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给坑了

倪文焕闻言,便起身拜谢道:“多谢兄长指点。”

由于洪承畴急着进京,所以延安府该交接的所有事宜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又将倪文焕向其他的大小官员一一引见过后,洪承畴便向倪文焕辞行进京了。

到了京城左近,洪承畴却突然吩咐道:“绕道永定门,咱们也先去看看那什么铁路。”

管家洪有福应了,随即便命人向着永定门方向而去。

直到见到了永定门那空空的站台,还有四根长长的延伸出去,一远望不到尽头的铁轨,洪承畴才算是深刻的理解了这铁轨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之前的邸报和大明半月报上,虽然有些描述,却也是不清不楚的,没有眼前看来的直观。

也正是此时,洪承畴才理解了倪文焕所说的得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这玩意跟直道其实差不多——反正不管是直道还是这铁道,只要弄上去了,别管啥样的田地,附近十步之内就别想再种庄稼了。

尤其是南方之地多为水田,更是不可能再种了,必须要隔离出一段的距离才行。

这样儿就不可避免的要侵占田地了。

更为操蛋的是,这玩意毕竟是铁做出来的,还不像是普通的直道那般能直接改个道。

这玩意要是想改道,估计得麻烦的很。

期间有多少人的庄子会被占?事涉多少百姓?多少藩王?

而且,可以百分百肯定的是会经过一些人的坟茔。

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到底能不能抗的起来?

想到这里,洪承畴在最初接到崇祯皇帝的圣旨时那股子喜悦早已飞到了九宵云外。

陛下您就不能换个人坑么?

在陕西已经坑了微臣一道了,如今又弄了这么大的坑让微臣去跳,也不管微臣这小身板能不能把这坑给填的上?

洪承畴正陷入沉思间,却听的远方“污”的一声响,慢慢的由远而近,随着越来越清晰的吭哧吭哧声,一辆全身黑黝黝的,由钢铁组成的巨曾便缓缓的行了过来。

最初之时,洪承畴还有些不以为意。

可是看到了车头后面拉着的那长长的车厢,还有车厢顶部堆成小山一般的煤炭之时,洪承畴才终于意识到这钢铁巨曾到底有多可怕。

一列这样儿的钢铁巨兽所运载的货物量,足以抵得上数百甚至于上千民夫所能运载的数量。

省下的民力不去提,省下的一路上的火耗也不去提,光是这种效率,就绝不是使用民夫能够相比的。

现在这玩意的速度看起来有些慢,可是慢慢改进起来,把速度提升上来之后,那意义就更大了。

基本上这玩意修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明的国土。

大明之内有人造反?辽东的建奴想要跳?草原上的鞑子南下?

只要有数十辆这种巨兽,大明就能一次运送数万的士卒及装备到战场上面。

而且士卒们不用自己赶路,只要在这种钢铁巨兽的身上好好休息就行了,到了战场上立即就能投入作战。

那将会是任何与大明为敌之人的噩梦。

想到这里,洪承畴也顾不得再看下去了,连声催促道:“快,进城,寻间客栈先住下,老爷我要写奏章!”

管家洪有福无奈的道:“老爷,咱们不得先去吏报应卯么?”

洪承畴怒道:“去什么吏部!先寻了客栈,等老爷我的奏章写好了再说!”

洪承畴现在根本就顾不得去吏部应卯,更顾不得去看看那个与六部在一起的,归自己所管辖,如今就自己一个光杆尚书的铁道部。

得赶紧去写奏章,这事儿太大了,大到不把这事儿告诉给崇祯皇帝,洪承畴就感觉自己罪人一般。

张瑞图躬身道:“启奏陛下,陕西延安府知府洪承畴,可当此任。”

洪承畴么,倒是当真合适。

这家伙要说狠,是足够狠的,在陕西杀起叛军降卒来毫不手软,脸皮也是厚的一批,什么事儿交待给他去办从来也不推托。

现在要单独设立两个部,尤其是铁道部,其中牵扯的各方利益太多,要得罪的人也就太多。

这种黑锅不让洪承畴去背那让谁去背?

毕竟这家伙可是降过清的。

当然,崇祯皇帝不认为现在的洪承畴还有胆子和机会去降清。

甚至于哪怕是有一天这家伙去了战场之上,被俘了,也未必会如同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去降清。

实在是前面一个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后降清的张万春下场太惨了一点儿。

而建奴又日薄西山,眼瞅着就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真就是死了,也比投降了要好的多。

点了点头,崇祯皇帝又接着问道:“还有么?”

见其他人都没有再推举别人,崇祯皇帝干脆就决定道:“既然如此,那就诏洪承畴进京,改任铁道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加太子少傅,主持铁道部诸般事宜。以顾秉谦为交通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主持交通部诸般事宜。”

在接到崇祯皇帝旨意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激动的热泪盈眶了——陛下,您终于想起来延安府的洪承畴了么?

没说的,只要吏部派来接替自己的新任知府老爷一到,自己立即就收拾东西滚蛋,连潜规则的时间都不要了,提前先处理好。

按照官场规则,新任的官员到任之后,是要给前任官员留出来几天时间,用于收拾一下某些不宜存在的东西。

比如说贪腐的证据一类的,该处理的就处理掉,这样儿走的干干净净的,不至于让后来的拿捏住把柄。

尤其是前任官员是高升的情况下。

就像是洪承畴现在的情况,明显就是要入京主政一部了,后来的官员更得给人家留出来时间了。

否则的话你想干什么?拿住上官的把柄么?

可是倪文焕也实在没有想到,自己慢慢悠悠向着延安府去的行为倒还让洪承畴着急了。

不光不爽,还专门派了人来半路上堵自己来了。

看着眼前洪承畴派来的管家,倪文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再说一遍,你家老爷是怎么说的?”

洪有福躬着身子道:“回您的话儿,我家老爷说,请您快速赶往延安府,不必顾虑其他,我家老爷要在这几日内赶往京城。”

倪文焕干脆把话给挑明了:“都已经处理过了?”

洪有福道:“都完事儿了。就等着您老人家过去做交接了。”

倪文焕点了点头,向着自己的管家吩咐道:“咱们快些个赶往延安府,早点儿把延安府的事儿交接了。”

紧赶慢赶到了延安府之后,倪文焕才发现洪承畴是有多急着进京。

倪文焕是江苏扬州人,而洪承畴是福建泉州人,如果从乡党上面来论,两个人是无论如何都搞不到一起去的。

但是毕竟同为阉党,本身就有过一些交情,倪文焕又极为佩服洪承畴在陕西干出来的事儿,因为也就交浅言深的问道:“彦演兄何故如此着急?”

洪承畴嘿了一声道:“还不是陛下那边儿催的紧,要搞这什么新的铁道部,如今愚兄也是两眼一抹黑,这不就急着进京去打探一番情况么。”

倪文焕一听洪承畴这般的说法,当即就知道自己问的多了,只得笑道:“彦演兄勿急,那铁道之事儿么,小弟倒是知道一些。”

洪承畴闻言,当下便起身一揖,拜道:“望贤弟教我!”

倪文焕赶忙起身扶住了洪承畴,口中连声道:“彦演兄这是干什么?但凡是小弟知道的,必然尽数告知。”

两人又再次落了座,倪文焕才斟酌着道:“依小弟看来,兄长此次进京,既是机遇,也是危机。

虽然说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可是兄长此时,却是祸大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