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够大,意味着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后世的兔子为什么敢叫嚣如果有一天真的打核战,哪怕是拼着西安往东的城市全都不要,也要平掉鹰家的西部两百座城市?
还不是因为自己家的地盘够大,西安往东全不要,往西还有的是地盘和人口。
退一万步说,万一地方还不够,再往西还有三哥家不是?到时候借住一下就好了。
而鹰酱的西部两百座城市一旦被核平掉,基本上也就狗带了,剩下的人口和物资,绝对支撑不起鹰家再来硬怼一波了。
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人口。
反正拼起人口来,兔子看谁都不虚,硬气的很。
现在的大明就跟后世的兔子一般,看谁都不虚。
而且不管是识字率还是人口本身的素质上,此时的大明可以说看全世界都不虚,硬气的很。
但是也正因为大明的地盘太大,人口太多,所以要准备起来防备天灾的物资就会很头疼。
但是不准备又不行——温体仁不知道,崇祯皇帝可是知道小冰河时期有多么的操蛋。
沉吟了半晌,崇祯皇帝才道:“因地罢。总不可能所有的地方都备下同样的物资。
除京城和各省布政使司所在需要准备齐全一些,剩下的按照各地的情况来罢。
温爱卿可以看看历年来各地上报的灾情,大概地统计一番,然后再上书给朕看。”
温体仁躬身应是,心中却是头疼不已。这要是挨个县挨个县地统计下来,自己这辈子也不用干别的了,干脆就埋到纸堆里边翻数据罢。
温体仁正想着到底是把这个统计的锅甩给户部还是往哪个衙门里甩,张惟贤暗自幸灾乐祸的时候,崇祯皇帝又开口了。
而且这一次轮到了张惟贤蛋疼:“朕有意对大明的军制进行改革。”
张惟贤确实很蛋疼。
崇祯皇帝这是刚拉拢了军方就准备再给军方一个嘴巴子抽?
只是出首张惟贤意料的是崇祯皇帝显然不是要打压军方:“朕觉得五军都督府有必要改一下,如今五军府各行其事,反而容易互相推诿责任,不易管理。”
张惟贤斟酌道:“陛下是想要五府合一?”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五府不必合一,只是各司其职罢了。
朕有意设将左军都督府改为战略规划部,主管完善大明整体的军事战略规划,加强对于军队战略规划集中统管,提高大明国防和军队建设。
右军都督府改为大明军事总参谋部,主要履行作战筹划、指挥控制和作战指挥保障,研究拟制军事战略和军事需求,组织作战能力评估,组织指导联合训练、战备建设和日常战备工作等职能。
前军都督府则改为大明军事总装备并后勤管理部,主要履行大明所有军队的装备发展规划计划、研发试验鉴定、采购管理。
后军都督府改为大明军事训练管理部,此后依强汉例,士不教不得征。
至于中军都督府改为大明军机处,总管以上四个部门,为大明军事的总管理机构。
另有一应的相关司监机构,朕还没有想稳当如何设置。”
等到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张惟贤整个人都已经懵逼了。
合着陛下您根本就不是一拍脑袋就打算重立五军都督府,而是早有打算啊。
而且早有打算还不算,刚重立,就来这么大的动作,明显是早有预谋。
只是思虑了一般之后,张惟贤发现这样儿搞确实靠谱,总比五个都督府互相扯蛋要来得强吧?
只是还没等张惟贤回应,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另外,朕有意设讲武堂,归属大明军事训练管理部所属。
讲武堂依级而设,一者专为大明的卫所培训基层的军官,另外则专门针对现役的军官进行培训,广授孙武子等兵书。”
一听崇祯皇帝要广授孙武子等兵法,张惟贤也顾不得再思考别的了,连忙劝道:“陛下不可!”
