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老人家这就扯到那种半大牲口上去了?
神他妈牲口啊。
心中暗自吐槽了一番之后,朱倬纮才开口道:“回王叔的话,小侄倒觉得,这牲口也好,还是蛮子也罢,其实都是一回事儿。”
朱聿键道:“咋的?你想说多弄些大明百姓过来?”
点了点头,朱倬纮接着道:“本来就是这么回事儿么。只要我大明的百姓够多,这岛上哪儿还有什么蛮子不蛮子的,什么大小牲口都能给他吃绝喽。”
朱存机也点头道:“庆王兄说的没错,只要我大明百姓足够多,哪儿还有什么蛮子牲口?”
朱聿键却哼了一声道:“说的倒是轻巧,这新明岛上现在人口不下四五十万,再加上后边还有几拨,估计最后得不下百万之众,换谁能放心?”
朱聿键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自己三个藩王的领地太大,百姓太多,自己家那个小心眼的崇祯皇帝会不会生疑?会不会搞事情?
朱存机坏笑着道:“方才庆王兄不是说了么,其他的藩王。
咱们三个联名上书给陛下,要求陛下再移封两个藩王过来,这百姓不就多了?到时候还有人陪着咱们说话,一举两得的事儿。”
所以远在大明京师的崇祯皇帝就接到了三个渣渣让郑芝龙带过来的书信——新明岛上的蛮子人傻钱多地广,速来几个藩王。
知道些新明岛情况的崇祯皇帝快要被这三个渣渣给气笑了。
藩王啊,你当是猪呢,还速来几个?
还人傻钱多地广?当朕是傻子?
崇祯皇帝又不是不知道新明岛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跟着这三个渣渣一起去的百姓之中,锦衣卫可不在少数。
这些锦衣卫,一辈子都不会再回大明,甚至于子子孙孙的也不会再回大明,生生世世的就长于斯,埋于斯。
然后不断的把关于新明岛的一切通过郑芝龙所提督的南海舰队送回大明,交给崇祯皇帝。
现在的新明岛上,还剩下大概十一二个部落的蛮子,人数接近万把人。
这是不计算商继兴的手下——商继兴手下的蛮子已经足有快两万之众了,都是收编的别的蛮子部落。
蛮子么,人傻是肯定的。新明岛地大也是肯定的——能在后世被称之为澳洲,足见其地之广。
可是钱多这一点儿,崇祯皇帝简直就想哈哈大笑了。
新明岛上的资源应该是不少的,光是这煤矿就已经值相当多的银子了。
可是这三个渣渣会那么好心的让别人去分一杯羹尝尝?
很明显,这三个渣渣就是打定了主意试探自己,同时也是把别的藩王拖下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他们三个在那儿苦逼,就想着再拉几个藩王过去跟着一起苦逼。
顺便还能试探一番自己对于这海外移封的态度,还有对于他们这种实权的,开了国的藩王是个什么态度。
玩政治的这些人,真脏。
反正崇祯皇帝自觉得玩不过这些个混账东西们。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吩咐道:“来人,传宗人府宗令、左右宗正进宫来见朕。”
既然这三个渣渣想要拖别的藩王下水,崇祯皇帝也实在是想不到拦着的理由,反而乐见其成——拖的更多越好,最好是大明本土一个藩王都没有,都跑到海外去才好。
至于是几十个藩王瓜分了新明岛,还是说有其他的藩王想要自己打一片江山,去推倒印度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完全不在意。
甚至于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刀剑、弓箭、火铳、火炮的支援。
只要这些人拿真金白银的来换,顺便每个人带走几十万的大明百姓就行。
出了大明的国门,随便他们祸祸去,就是这些个渣渣们搞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老朱家内讧事件,只要不把战火烧到大明本土来,崇祯皇帝就不会在意。
