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回

水墨田居小日子 竹子米 2540 字 10个月前

苏杏踩着夜色回家,路上碰到严华华从河边归来。

见了她,原本郁郁寡欢的严华华扯出一抹笑容问了一句:“苏苏,就快暑假了,小野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苏杏随口应道:“不知道,多半是不回。”

孩子要适应国外的生活,近两年之内都不回来,这是孩子爸说的。

除非孩子受不了吵着要回来,目前为止,小菱、小染和她通话时高兴得很。小野更忙,除了应付课程,还要学着处理公司问题,没有回来的可能。

严华华听罢心中更加郁闷,叹气回家了。

经赖正辉妻子这么一闹,萧阳出国的事已经不可能。她受不了宁莲那种看小妾的轻蔑目光,砸锅卖铁也要还上那笔钱,并决定不再和赖正辉有任何牵连。

途经茶室,恰好看见素馨姐妹踏进三合院的大门,回三楼去了。

素馨是个脾气很好的女人,第三者这个身份让她在村里没什么存在感。因为人人都看不起她,尤其是苏杏与她极少来往,哪怕赵帅是她的朋友。

一旦自己的名声坏了,苏杏清高自傲又固执,不可能接纳她的孩子。

除非是柏家孩子看上自己的孩子,那可能吗?

愁绪跃上心头,严华华心事重重。回到家,看见读五年级的女儿正在专心做作业,没开电视,心里总算有点安慰。

“豆豆,你哥呢?”

“在跟爸通电话,说有道题不懂。”萧豆豆乖巧说。

严华华听罢,郁结的心总算放开了些。

有父亲管束的孩子就是不一样,自从萧阳和他爸联系上,不仅偶尔主动帮她做农活,还要学做饭,整个人懂事多了。

女儿一如既往的乖巧可爱。

或许萧炫说得对,只要儿女争气,在国内读书照样能成才。

至于能不能跟柏家搭上关系,看俩孩子的造化了。当然,她这做母亲的会推波助澜。

只要有机会走到一起,便有发展的可能性。

一旦孩子们情根深种,苏杏就算再反对也无可奈何。

宁莲给她带来的屈辱,她早晚会要回来。

下午三点多,苏杏和柏少君就已经回到云岭村。

没回家,直接把车停在苏宅门口,两人一起下了车。

“别急别急,等我先开门。”苏杏匆匆来到院门口开门。

“这话应该我说的。”柏少君说着,打开车尾箱搬出一个大箱子。

这箱子有大号行李箱那般大,银白色。箱子本身没什么重量,重的是里边的书。

一箱书,柏大舅赠给她的。

西城柏家的藏书室里全部是珍藏品,不对外开放,仅限于特定的图书室阅读。能作主送给她的只有柏大舅,老人让她看完了自己保管好。

柏少君把书扛上二楼书房,苏杏打开箱子准备再清算一次。

“送什么不好?偏要送书,”柏少君随手拿起一本精装版,“咦?有国外的。”

“当然,只看自家的历史会使人目光短浅,历史证明这是错误的。西方科学以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同样需要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苏杏解释说。

柏少君瞅她一眼,“难怪人家要灭掉华夏历史学家……”

有耐心研究古人的成败因素并从中吸取教训的,都是人才。

苏杏笑了笑,“你们西方的历史学家懂得也不少,有些专门研究华夏历史的学者看法比我们更彻底,理解更深刻。”

因为他们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华夏历史,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得出的观点往往让华夏学者有恍然大悟之感。

局外人一眼能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局内人受文化氛围影响,不知不觉地将某些观点视为理所当然,局限了眼界与思维。

这便是未来的她出国留学的原因之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跟崇洋媚外搭不上边。

柏少君:“……”

虽然她说的很有道理,奈何他完全不感兴趣。

“算了,你自己慢慢算吧,我先回去了。”他很不讲义气地拍拍屁股走人,“要不要我跟少华说一声?”回来也不先回家,果然天才都是不近人情的。

“我等会儿给他电话,你忙你的吧,谢了。”苏杏头也不抬,继续清点分类书籍。

柏少君摇摇头,摸摸小福几只汪的毛脑袋让它们出去关门,自己把车开回休闲居的车库。

尽管她那样说了,柏少君停好车之后还是给少华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并告之对方,苏杏被一箱书给迷晕了头,暂时回不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