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行李,与性命相比不值一提,不要也罢。
话虽如此说,苏杏和柏少华还是陪他们找了一间咖啡厅吃点东西,等消息。
那边只是一场小骚乱,咖啡厅里的人几乎都在议论这件事,同时在这里又找到几位同胞。
人一多,苏杏聊天的兴趣就没了。她和柏少华独坐一张桌子,也谈起方才的枪声。
“刚才的枪声是怎么回事?”苏杏想起柏少华刚才打的电话,“不会是你吧?”
“这是疏散人群最好的方法,总不能告诉大家你有预警功能。”柏少华理所当然地说,望向她的胸口,“感觉如何?好像还是跳得很厉害,不如我帮你定一定。”
说罢,作势伸手欲按向她的胸。
被苏杏一巴掌拍开,“别闹……”
身边的人不同,面对危机的心境自然不同。当然,自身的能力也是让她安心的一个因素。
在场的人里,大概只有他俩还能安然若素,该吃吃,该喝喝。还好两人行事低调,没有人察觉他们在正儿八经地打情骂俏。
众人坐立不安地又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传来消息,酒店那边已经清除隐患,大家可以安心回去了。
为表歉意,客人们今天的食宿消费全部免单。
看着大家兴高采烈地返回酒店,怀着侥幸的心理说应该没什么事,干脆多住一晚明天再走。
柏少华在和隔壁一位络腮胡大爷聊天,苏杏也坐着一动不动,咖啡杯在手中转啊转。
她的心还是跳得很厉害,可她没有理由阻止大家回去。瞧,刚才把人群疏散之后,并没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
有时候,她不得不怀疑自己的预警是否正确。
看着咖啡厅的门口,苏杏神色复杂。
柏少华回过头来,静静看她一眼,话里带有一丝调侃:“怎样?是回酒店呢,还是直接去机场?”
苏杏的内心挣扎了下,为求心安,只能忍痛割爱,“去机场。行李不要了,能帮忙找人运去烧掉吗?”比如垃圾焚烧炉。
自己用过的东西,不要了,也不希望别人乱碰。
俗话说,看热闹不嫌事大。
以苏杏胆小怕事的个性,如此明目张胆地看热闹是相当罕见的。
为嘛一反常态?
因为她身边有一名威武不凡、英俊潇洒(她认为)的护花使者。他不是国家派来的,不是别人家的谁谁谁。他是她家的异能者,是陪她安心到处闲逛的人。
未来的她在这把年纪天天窝在家里看书,哪儿都不敢去。生怕给别人添了麻烦,也担心把自己交代在外边。
而现在,他勇者无畏,她这被宠爱的人有恃无恐,逛的轻松愉快。
看热闹的时候,她举着相机试图抓拍一些吓人的镜头,比如那些“丧尸”扑窗而出。吸了粉的人不知道疼痛,楼层有点高,人类扑出来会摔死。
说实话,她期待那些毒友跳出来贡献几个惨烈的珍贵镜头。
那种以吸毒为乐的人,死了就死了。
可惜,她和一群吃瓜观众站在外边等了好久,却什么都看不到,完全不知道里边是什么情况。
最后苏杏不耐烦地放下相机,与离自己不远的几位华人聊了起来。除了刚才那位诸多怨言的男子对她有点冷淡,其他人和她相谈甚欢。
没什么的,鄙视她的人多了去,不必在意。她主要想打听八卦信息,谁让自己拍不到呢。
“……我们回来很久了,当时我亲眼看见两只‘丧尸’扑出来,吓死人了!”路人姑娘一脸惊吓地说。
苏杏忙问:“那你们有没拍下来?”好遗憾,她还没近距离见过丧尸,哪怕是冒牌货。
热气球事件离地面太远,观感不同。未来的记忆太遥远,几乎想不起来。
“当时我们都吓懵了,哪里还记得拍?”想起那场面,另一位姑娘心有余悸,“他们可能咬死人了,被警察打了好多枪。看,那地面的血就是他们的。”
苏杏踮脚瞧了瞧,警戒线里确实有几滩血,不知道中枪的人是死是活。
可能看见那一滩血红,她忽然心里慌慌的,跳得厉害,不由自主地向柏少华靠近一些。
柏少华早就和周围的人聊起天来,十分健谈。
说实话,苏杏更喜欢现在的他。以前的柏少华温文尔雅,清冷高贵得不像人类。
现在好多了,他与人说话时的神情像极了午后阳光,暖暖的。哪怕外表不像以前那般清贵,一副粗糙汉子的形象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