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帮黄台吉

钱交给了皇帝了,赎清了自己的罪过,这是好事儿。

但是自己辛辛苦苦捞来的钱没了!

钱没了怎么办——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能想出来议罪银这么个奇葩玩意的人能有多少节操?

崇祯皇帝表示对于读书人的节操别报太大的希望。

无非就是再加倍的盘剥回来。

而现在建奴头子黄台吉现在居然想要开科取士,崇祯皇帝甚至于都想把那些混账东西统统发配到辽东,帮他黄台吉一把算了。

再怎么说,这些人也是当过官的,有经验的老手了不是?

可是想想这九十八个混账东西都是高居大明朝堂的,手中必然也有某些资料,送给黄台吉的话,估计就不是弄去祸害建奴,而是给自己找麻烦了。

思虑再三,崇祯皇帝还是把这个诱人的想法抛出了脑海。

至于现在,崇祯皇帝觉得还是应该加大向建奴那边走私福寿膏的力度。

吸的人越多才越好。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吩咐道:“命人将罂粟的种子向辽东传播,让他们的人都去种植这种东西。

还有,寻个机会,把那些辽东的大商人的家眷一起接到大明来,把杨七七还有那些大商人一起接回来。

然后把那些大商人本人处理掉,家眷发配,家产入内帑。杨七七强制戒除掉瘾头。辽东所得,让他得其中一成,锦衣卫全体上下共分两成,余者亦入内帑。”

待许显纯躬身应是后,定了定神的崇祯皇帝开口问侍立在一旁的许显纯道:“那九十八个混账都弄清楚了?”

许显纯躬身道:“启奏陛下,经过这几天的连夜审讯,都已经弄清楚了。

其中贪银十万两以上者十七人,贪银十万两以下而又在万两以上者,五十二人。

不贪者仅二十九人。其中好用私刑者两人。其余人等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除好用私刑者两人,不贪者二十九人,将证据保留一份外,把人连带证据尽数移交大理寺。

至于好用私刑者两人,锦衣卫用私刑处决掉。余者放出诏狱,让他们处江湖之远去罢。”

及至第二天的大朝会,看着朝堂上老老实实的大臣们,崇祯皇帝开口道:“上次辞官的九十八人,现在都已经查清楚了。

除了二十九个是真正干净的,剩下的哪儿还有干净的?我大明上上下下的官员腐败至斯?”

不待底下的朝臣们回话,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房爱卿与陈爱卿主持京察一事,可有了结果?”

房壮丽与陈于廷对视了一眼,却是从对方的眼中发现谁也不想接这个话。

但是崇祯皇帝毕竟开口询问了,也由不得二人躲下去。

而左都御史陈于廷本来就是专业怼人的存在,在大明想是相当于纪检委一般的存在,如今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答话了。

陈于廷出班躬身道:“启奏陛下,如今京察虽然已经开始,然则时日尚短,一时间并没有多少收获。

若不是陛下在此之前已经下令处置,只怕这结果会更糟一些。”

崇祯皇帝却冷笑道:“再糟又如何?糟了就可以不办正事了么?”

陈于廷被崇祯皇帝的一番话给噎的说不出话说。

可是崇祯皇帝说的也没有错,有毛病的不处置,那么这些家伙在得寸进尺之下,极有可能再搞出其他的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儿来。

斟酌了一番后,陈于庭才开口道:“陛下,单以京城之中的官员们为例,现在需要处置的贪俯之辈多至一百余人。

有疾到致仕者八人,贪酷者八人,需降级后外调官员共三十余级。”

听完陈于廷的汇报,崇祯皇帝冷笑道:“果然好胆识。在京城之中,天子脚下,这些人还敢这么贪得无厌,倒是真不知道这些人在地方会是个什么样子!”

