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觉得自己人狠人多的奢崇明就更不可能再这么忍下去这口气了,当下便吩咐道:“攻城!城陷后三日不封刀!”
奢崇明现在分的很清楚,跟这些家伙们说什么复兴彝族国这事儿根本就是扯蛋,没有几个人会真心因为这一点跟着自己。
但是说到屠城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个喜闻乐见的活动。
屠城之时是没有任何军法在内的!杀,奸,抢,放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人能够阻拦杀红眼的乱兵。
至于事后的指责,奢崇明觉得自己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只要自己能成功的复兴彝族国,到时候自己就是开国皇帝,史书上也只会给自己写上各种赞美之词,不会有人来指责自己。
奢崇明所料的没错,手下的这些叛军着实对屠城很感兴趣,等听到奢崇明下令攻城之后,基本上就谈不上什么组织和纪律的叛军已经嗷嗷叫着冲了上去。
今天这事儿有点儿麻烦——看样子,奢崇明是打算直接开始全军攻城,来一场硬仗了。
符卫明的眼睛一眯,吩咐道:“准备!”,各千户百户皆是奔向了自己防守所在的位置。
其实符卫明心中一点儿都不像看上去那么把握十足。
无他,永宁城中的人是不少,但是兵力却不如奢崇明的多。
而且更操蛋的是,城中的防守用的器材,其实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谁他娘的也没有想到奢崇明会突然之间反叛,还专门盯着永宁来打。
这么一来,如果奢崇明真的是不计后果的玩命强攻,估计永宁城最多还有两天的时间,就会宣告失守。
而朱燮元能不能及时直到,谁敢打这个包票?
反正符卫明是不敢的。
符卫明一时之间都觉得自己这九尺高的个子算是白长了,或者说脑子都长满身的肌肉上去了,一时之间竟然连个破贼的办法都想不到。
但是有句话说的好,麻杆打狼两头怕。
符卫明心里没有底硬撑,奢崇明此时心中也没有多少底气,同样是在硬撑。
刚才脑子一热就命令全军攻城,现在奢崇明身边留下的护卫其实并不算特别多,如果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股大军,奢崇明自己今天就得交待在这里。
而且更让奢崇明隐隐后悔的,则是自己根本就不清楚城中的情况。
虽然这几天明军的火炮响起的次数一天比一天少,可万一这是明军玩的减灶之计怎么办?
全军压上去攻城,成功的机率固然是大了些,可万一要是明军不缺弹丸,那自己这些军队损失起来也会更大一些。
然而自己的兵什么样儿自己心里还能没有点儿数么?
这些人,让他们打顺风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让他们顶着超出他们承受范围的伤亡继续猛攻下去,估计自己就得和儿子奢寅一样的下场。
只是心中再怎么后悔也已经晚了,现在大军都压上去了,是生是死,也就看这一搏了。
其实奢崇明的大军真实的战斗力,比之奢崇明心中所想的还要差劲一些。
或者说符卫明所指挥的防守,要比奢崇明一开始预计的要强的多。
城头上缺少武器了是不是?
没关系,金汁这玩意有的是。
见过崇祯皇帝用这玩意对付建奴的符卫明有样学样儿,把离着城墙近的人家粪坑都给掏光了,再征用一些民夫和农妇,就是让他们架起了大锅熬煮这玩意。
而结果也让符卫明很满意。
这玩意虽然说臭的有些离谱,毕竟是煮了的屎……,但是,这玩意却是很好用。
一个攻城梯上不用浇到多少人,只要把快爬到城头上的两个人身上给浇一下,这两个人就必然会惨叫着摔下去。
而这两个人在往下摔的时候,必然就会拉着更多的叛军一起往下摔。
所以在城中擂木滚石都不足的情况下,急眼了的符卫明干脆把希望寄托在了金汁的身上。
冷冷的盯着彼岸宽海大和尚,崇祯却是吩咐道:“自即日起,着锦衣卫联手东厂,查访所有出家之人。
无论僧道,但凡有做奸犯科之记录者,一概通知地方官府锁拿归案,依大明律论处。”
彼岸宽海大和尚急道:“陛下!?”
崇祯皇帝冷笑道:“怎么,不行?”
彼岸宽海大和尚又被噎住了。
崇祯皇帝话里的冷意,自己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可是现在的情况在于,放任锦衣卫搜查,这天下间的僧人可就都倒了大霉了。
其中会人为的造成多少冤假错案先不说,这种事本来就是避免不了的,厂卫联手的情况下,冤假错案相对来说已经会少很多。
但是,有很多的僧人是真的犯了事儿的!
不知道有多少原本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不知道怎么着一抽疯就跑来出家信佛。
而佛门又号称大开方便之门,渡人向善。
这些人既然放下屠刀,佛门自然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连道家在这一点上也没强到哪儿去。
只是厂卫一旦查出来之后再报给官府缉拿归案,那这些人的修行可不就白废了?
可是要让彼岸宽海大和尚开口说出“不行”这两个字,却是话到嘴边几遍又咽下。
哪怕是为了心中的信仰。
如果说为了现在的一时坚持,后果是换来眼前的这位皇帝一怒之下强行灭佛,那罪过可就真的大了。
想了半天,彼岸宽海大和尚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来,又见崇祯皇帝一直冷冷的盯着自己,只得无奈的躬身道:“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却是冷哼了一声,朕英明不英明用不着你来夸,再他娘的招惹朕,下一步就是你们的庙产一体纳税,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见彼岸宽海大和尚就此屈服,崇祯皇帝才展颜道:“这才对嘛,天下间何人不是大明的子民?教法再大,能大得过国法?
大和尚与张天师一起配合段小荣将书写出来,使我大明子民人人得以清楚从盘古开天至今各路神明突然是怎么回事儿,便是功莫大焉。”
彼岸宽海和张显庸只得躬身应是,好的坏的都让您老人家给说了,让我们能怎么选择?
一边是听话还能得些好处,一边是您老人家手里那把明晃晃的屠刀在脖子上面比划个不停,这事儿换谁能不害怕?
但是这事儿吧,还真就有不害怕的。
比如说那些选择了造反的牛人,比如说奢崇明,比如说安邦彦。
这哥俩觉得大旗都举起来了,还害怕?害怕是不可能害怕的,直接杀官造反也就是了。
尤其是安邦彦。
万一能把那狗皇帝给赶下来,奢崇明当了皇帝,自己岂不是理所当然的大国师?
到时候想要什么好处没有?
盯着前方的永宁城墙,安邦彦对奢崇明道:“再加把劲儿,只怕过不了两日,就能拿下永宁了。”
奢崇明实际上没有安邦彦这么乐观。
之前就被朝廷给怼的欲仙欲死的奢崇明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奢寅被问下叛乱所杀,奢崇明实际上是打算老死在水西算了的。
怼朝廷的代价太大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只是儿子奢寅死于乱兵之后,奢崇明就觉得还是反了吧,反正老子都绝后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歉意的看了安邦彦一眼,心中暗道了一声抱歉之后,奢崇明道:“差不多罢,看明军的阵势,只怕他们的弹丸和补给也是不足,这几日里火炮都点的少了。”
安邦彦嗯了一声,也认同了奢崇明的看法。只是可惜了奢寅那个好孩子,若不是为了激起奢崇明的友心壮志,自己倒还真的挺看好奢寅。
定了定神,安邦彦道:“不如你去喊话吧,汉人不是有句话说是攻心为上么,能劝降就劝降。”
奢崇明却是摇了摇头道:“劝降是要劝的,只是大长老别抱太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