一的条件就是在必要的时候,必须协从大明的正规军作战,当然,是有报酬可以拿的。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个杀才必须要在五军都督府报备,认同自己是大明军队预备役的身份才行。
ps:昨天四更,还了两章,今天三更,还一章。还欠97章。
蛮子中的代表性人物建奴奴酋黄台吉最近终于让自己松了口气。
辽东的破天气嘛,一直那德性,一到冬天就能冻死狗,不太能短应辽东环境的那些大明杀才终于消停了。
这意味着大金国终于能喘口气了,不至于被折磨的欲生欲死。
整个天聪六年,大金国连自己的满族族人带着汉人泥堪,一共损失了差不多接近两万之数——不算上战死的士卒。
再这么干下去,大金国还能剩下多少人?没有了人,自己还玩个屁?
沈阳城中的杨七七等人同样十分开心——随着建奴将势力向各地的城池里面收缩,人口就变得集中了起来。
人口一集中,这福寿膏的销量就又一次迎来了小高峰。
一切都很美好。
崇祯皇帝不这么觉得。
虽然说杨七七他们卖福寿膏的钱通过各种途径到了自己的内帑,连卖盐的钱也是,可是崇祯皇帝仍然觉得不够用的。
原因很简单,崇祯六年的商税还没收上来春税,这就意味着国库的银子得先从内帑借。
崇祯皇帝很想说一句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可是没鸟用,整个大明都是自己家的地,这天下间就没有比自己更大的地主了,有没有余粮的,这大明的百姓自己也得管着。
然后内帑的借就借给了国库三千万两,再支给皇家学院那边一千万两之后,崇祯皇帝发现自己手里居然就只剩下了一千万两多那么一点儿的银子。
幸好自己不要脸,在朱聿键他们卖袋鼠肉的买卖里横插了一杠子,这钱又在慢慢的多了起来。
然后崇祯皇帝在随后的崇祯六年二月里发现自己先往山海关修铁路的决定是辣么的明智,辣么的有先见之明。
大明的崇祯六年正月是一个很让人蛋疼的月份,先是济南舜庙大火,然后镇江地龙翻身,地裂数丈。
济南嘛,舜他老人家躬耕之地,有庙祭祀是很正常的事儿。
可是不知道是哪儿惹得他老人家不高兴了,一把火把自己的庙给烧了。
可能是舜跟祝融两个人有什么龌龊,所以祝融不高兴,一把火就把舜的庙给烧了?
然后就在大明各处都干旱缺水的时候,山海关永平,这个原本的历史上被阿敏给屠城现在却屁事儿没有的地方,来了一场大雨。
如果说单纯的只是下雨,那也就算了,可是坏就坏在这雨下的有点儿太大了,按照永平方面报上来的消息,那就是“水坏城郭、田舍、人畜亡算。”
不过好在永平毕竟是依着山海关的,而山海关最不缺的就是人和各种各样儿的物资。
没说的,救灾就是了。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真他娘的倒霉,同时也越发的佩服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倒霉蛋了。
自从自己登基到了现在,没有哪一个没灾没祸的,而且哪一年的也都不小。
现在这才崇祯六年,自己都已经想要发疯砍人了,真不知道历史上原本的那个崇祯皇帝是怎么硬挺了十七年的。
尤其是在各种资源尽握于东林党之手,自己手里的最大底牌厂卫还被自己给亲手废了的情况下,原本的崇祯皇帝还能硬撑过十七年。
不容易啊。
当然,感慨归感慨,想归想,这事儿还是得办,该救的灾得救,该砍的人还得砍。
山海关现在的老大,相当于大明帝国集团山海关办事办的主管孙承宗也很头疼。
眼看着崇祯六年的二月了,没多长时间就到了草长莺飞的好时光了。
然后大明的百姓们,又有很大一部分自带着战马干粮还有去年就买下的刀剑,跑来了山海关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