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3373 字 11个月前

“剧辛先生,听说燕王已晏驾归天矣。”

剧辛脸上的神情微微的发生了一些变化,看上去有些惊讶,过了片刻之后才说道:“当真?”

魏无忌笑了起来,看着面前的剧辛说道:“难道赵王竟然没有告诉剧子此事吗?”

剧辛摇了摇头,沉声道:“剧辛如今乃是赵国将军,燕王之生死,与剧辛何干?”

魏无忌大有深意的一笑,对着剧辛说道:“当年燕昭王之盛世正是因为有了剧子一内一外方才得成,如今赵王不用剧子处理内政,却反将剧子任命为将军,实在是屈才,屈才呀。”

剧辛的目光闪动,沉默不言。

很显然,剧辛并不想聊这个话题。

“剧辛先生,根据刚刚收到的情报,数日之前围困彭城的那支齐军如今已经距离齐燕边境不远了。剧辛先生可知道如今齐军突然北上,究竟是为何?”

“不知。”剧辛的回答非常的简短。

魏无忌深深的看了剧辛一突然开口说道:“听说赵王欲要立燕后过继之子公子轲为燕王,不知剧辛将军对此是否知晓?”

这一次,剧辛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但是很快的,剧辛脸上的惊讶表情就消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平静。

“此事乃大王之事,却非剧辛所能关心也。”

魏无忌笑着看了一眼剧辛,不再言语。

对于魏无忌说,由于有着那张完整无比的情报网络的存在,魏国之中很少有什么事情能够瞒过魏无忌,甚至包括魏王圉身边的事情也不例外。

所以别看魏无忌此时此刻并不在洛邑之中,但是他对于洛邑之中发生的事情可是了如指掌的。

正是因为这份了如指掌,再结合数日前来自洛邑方向那一份由赵王丹、楚王元以及魏王圉三位大王联手签发的那份要求三国联军西进增援宛城的命令,魏无忌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头脑结合手中的情报稍微思考了一会,就得出了刚刚他对剧辛所说的那些猜想。

在魏无忌看来,剧辛再怎么说也是曾经在燕国当过几十年重臣的人,所以赵国要是对燕国有所图谋的话,就肯定会让剧辛在其中出一些力。

虽然剧辛什么都没有告诉魏无忌,但是从剧辛的反应之中魏无忌的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对于魏无忌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在两人的身边,十五万三国联军滚滚向西,犹如一条长龙般毫不停歇。

在数百里之外那座名叫宛城的城市之中,景阳所率领的二十万楚军正在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这支援军的到来。

魏无忌到底能否及时赶到宛城呢?

说实话,魏无忌一点都不在意这件事情。

春天来了。

大地恢复了生机,绿色取代了白色成为了每一个人的主旋律。

滚滚的黄河边上,一支大军正在渡河。

虽然已经征集了上游和下游各五十里内的所有船只,但是渡河的速度看上去仍旧并不能让齐国大司马匡梁感到满意。

“大军能否在三天之内全部渡过河水?”匡梁对着身边的幕僚们开口问道。

这位齐国的大司马如今已经是四十来岁,整个人脸庞方方正正,看上去不怒自威,气场逼人。

有人回答道:“将军,征调过来的船只数量不足,恐怕需要至少五至六日。”

匡梁皱了皱眉头,刚毅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恼怒的神情。

“既然如此,那便命令前军在渡过河水之后不要停留,继续北上!”

过了半个时辰之后,已经渡过了河水的齐军先锋队伍开始慢慢的动了起来,并且很快在匡梁的视线之中消失了。

有人劝道:“将军,我等其实并不需要如此着急。”

匡梁传过头来,狠狠的瞪了这么说话的幕僚一眼:“简直是胡言乱语,难道连兵贵神速这样的话汝都没有听说过?”

“可是那燕国接连败于赵国之手,以属下看来燕军应当不足为虑。”

匡梁摇了摇头,沉声说道:“楚国春申君黄歇便是因为过于轻敌才会败于本将军之手,本将军又如何会重蹈黄歇之覆辙?不必多言,尔等立刻回归各军,命令全军加快速度,吾要在五日后进入燕国境内!”

等到身边的众多部将离去之后,匡梁注视着面前滔滔向东的黄河河水,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五天之前,还在围困彭城的匡梁突然接到了齐王建的虎符以及手令。

在这份手令之中明确要求匡梁立刻解除对彭城的包围,率军北上准备攻击燕国,并且告知匡梁这一次攻击燕国之目的是为了扶立燕后之子公子轲成为下一任燕王。

在看到这份命令的时候,匡梁心中是非常疑惑的。

公子轲这个燕国公子匡梁倒是不太清楚,但是匡梁很清楚的是那位燕后可是和如今赵国国君赵丹是一母所生的。

“看来大王又要选择和赵国做盟友了……”匡梁的脸上神情有些复杂。

在这些年来,匡梁参加了几乎每一次齐赵之间的战争,然后每一次都被赵国大将军廉颇所击败。

这导致了匡梁每当想起赵国的时候心中都会出现一种十分怪异的感觉,有点不太能够接受将赵国作为盟友的这个事实。

但是既然有虎符和手令,那么送到匡梁面前的这份命令就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匡梁忠实的执行了这一份命令,在第一时间就撤除了对彭城的包围,率领着麾下二十万齐国技击之士急速北上。

只要渡过黄河,再行军大约二到三天的时间就能够通过齐燕边境,开始进入燕国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