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王柱即位之后,芈宸的姐姐华阳夫人就被封为秦国王后,因此芈宸现在也算得上是春风得意,在秦国的政坛之中拥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芈宸的这番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得到了在场诸多秦国大臣的共鸣。
虽然秦赵两国同姓而且又有联姻之好,但是秦国大臣的心中都非常明白,秦国想要继续变得强大,干翻赵国就是一件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赵国不垮,秦国的再度复兴和崛起就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秦王柱微微颔首,对于芈宸的话表示了赞同:“阳泉君之言,深得寡人之心。只是这连横抗赵之事,具体应当如何操办呢?”
芈宸道:“以臣之见,齐魏两国如今在赵国手中遭遇重创,被迫割地求和,想必对于赵国乃是怀恨在心。故此大王只需要遣使前往这两国之中一行,那么这两国必然会作出回应。如此三国连横,只需要再劝说韩、燕两国加入,那么破赵便是指日可待矣。”
芈宸的话音刚落,旁边就传来一声再明显也不过的嗤笑声。
芈宸心中大怒,转头看去发现此人乃是蔡泽,当下冷笑一声,道:“纲成君莫不是又何高见?”
蔡泽摸了摸胡须,微笑道:“高见不敢当,不过在吾看来,阳泉君之策,未免有些过于想当然了。”
芈宸双眼紧盯着蔡泽,脸上怒意满满。
芈宸当然知道蔡泽为何会出言讽刺,还不是因为蔡泽觉得芈宸抢走了相邦之位么?
那边厢蔡泽完全无视了芈宸的怒火,继续开口道:“如今齐魏两国的确深恨赵国,但是高唐之战已然证明齐魏联合亦不是赵国之敌手。如此一来齐王建和魏王圉必定胆怯,又如何再愿意连横攻赵?若是齐魏不愿攻赵,那连横一事更是无从谈起了。”
蔡泽这一番话说出来,芈宸的面色不免就变了,足足过了半晌才道:“若是如此,那么纲成君觉得大秦又该如何是好呢?”
芈宸的潜台词就是你蔡泽也别光说我不行,把你自己的主意摆出来给大家听听。
蔡泽等的就是芈宸的这句话。
所以在芈宸话音落下之后,蔡泽就立刻开口了:“大王,臣有一策,若是能成,那么诸国连横破赵之事便绝非是空谈矣。”
咸阳。
在三天前,咸阳宫之中召开了一场盛大的登基典礼。
在这场登基典礼过后,因为秦王稷去世的一年服丧期便正式结束,原先的秦国太子安国君赵柱登基为新任秦王,是为——秦王柱。
这也正是秦王柱在继承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有诸多秦国重臣所参加的秘密朝议。
已经是夏天了,即便是宫城位于高台之上,但空气之中的灼热仍旧是挥之不去,让人不免有一种心浮气躁的感觉。
秦王柱端坐在上首王位,整个人的脸色看上去多少有些苍白,给人一种身体并不是太好的感觉,让座下的几名秦国重臣不免有些担心。
但和苍白无比的脸色所截然不同的,则是秦王柱那看上去颇有几分兴奋的神情。
在等待了这么多年之后,秦国的王位,终于还是落到了寡人的手里。
这种大权在握,天老大寡人老二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秦王柱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话听上去尽可能的显得平静一些:“诸卿想必都已经知道了那高唐之战的结果。以诸卿之见,接下来大秦应该如何去做,方能够实现再度崛起之目标?”
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秦国才刚刚吃了几场败仗,好不容易消停了一年,这时候不继续休养生息,怎么就开始讨论起打仗的事情了?
这其实要和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有关。
军功爵制度从建立开始就注定了是一种扩张性极强的制度,这并不是由任何一个秦国国君所决定的,而是由这种制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这个时候没有科举,秦国国内的经济活动也不发达,所以平民们想要以文入仕或者投身经商都不具备什么可能性。
但问题在于,如果屁民永远是屁民,那么谁还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替国君作战呢?
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自己子子孙孙永远都是一个被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普通百姓,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用自己的奋斗让家人和后代过上更好的生活。
必须要有一个办法给平民们一个上升的通道,从而激发平民们为国家打仗的热情。
军功爵制度就是商鞅针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