见崇祯皇帝停下了脚步,好奇地望向了自己,张惟贤便躬身道:“陛下,自古来兵家之术皆密不示人,便是防着有心怀不轨之徒学去之后祸乱天下。
纵然如今大明军中上下皆是心向陛下,然而以后?”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松了一口气——还以为多么大不了的问题呢。
如果说是担心有人学了去之后搞世情,那后世的毛选还有民兵手册干脆就别印刷也别让卖了。
毛选之中,前四卷可是妥妥的屠龙之术,第五卷则是倚天之剑,虽然第五卷基本上很难搞到,但是通过万能的某宝一样买得到。
至于民兵手册,其中从枪械的制造维护到地雷的制造保养甚至于炸药的提炼技术都五花八门的包含在其中。
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的威力,若是搞的大了,甚至于比什么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一类的来得更为吓人。
崇祯皇帝一边心中就暗恨自己不曾买来学习背诵,一边却开口道:“这倒也没什么。无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罢了。
其一方面是多派些人去给接受培训的军官们讲如何才是正确的忠君、爱国,另一方面,这东西真的传开了,也就不值钱了。
假设大明上下军官有十万众,人人都会的情况下,便是有人真的想要作乱,只怕也作不起来。”
对于这个问题,崇祯皇帝看的很开。
后世的百度上面连蘑菇弹的制造方法都能搜到,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技术,只要想学,有度娘在,一切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实在不行还可以翻墙玩谷狗嘛。
至于现在的这些孙子兵法一类的玩意,学了就一定能屠龙了?根本就是扯蛋!
后世那些所谓的商学院都把这什么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给弄成了商业教材了——他们连论语都没放过。
君不见,什么商业三十六计,什么于丹读论语,连老建奴努尔哈赤拿去当军事教材的三国演义,后世不光有易中天品了一番,各种三国里的商业智慧这一类的书籍更是满天飞。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学了论语该当人渣的照样当人渣,学了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该在商场上扑成狗的照样扑成狗,也没见谁依靠这些玩意成神的。
只是张惟贤很无奈,崇祯皇帝这明显是要把兵家之术弄的烂大街的节奏。
但是转念一想,实在上就算是兵家之术烂了大街,冒出来无数的后起之秀,实际上对于自己这些勋贵的影响也不大。
辈辈传承所得的经验,根本就不是从书中学习两天就能搞定的事儿。
而且自己这些人也不是没有好处。
崇祯皇帝把兵家之术就的烂了大街,起码宫中的某些秘藏的兵家之术,自己这些人是不是也有机会接触了?
只要能赶在其他人之前接触,自己这些人就依然占有最大的优势,因此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只是张惟贤还是低估了崇祯皇帝一次性要把事情搞大的决心。
左右都停住了脚步,左右再没有其他文武大臣在场,崇祯皇帝便开口道:“还有一事,便是朕打算取消掉卫所的世袭制度,改为募兵制。”
张惟贤终于不敢再答应崇祯皇帝这么搞下去了
取消卫所世袭,改为募兵制的好处,张惟贤能看得到,尤其是在崇祯皇帝不断提高士卒待遇的情况下。
但是坏就坏在崇祯皇帝提高了士卒的待遇和地位。
原本不世袭的话,算是一种解脱,现在不能世袭,可就是从这些士卒手里抢饭碗了。
而且,士卒这世袭之后,他们要耕种的土地从哪儿来?全部安排去做工?
一个搞不好,崇祯皇帝大批量宰文官没惹出大乱子来,倒是很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栽个大跟头。
想了半晌,张惟贤也没有想出来什么好办法,干脆躬身道:“陛下,此事牵扯甚大,不如微臣与成国公等商议一番后再上书陛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算是同意,也没有再说话,只是往皇宫方向而去。
等回到了宫中之后,负责监察天下百官和勋贵的许显纯便递了牌子求见崇祯皇帝。
听着许显纯汇报完了手头的情报之后,崇祯皇帝沉吟道:“都查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