大明朝的七八月份正是热死狗的时候,宫中的崇祯皇帝当然不在乎是不是太热。
事实上,如今大明各地但凡是家里有点儿小钱的,都不怎么在乎夏天是不是太热。
以前的时候,冰这种好东西,是属于皇室用的起,传承够久的世家也能用的起,官员们能得到赏赐,平民百姓想想就好的好东西。
但是自从大明二年开始,这一切好像就变了一个样儿一般。
大明的百姓觉得冬天已经可以不怕冷了,夏天也不用怕热了。
冬天的时候,有那种圆筒子一般,黑了吧唧的透着一个个眼儿的蜂窝煤能用,夏天的时候,这冰也被砸到了三文钱一斤的价格。
随便掏几个大子儿,然后弄点儿冰回家,往屋子里面一放,随他外面怎么热去,反正屋子里是凉快的。
当然,就是这破玩意化的有点儿快,总是三天两头的得花钱去买,这一点比较让人闹心。
如果不是老天爷总是看着朝中奸佞太多,总是这里旱了那里涝了的,那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当真是美滋滋。
但是远在新明岛的朱聿键和朱倬纮,还有朱存机三个大明朝的王爷可就不美了。
或者说还是美滋滋的,但是心里是怎么想都怎么不爽。
你就说过年吧,在大明的时候,都是冬天过年,一家人围在一起整个年夜宴,外面寒风呼啸伴着雪花,屋子里面其乐融融,地炕要烧的热热的,小酒一喝,喝完了搂着王妃回去造小王爷,那叫一个美。
可是在这新明岛上面,热成死狗的时候过年是什么意思?
麻卖批的,如果只是这样儿也就算了,可是在大明热成死狗的时候,这破地方又冷的能冻死狗!
狗招谁惹谁了?不是热死就是冻死的?
就像是现在一般,明明大明这时候应该是找崇祯皇帝要点儿冰块过夏天的好时候,自己三个苦逼的王爷倒好,窝在这破岛上窝冬。
屋子里面的地炕烧的很热乎,反正煤这玩意随便用,根本就不心疼,壶里的酒也温的正好,窗外呼啸的寒风和打上窗子上发出沙沙声的雪花儿也没停过,王妃也已经在屋子里等着自己去临幸了。
可是这他娘的不是过年!这是夏天!夏天!夏天!
不管是朱倬纮还是朱存机,甚至于是朱聿键,都不止一次的想过,回大明过年,死活不在这破地方窝着了。
可是别管崇祯皇帝是不是同意三个人回去,三个人自己都在想了无数次之后把这个想法给按了下去。
就算是崇祯皇帝能同意自己三个回去过个年,可是自己真就能扔下这一片基业回去?
这里的百姓,可都是跟着自己从大明一路上来到这个破岛上面,一点点儿的筑起了城,盖起了房子,安顿了下来的。
现在岛上的蛮子们还没有清理干净,还有几个部落的眼看着怼不过有李鸿基帮忙的商继兴,干脆不跟他们玩了,自己又换了块地盘,藏的更深了。
如果只是这样儿也就算了,可是这些该死的蛮子时不时的就会袭击商继光,甚至于袭击大明的百姓。
这他娘的能忍?
反正朱聿键觉得自己不能忍,所以干脆就把朱倬纮还有朱存机给拉了过来,一起商量了起来。
朱聿键的想法很简单,你们不是作死么,不是袭击大明的百姓么?
没问题,寡人给百姓们配发上刀剑,大不了把弓箭也给配上,看谁人多,看谁玩的过谁!
朱聿键发起狠了,连自己都觉得害怕。
朱倬纮也害怕。
给百姓们配发刀剑是没有问题的,反正大明的读书人都能带着刀剑出门,虽然那些个面瓜都不怎么带,就算是带也是带着装逼用。
这新明岛上的百姓,全是读书人,咋了?大不了就把崇祯皇帝扔过来的那些个读书人派去教百姓识字,到时候人人识字,人人带着刀剑出门。
至于说那些读书人愿意不愿意的,朱倬纮表示自己就笑笑,不说话——在大明玩不下去了跑到了这新明岛上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不跟着自己三个藩王混跟着谁混?
跟着蛮子混么?
到时候大明百姓人人带刀带剑,不嫌麻烦就把大枪也带上,遇到蛮子敢说不服就开怼,看谁怼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