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天地之间有杆称

各地百姓可以参与,凡是参与了的就要发工钱,不参与的就没有工钱,多简单点事儿?

先从陕西、山西开始来,剩下诸省先组织着,慢慢来嘛。”

温体仁想了想,这倒是也行。

反正只要给百姓钱,而且还可以让百姓自己选择干不干,这样儿就不存在扰民的状况了。

至于说有没有百姓不愿意云干,或者光拿钱不干活的,这个倒是不用担心。

有钱拿还不愿意干的纯属傻子和懒蛋,这样儿的不用去管他们。

至于说想着光拿钱不干活的,大明律也不是摆设不是?

温体仁正想高赞一声陛下英明,却听着崇祯皇帝又开口道:“还有,那些比较危险的活计,比如需要开山一类的,就不要组织大明的百姓去干了。

如今毛文龙在东江那边干的不错,抓了不少的建奴,让他们去干吧,反正死了也不用心疼。”

……

温体仁和其他的朝臣们此时已经是满脸黑线了。

虽然说您老人家不把外族当人这事儿全朝堂上下都心知肚明,但是您这么直接说出来真的好吗?

要知道,朝堂之上有史官,哪怕是后宫之中也一样有人做记录的啊。

到时候您老人家大行了,后世一看起居注,好嘛,满大明朝堂上下都是这么些玩意?都是些不把外族人当人的家伙?

您老人家不要脸,咱们这些读书人还要呢!

温体仁躬身道:“陛下慎言,史书之上黑纸白字,千百年后岂不有碍陛下圣誉?”

崇祯皇帝却是冷笑道:“先有五胡乱华,后有伪元南侵,多少先贤心血毁于一旦,多少百姓遭了灾?谁把汉人当人看?两脚羊的帮事你们忘了?

朕没忘!

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大明把他们当成两脚牛来使唤,这本来就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之意。

史书怎么写,朕又看不见,不去管他。至于士林之中,要是谁同情这些人,就跟他们一样的待遇就是了。

还有满朝的文武百官,把你们的屁股都摆正了位置!大明的百姓才是交了赋税供养你们的人,不是那些蛮夷。”

很好,这很崇祯皇帝。敢于在城头上暴粗口跟黄台吉对骂的崇祯皇帝如今说出来屁股两个字,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觉得意外的。

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以为,天地之间是有杆称的,不过,这称砣么,唯有天下百姓方可当之,卿等是定盘星,朕也不过是那根称杆子,挑着这江山罢了。

朕好朕坏,朕明朕昏,百姓自然会给朕一个公道,至于史书怎么写,随他去罢。”

温体仁和满朝文武都被崇祯皇帝这种不要脸的大无畏精神给深深的折服了——从来没有哪个皇帝这般赤裸裸的说出这种不要脸的话来,更没有哪个皇帝如此的不在意自己的名声。

就连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天可汗李世民,都想知道自己在史书之上是好是坏。

为此,李二特意找来记载起居注的颜师古说:“朕一字不增一字不减,不臧否,不菲薄,只想看看往日言行,明识己身,惩前毖后不使政务再有疏漏之处。”

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哪怕是李二把颜师古捆起来后拿着刀子吓唬也没能看到。

连李二这种杀兄宰弟且为乐的皇帝都在乎自己的名声,偏偏是龙椅上的这位爷是一点儿不在乎。

崇祯皇帝接下来的话更是让温体仁等一众朝臣目瞪口呆:“中军都督府给毛文龙下令,着他于辽东之地再多抓些蛮夷过来。

还有福建水师的郑芝龙处,一并有命令过去。但凡没有我大明户籍的,都按照无户之人处理,尤其是倭奴,最为上等。

告诉他们,抓来一个给五两银子的赏钱,尽管抓,朕有的是银子给他们。

但是让他们小心点儿,如果敢拿大明的百姓冒功,朕要他们的脑袋。着锦衣卫暗中监督。”

果然,这才是那个熟悉的皇帝,正从宁德长公主满了百天之后那个修身养性的皇帝只是假象,唯有眼前的这个才是真的!