顿了顿之后,见群臣都是把脑袋垂的更低了些,崇祯皇帝便吩咐道:“王承恩,宣旨。”

黄台吉是真心觉得蛮子的皇帝那才叫真正的皇帝,自己这个大汗跟他比起来就像是个笑话一样。

怎么看都像是个笑话。

已经埋到土里的父汗是个狠人,可比自己狠多了。

当初两次立储失败、囚死弟弟舒尔哈齐、杀死长子褚英,废黜代善太子之位。

但是人老了,就容易变得老糊涂。

老了的父汗为了平衡各旗主贝勒之间的地位和实力,避免今后爱新觉罗家族里再发生同室操戈的惨剧,这才搞出来所谓的八王议政——今后大事由八和硕额真裁决。

额真一词的意思是“主子”,“主人”。这八人里有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以及老十德格类那个丧门星、代善长子岳托、舒尔哈齐第六子济尔哈朗、老十二阿济格以及“多尔衮、多铎”。

可是,八和硕额真和众大臣对天焚化的誓文,其中有这样的内容:“政务上,汗不得恣意横行。汗承天命执政。

任何一位和硕额真若欲为恶,扰乱政务,其余七位和硕额真集会议之,该辱则辱之,该杀则杀之。

生活道德谨严、为政勤奋公正之人,即使主国之汗出于一己私怨,欲罢黜贬降,其余七旗之人对汗可以不让步。”

这种当初自己也赞同无比的祭文,在自己登上了汗位之后,怎么看都无比的刺眼。

可是当初父汗那个死鬼是怎么说的?

“使继承父为国主时,勿令豪强之人为主,恐其恃力自恣,得罪于天。尔等八子为八王,若八王共议,可以无失矣!”

混蛋啊。

这种狗屁的玩法,连自己这个汗位都能被那些混账们组团给掀喽,这还玩个屁!

想想每天上朝议政时这几个混蛋与自己并肩而坐,黄台吉心中就止不住的腻味。

可是在“八王议政”的情况下,新汗必须听取八王的意见,如果拒绝的话,八王可以将汗废黜,另选听话之人为汗。

这一招等于把自己的权利一分为八,那自己还搞个屁!

想要像明国的蛮子皇帝一样的生杀予夺,下辈子去罢!

想到这儿,黄台吉的脸色越发的阴沉,现在想这些有的没有的纯属是扯蛋。赶紧开科取士弄些蛮子奴才才是真的。

那些狗蛮子,当惯了狗,只要有丁点儿的好处,他们才不在乎本汗让他们去咬谁。

只要自己给的好处足够了,相信这些狗奴才们会把范文程隐约提到过的让自己登基为帝的想法给执行下去。

一旦自己真的登基称帝,首先就要把那几个混账东西,尤其是多尔衮这样儿的给撵到下面让他们站着。

自己也要面南坐北的当皇帝,一言九鼎。

省得天天受代善和多尔衮那两个孙子的挤兑,更不用天天看着阿敏这个满奸来气。

阿敏干的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真个当本汗一无所知?

但是在八王议政的模式下,由于自己没有掌握切实的证据,这种光凭自己的暗子所得来的口头上的情况,根本就不足以把阿敏干掉。

甚至于,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到时候阿敏这个混账东西再反咬一口,甚至于连自己的汗位都会不稳。

自从蛮子小皇帝登基时被怼了一波,锡伯八部和毛文龙那几个狗东西又不断的给自己添乱,八旗之中已经隐隐有了自己不如老汗的传言。

尤其是在那本狗屁不通的什么布木布泰秘史流传出来之后,多尔衮看向布木布泰的眼神怎么看都不对劲——现在自己根本就不敢让布木布泰出来见人。

哪所是自己杀了再多的人,毁了再多的抄本,但是有没有人把书的内容记下来,自己又怎么判断?

自己还能把辽东的人都给杀光了?

然后自己成为一个独夫,自己去怼明国那些蛮子大军?

更别说真有那么一天的情况下,自己这个汗位还能不能保的住都是一个大问题。

如此看来,不管是怎么比,自己都是不如蛮子那边的小皇帝活的滋润。

唯一比蛮子皇帝强的,就是自己福寿膏的量,大概要比蛮子皇帝多?

想了想,黄台吉便吩咐道:“传本汗的命令,凡原本为蛮子生员者,尽皆拔出考试,分别优劣,一等者赏缎二,二等、三等者赏布二,俱免其房二丁差徭。

另,择其优者为官,入宫行走为本汗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