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定神,苗守陌也不再去想,只是专心地陪着杨鹤喝酒吃菜,聊一些陕西的风俗民情,至于其他,却是绝口不提,不问。
这边的杨鹤在调集固原卫所及三边所辖的部分兵马,攻下了白水县之后围困孝童的王二等人也在商议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缺了一只眼的王瞎子看着坐在帐中交椅上的王二,拱手道:“大哥,要依俺说,还是别打这淄川了,不如把兵马都调集回来,先打下孝童再说。”
王瞎子的话引起了一众流贼的赞同。
虽然开局的时候打下了白水县,但是现在面临着孝童,却发现没那么好打了,再加上王二又是分兵两路,一路攻打孝童,一路攻打淄川,因此打的颇为吃力。
王二却是牛眼一瞪道:“不打淄川?光是打下这孝童,就算是把孝童抢光了,只怕也支撑不死这大军的吃用,到时候怎么办?”
王瞎子却道:“大哥息怒,小弟也没说不打淄川了不是?咱们先打下了孝童,然后再去打淄川。毕竟分兵两处,两处兵都少,不如合力打一处为上。”
一个长的颇为俊秀的书生却道:“非也非也。虽然分兵两处不如何兵一处,可是如今之势,却是分兵为上。”
王二见这书生开口,便问道:“老六,你书读的多,你说说看。”
这名被称为老六的书生道:“大哥如今杀官造反,朝庭必然派大军围剿。若怕还未打下孝童,朝廷的大军便要到了。
唯有先成了燎原之势,才有可能逼得朝廷进行招安,到时候你我兄弟的大仇也算是得报,还能捞上个一官半职,岂不美哉?”
王二闻言,却是失望不已。
这兄弟读书读的傻了。到了现在这个光景,竟然还想着招安,却不看看那说书人说过的宋江等人,招安后是个甚么下场?
只是自己毕竟是个大老粗,造反一事还需要这满肚子之乎者也的老六来出谋划策,倒也不能直接喝斥,因此只是淡淡地道:“招安的事儿,老六就别想了,那宋江等人的故事你也是听过的,招安之后,只怕你我兄弟都落不得甚么好下场。”
那个名叫老六的还想再说话,却有人进来禀道:“大当家的,外面有高迎祥的使者来了。”
王二大喜,早就听说过高迎祥的大名了,这家伙既然能自称闯王,老子也能啊。如今且先看看他的使者怎么说,到时候自己也称个甚么王,两家再联合起来,打败官兵便易如反掌了。
心中打定主意的王二赶忙道:“快,请使者进来。”
进来帐中的昂藏大汉见了王二,也不下拜,只是拱手道:“闯王麾下刘哲见过王首领。”
王二此时也是拿捏起了架子,嗯了一声道:“不知道闯王派你来有何贵干?”
刘哲拱手道:“闯王命小人来寻王首领,乃是为了几家联合之事。”
王二正在犯愁自己一家势力不够,闻言便颇感兴趣地道:“说说看,如何个联合法?”
刘哲道:“好教王首领得知,我家闯王意欲联合王首领,宜川王佐挂首领,三家联合起来。
我家闯王自北向南,宜川王首领自东向西,王首领率贵营自南向北,共击延安府。”
王二虽然意动不已,但是却拒绝道:“若说是三家联合么,俺是同意的。但是共击延安府却还要缓一缓。眼下这蒲城与淄川都唾手可得,俺可不会带着大军再北上。”
刘哲道:“这个不急,只要王首领同意三家联合便好。毕竟咱们几家现在都是兵微将寡,真个去打延安,只怕也打不下来。”
等送走了刘哲后,王二才道:“都听到了?原本老子还担心咱们一家势力不够,如今几家联合起来,一定能杀光那些狗官。”
老六却哂笑道:“大哥想的太简单了。别的不说,光是三家联合,谁来当这个盟主?”
ps:苦逼的暴君现在才码完这一章,睡觉睡觉。今天还会有一更,不过要晚上11点左右。等13号全职了一定爆发补偿。
其实崇祯皇帝的暴怒,更多的只是借机发泄或者说掩饰自己内心的惶恐。
像王二和高迎祥这种级别的反叛,别说是崇祯皇帝自己了,就是随便派几能打的双花红棍都能平了他们。
但是高迎祥有个女婿就很可怕了。
崇祯皇帝为什么刚开始穿越的时候总是梦到自己挂在了煤山的老歪脖子树上?
答案就是因为高迎祥的这个女婿。
可是为什么崇祯不选择一开始就直接把高迎祥他女婿干掉呢?
答案是,崇祯皇帝是个历史小白。
大明这么多的驿站,小白崇祯只记得一个鸡鸣驿,因为在穿越者培训教材当中提到过这个名字,这里出过一个王爷。
大明那么多的驿座,小白崇祯只记得一个李自成,因为这个家伙把自己逼得挂在煤山老歪脖子树上,大明帝国就此玩完。
可是偏偏这李自成不是鸡鸣驿的。
至于李自成出道之前是在哪个驿站混,小白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在培训时没有好好学习,不记得了。只知道大概是陕西米脂的,剩下的不知道了。
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崇祯皇帝原以为自己当了皇帝后好好的抚恤民间疾苦,李自成应该就不会再造反起事了。
然而穿越者毕竟是穿越者,不是本位面的土著,也就不会受到天道眷顾,成为位面之子·大魔导师·秀·刘那样可以召唤流星火雨的存在。
这次的陕西民变,虽然除了高迎祥之外,剩下的几个家伙根本就没有听说过,但是崇祯皇帝也知道,正是这次的民变,才拉开了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里无数次的农民起义,最终才被小李子把自己逼上煤山。
回到后宫御书房的崇祯皇帝呆坐了呆晌,突然对侍立在躬身的方正化道:“正化,朕有一事要交待你去办。”
方正化原地不动,只是躬身道:“请皇爷吩咐。”
崇祯曲起手指敲了敲桌面,冷声道:“你去挑选可靠的人手,去陕西米脂,查一个叫李自成的人。然后,让这个人从世间消失。记住,朕只给你半个月的时间。”
方正化应是,神色却是变也未变。
虽然搞不清楚崇祯皇帝为什么单独要派人去除掉这个叫李自成的家伙,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这根本就不重要,只要老老实实的按照崇祯皇帝的吩咐去办就好。
做人毫无下限的崇祯皇帝盘算着先干掉李自成,毕竟这家伙太他娘的吓人了,只要想想这个人还是有可能投入到高迎祥的手下,然后再进攻京师,崇祯就感觉头皮发麻。
头皮发麻的不光是崇祯皇帝,远在固原的杨鹤也头疼。
之前就已经接到过消息,命令自己整顿军务,以防陕西大旱之下有民变之事,若有,则要自己平叛。
杨鹤其实很想骂娘。
自己一介文官,领着三边总督这么个职务也就算了,这他娘的还要自己去平叛,这不是难为人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陛下亲自点了将,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尽心王事才行。
当然,也不是全是糟心的事儿。
毕竟崇祯皇帝亲征蒙古还是有好处的。起码现在边军的战意比之天启七年之前要强得多,加上粮饷到位,军心也极为稳定,因此倒不怎么担心。
就在杨鹤心中纠结不已的时候,杨府的管家就匆匆忙忙地跑进来禀告:“老爷,外面有宣旨的天使来了。”
杨鹤噌地一下坐椅子上站了起来,吩咐道:“快,大开中门,摆设香案,迎接圣旨。”
前来宣旨的任一真任大太监,等了半晌,才见杨鹤大开府门迎接旨意,心中便有些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