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在看来,诱降一部分叛军跟着朱聿键去阿三哥那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也可以给那些宁死不降的叛军们出口气——也算是自己这个皇帝为自己的子民做的一点事儿吧。
但是,这个张辇么,崇祯皇帝却不想一刀砍了那么简单。
要在叛军阵前杀人,有的是人选可以杀,这种斟酌上可以算做是首恶份子的家伙,一刀宰了那都是便宜他了!
想了半天还没想出来弄个什么酷刑来炮制张辇的崇祯皇帝正在头疼,却听到刚才出去的张之极回来禀道:“启奏陛下,黄向南已经拿到。”
等黄向南被推到崇祯皇帝面前的时候,崇祯皇帝便本能的感觉不对劲。
具体哪儿不对劲,崇祯皇帝说不上来。但是黄向南身上那股子气质,和自己所有见过的大明人,别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员勋贵,都显得不同。
黄向南一进屋中,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只是低着头道:“草民黄向南,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一听黄向南的口章,便卧槽了一声。
这事儿又他娘的大条了。
前世的崇祯皇帝可是在沈阳呆过很多年的,对于那股子怎么也掩盖不住的苞米茬子味,崇祯皇帝别说一听便知道,就算是前世的崇祯皇帝自己,有时候说话都会不自觉得带上这股味儿。
因此,就算这黄向南极力掩饰,却仍是被崇祯皇帝给听了出来。
如果这家伙真的如同自己所想的话,那妥妥的就是建奴那边儿的人,没跑。
甚至于崇祯皇帝都脑补出来了一些东西:渣某庸写的碧血剑里,黄台吉那个狗奴才可是自称是黄四爷的,如今这个一口掩盖不住的苞米茬子味儿的家伙也姓黄……
要不然怎么说什么事儿都怕脑补?崇祯皇帝甚至于都想到了,这肯定就是黄台吉派来的人,然后买了大明的粮回去自己吃,饿死大明的人。
甚至于人家都不需要把粮运回去,哪怕都给烧了,也算是成功的给大明添了乱!
崇祯皇帝自己不干些好事儿,不是卖掺了铅粉的盐,就是让毛文龙去抓建奴来当奴隶卖,如今听到了这股子苞米茬子味儿,便很自觉地将黄台吉也想和跟自己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
只是崇祯皇帝却也不说些甚么,万一冤枉了人呢“黄向南?朕来问你,你是哪里人氏?”
黄向南连头都不抬,颤着声音道:“启禀陛下,草民乃是大同人,走惯了草原上的生意,去年才来到这延安府定居。”
一番话倒是说的清水不漏,甚至于隐隐地将自己口音问题都给解释了。
可是也正是这家伙的回答,让崇祯皇帝心中越发的生疑。自己可是看过很多集少年包青天的大佬,人家包黑子不是说了么,看起来越不可能的越有嫌疑。
只是此人到底是不是建奴派过来的,倒还真不好说。毕竟建奴跟大明人从长相上来说,基本上区别不大。
但是崇祯皇帝却又没有人家包黑子那两下子,想了想,还是简单粗暴的来吧,反正这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人。
反正朱刚那家伙一直跟着崇祯皇帝,让他去审问一番得了,省得自己头疼。
念及于此,崇祯皇帝便吩咐朱刚道:“把他带下去,好生问问,这些粮食都哪儿去了。”
朱刚拱手应是,随即便狞笑着将黄向南给提溜了下去。
等到黄向南也被带下去之后,崇祯皇帝这才又望向了张辇,笑着道:“朕刚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必然让张爱卿死得其所。”
原来,正是想到黄台吉这个狗奴才的时候,崇祯皇帝才想到了狗这个字。
既然这些贪府无度的家伙们不能好好的当人,又被人骂为狗官什么的,干脆便成全了他们罢。
崇祯皇帝脸上笑的越发的狰狞:“既然你总被人骂成狗官什么的,也连累得朕被百姓骂为狗皇帝,干脆,朕今天就犬决了你!”
崇祯皇帝这才又恨恨地踹了一脚张辇,吩咐道:“宣这个混账进来!”
