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年轻人之前被晒得受不了,离开小广场,躲在旁边的树林底下遮荫纳凉。见老人们走了,可那两名中年男子还在下棋,不知要下到何年何月何日。
几人探头探脑,见其中有一个像是外国人,商量几句后便一起往亭子这边过来。
“嗨,你们好,”一名男生说着流利的英语,礼貌地冲两人微笑,“这亭子太漂亮了,我们想在这里拍几张照片,希望你们别介意。”
他说话的时候,其他人已指着湖里的荷花赞不绝口。
更有女生踩上石栏,蹲着身子,拽过触手可及的一枝荷花贴着自己的脸颊。手指在另一边脸庞比一个y字,笑容灿烂地让友人拍照。
柏少华掠了一眼,态度温和,用标准的华语说:“我介意,外边有块牌子写着‘私人之地’,希望你们都识字。”
男生的笑容微僵,没料到他会这么说,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
其他同学互相推搡暗示,很快便安静下来。
“这人喜欢清静,你们也别介意。”秦煌好心替他解围,“傍晚的时候赏花更凉爽,在哪里都一样。”别来这里就行。
“啊,好,谢谢哈。”
男生感激地冲秦煌一笑,果断转身示意朋友们离开。主人家下逐客令,不是谁都有那种厚脸皮留下来的。
匆匆的来,匆匆的走。
“你和苏苏不愧是一家人,说话都那么直接。”秦煌虽不认同,也没有多说。
毕竟柏少华才是主人家,他有权利这么做。
“在生活中做人坦白一些的好,”柏少华给两人倒满一杯茶,“这样活得舒坦。”
在生意场上长袖善舞,是成功人士的标准。
但在生活中,他和苏苏都是合则来不合则去的人,何必为难自己?更何况是当着他的面踩脏石栏,拽他家的荷花,不经他允许就拍照等行为,让他反感。
石栏是给人坐的,在不够凳子的情况下。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深得人们的喜爱。在背地里爱摘不摘,他眼不见为净,不管。
当面摘荷花不惹他反感的,只有他孩子妈一人。
“唉,现在的年轻人在学校都不知道学些什么。哪像我们以前,想上没得上,要么一边工作一边学。难得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反而不知道珍惜。”
“可不是嘛……”
诸多怨言,滔滔不绝。
见柏少华跟秦煌继续刚才的棋局,有人问他俩,“茶亭那事,你们没听媳妇说吗?”
柏少华不以为然,“那点事有什么好说的,是你们太保守,大惊小怪。”
老人们瘪嘴,心中有点小郁闷。忘了这小子在西方长大,思想开放。
秦煌则笑了笑,也不大在意:“年轻人嘛,平时大胆妄为不奇怪,事事图新鲜。等过几年思想成熟了,行为自会收敛。”
“小时不学好,长大还得了?”老人们不满,“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一点压力都受不了,只顾吃喝玩乐,碰到一点点事就像天塌下来似的。”
“那你们说怎么办?”柏少华好笑道,“我听你们的。”
老人们:“……”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喽,你们爱怎样怎样,我们可管不了。”陈叔苦笑说。
“是呀,现在的年轻人说不得。像我家那些孙子,说他们几句,他们能搬一大车的道理来反驳你。唉,说不过。”有老人摆摆手,摇头叹气。
也有老人性子直白,“少华,你怎么看?小苏不介意?”
“她呀,”柏少华轻笑,“她现在忙,顾不上,等想起来的时候估计都过年了。我认为你们应该以开明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况且小严不是找人清洗了吗?”
老人们:“……”
不提还好,一提便想起安保室的人描述的那种情形,更膈应了。
秦煌是被双方排除在外的人,全凭敏锐的触觉嗅出气氛的异常。他看看柏少华,又瞅瞅老人们的眼神和表情,心中多少猜到一些。
“我记得这村以前很少人来,如果你们当初能把地全部收购改建,估计就没有今天的麻烦了。”他放下一子,说,“客人来自五湖四海,习惯不同,目前只能互相迁就。”
“说到当初,当初真没想到有今天。”田叔略沮丧,“当时村里又山洪,又水灾的,外边根本没人敢进来。”
所以,看到一间间客栈开业,大家是抱着早晚要关闭的心态看着。
结果十多年过去了,不但没有倒闭,反而客人源源不断。
“证明我当初用来治水的投入没有白费,水库管理室的工作人员值得赞扬。”柏少华看着棋局漫不经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