大明朝出了个大新闻,向来硬气无比,从来不曾低过头的崇祯皇帝下罪己诏啦!

哪怕是建奴围城之时宰了自己的小舅子,哪怕是在草原上筑了京观十余座,哪怕是杀了自己的亲叔叔福王朱常洵,哪怕是后来陕西大旱后把陕西一众官员杀的人头滚滚,崇祯皇帝都没有下过罪己诏,其强硬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就在今天,为了杀鲸取肉以饱食天下百姓,硬气无比的崇祯皇帝竟然下了罪己诏,而且明发天下?

“杀鲸取肉,虽有干天和,然为天下百姓饱腹计,实不得已而为之。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自当斋戒三日,静思己过,若上天见罪,其惟朕一人耳!”

虽然说不知道斋戒三日跟杀鲸取肉有什么关系,但是随着这道罪己诏明发天下,大明朝原本因为崇祯皇帝不断杀人而导致有些不稳的人心,或者说某些人的人心,便彻底的安定了下来。

不安定下来也不行,一道罪己诏明发天下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

当年大汉的孝武皇帝折腾的够厉害吧,一次次的出征不说是把民间折腾的民不聊生,也是相差不远了。

可是一道轮台罪己诏下来,不照样是一代明君?大汉朝的百姓又有谁埋怨过孝武皇帝了?

更别说崇祯皇帝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能吃饱肚子,能有肉吃才下的罪己诏了。

先前的永不加赋诏和这次的杀鲸取肉罪己诏两道诏书结合在一起,所起到的化学反应,是大明朝任何人都想不到的。

原本以为皇帝下罪己诏是好事儿的某些人,还有某些官员其实是很不开心的。

但是不开心也只能忍着。

理论上来说,皇帝下罪己诏不正是说明皇帝犯错了么?没犯错你下什么罪己诏啊?

可是民间的反应太出乎意料了些。

没有百姓去议论批评崇祯皇帝怎么怎么样,是不是犯了什么错了才下的罪己诏。

半文不白的诏书很容易理解,崇祯皇帝为了让百姓们能吃饱肚子,能有肉吃,所以命人去捕杀鲸,若是上天生气了,也只要惩罚崇祯皇帝一人就好。

所以民间百姓之中,已经有人自发的给崇祯皇帝供起了长生牌位。

像这些连三清都不供,哪怕是玉皇大帝和自己家祖宗都仅仅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供一供的百姓,如今都给崇祯皇帝立了长生牌位,谁要是在他们之间搞事情,鼓动他们去造反,那才是真正的作死。

百姓的思维其实很简单。

皇帝是不是每天都用金锄头锄地不重要,皇后是不是每天烙葱油饼也不重要。

至于皇帝杀了哪个大臣啦,又弄进宫多少漂亮女子啦,其实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帝记得自己这些百姓是不是没有饭吃,是不是没有肉吃。

一个为了让百姓减轻负担而能够下诏永不加赋的皇帝,一个为了让百姓能吃上肉而下罪己诏的皇帝,那就一定是一个好皇帝。

谁敢造这种皇帝的反,那不就是和自己家的饭碗过不去?

大明朝的百姓们表示这不能忍,谁敢造反就摁死谁,绝对不能惯毛病。

民间的反应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是个意外之喜。

虽然一开始就是打算着收买民心才下了这么一道朕己诏,但是却没有想到民间会给自己立起了长生牌位。

民间百姓立长生牌位意味着什么?

说的直白一些,就是意味着这些百姓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想要这个皇帝长生不老,永远统治下去。

还有比这更真诚的祝福没?

反正崇祯皇帝抓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来还有什么样儿的祝福是比这更美好的了。

最起码不用担心民间再出现造反的情况了——除了某些脑残官员再作死到逼的百姓活不下去。

所以崇祯皇帝又把目光投向了陕西。

陕西虽然乱子快平了,但是在崇祯皇帝的记忆里,这场干旱可不止旱了一年的。

而现在快递李小哥又他娘的人间蒸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