等到生得虎背熊腰的杜文焕进来跪拜之后,崇祯皇帝却是一脚踹向了杜文焕。
杜文焕本来对于崇祯皇帝传召自己就有些摸不清头脑,如今被踹了一脚,却是更糊涂了。
再联想到自己刚刚带兵到了延安府,就先被京营将士卒给看管起来,自己被命令独自一人前来见驾,杜文焕心中就更是忐忑不安。
只是想想自己也没干什么过份的事儿,除了吃点儿空饷,剩下的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因此虽然挨了一脚,杜文焕也也不是很担心——再者说了,皇帝肯先踹一脚,说明火气就没到杀人的份上不是?
老老实实的跪好后,杜文焕才叩头道:“陛下息怒,望陛下保重龙体。”
崇祯皇帝却是气咻咻地道:“保重个屁!朕来问你,朕的旨意是什么?”
杜文焕被崇祯皇帝给问得一脸懵逼,忐忑地道:“陛下恕罪,臣不知陛下所指的是哪道旨意?”
崇祯皇帝嘿嘿冷笑一声道:“关于这些叛军的旨意,朕是怎么说的?”
杜文焕恭恭敬敬地道:“启奏陛下,陛下旨意中所说,乃是愿降者发配海外,不降者死。”
崇祯皇帝听了,笑意却是更冷:“那朕再问你,安塞城外小胡庄的一百九十九口,都哪儿去了?张家庄的三十七十五口,又哪儿去了?”
杜文焕闻言,心中当时就是咯噔一声,暗道坏了。
自己在小胡庄和张家庄干了些什么,自己当然知道。但是这事儿怎么就他娘的让皇帝知道了呢?看起来自己手下还是有锦衣卫的探子,这事儿要是能糊弄过去,回头一定要再小心一些。
杜文焕正想开口辩解,却听崇祯皇帝阴森森地道:“先是曲解朕的旨意诱降,然后再命令降了的百姓拿起刀,然后再以降而复叛的理由杀掉。
杜文焕,你可真能耐啊,你这是把百姓和朕都给当成傻子耍吗?”
杜文焕一听,果然就是自己干的那些屁事儿,看起来崇祯皇帝还是知道了。
无奈之下,杜文焕还是伏地拜道:“启奏陛下,臣曲解圣意,有负陛下圣恩,臣罪该万死!”
崇祯皇帝气哼哼地道:“今天你要不能给朕个说法,朕就给小胡庄和张家庄那几百口的百姓一个交待!”
杜文焕却没有先开口说话,只是望向了一旁跪在地上的张辇。
眼见张辇身上被踹出来的一个个脚印,再对比自己只挨了一脚,杜文焕心中便打定了主意,叩首道:“启奏陛下,非是罪臣不愿意让百姓投降,实在是百姓投降后亦只是等死而已,倒不如给他们个痛快。”
崇祯皇帝被杜文焕的话给气乐了,冷笑道:“百姓投降后只能等死?那朕花了国库和内帑买来的粮食呢?
西安知府马维骃上表说全秦大旱,便是陕西巡抚胡廷宴所上的奏章,也是说的陇西全地大旱,因此这赈济粮食朕可不是只给了西安府而没给你们延安府,现在你来告诉朕,百姓为什么还要等死?”
杜文焕磕头道:“启奏陛下,粮食去向,臣实不知。然而前番臣也曾逼降过叛军带回延安交给张知府,不久后大部分都饿死了。”
崇祯皇帝心中又是一声卧槽,自己通过锦衣卫的密报,这才知道了杜文焕不断地诱杀降军的玩法。
一开始想要宰了杜文焕的愤怒过后,倒也有些理解了杜文焕的作法。
只是出乎崇祯皇帝意料的是,原以为杜文焕是属于那种主剿派的——就像历史上的洪承畴在陕西干的一样,不断地打败叛军,然后受降,再找理由全部弄死拉倒。
除去一开始的想法外,崇祯皇帝倒也觉得这样儿很正常——毕竟都是杀过人见过血的了,知道抢掠比老实耕种来得更容易,这些也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杜文焕的理由竟然这么操蛋——反正带回来还是饿死,倒不如杀了干净。
再联想到刚才杜文焕所说的投降的叛军都带回来交给了张辇,崇祯皇帝便又望向了跪在地上不敢动弹的张辇。
冷笑一声,崇祯皇帝问道:“张爱卿告诉朕,粮食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