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叫炮竹,里边有硝酸钾,硫,磷……”小哥哥耐心地给小弟科普。
小姐姐补充,“又叫火药,可以消毒,因为里边有硫磺,适用于外伤。”
见小弟听得一头雾水,没辙了,小菱在一地红纸屑中捡了几颗漏网之炮,就地解剖。
于是,其他的小孩子兴冲冲地进屋看新娘讨喜糖。而门外的屋角边,有五个小孩围成一个圈,认真观看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把寒光闪闪的小刀子戳着鞭炮。
“瞧,这就是火药,火一点就着。小能,点火。”
呼,众孩一齐往后退。
“喏喏喏,看见没看见没?它就是酱紫滴……”
“喂!你们几个谁家的?!不准玩刀玩火!拿来!”成年人的一声咆哮,瞬间把几个小调皮吼跑。
看着几个孩子骑单车离开,那人惊讶地对旁人说:“哎,刚才那几个好像是云岭村的孩子。”
“谁?”
“云岭村那个苏苏,还记得不?”
“哦,你说她啊……”
吧啦吧啦,又有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与此同时,余岚的小农场刚刚送走两位客人。
村里有人办喜事,她受到邀请但没有出席。
她的人生遭遇在有些老人眼里属于不详之人,主家邀请她是出于尊重,去不去她自己心里得有一杆秤。
听着外边的鞭炮喧哗声,余岚拿起客人留在桌面的文件翻了翻。
梧桐古镇是省里的下一个开发重心,政府开出优惠政策引入几个商家正在洽谈中。余岚为梅安市的发展做过很多努力,能力得到大家的认可。
她还年轻,不该这么早退休浪费大好时光。
所以,省里派人过来跟她谈了半天,希望她能去梧桐帮忙。
在那边,她的日常生活将被安排得妥妥当当,绝无后顾之忧。假期也不少,她可以经常回这边看看自己的菜田,不会影响她农场的生意。
余岚现在陷入人生的迷茫期,国外不想去,国内干什么都没动力。
去梧桐也好,换个环境,换一种心情。她的人生还长,或者在那边能找到方向。
小弟就快毕业了,顺便给他积攒一下人脉……
到云岭村游玩的客人比外边的少,摘几片叶子没什么的,况且又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摘。
如今被筱曼这么一喊,严华华为首的众人有些尴尬。
看着她们离开,苏杏笑问:“她们又有什么怪想法吗?”这颗小辣椒不会无缘无故给人难堪。
“唉,人性啊。”
不外乎是严华华潜意识里跟苏杏暗中较劲,用事实证明苏杏的斤斤计较赢了自在,输了人心。而其他人或多或少存了严华华那样的心思,也有人一心想玩。
筱曼不想多说,过来坐下,“还在找玉璧?”把手里的一包点心和画具摆到桌面一边。
“嗯,可惜图腾都不同,没有一模一样的。”苏杏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电脑里。
筱曼眼望远方想了想,忽然对她说:“哎,要不你在现代找找?我们在古代找不着,如果它还在,应该流落到现代才对。”
苏杏叹,“我在网上查找图片,又问佟师兄要考古遇到的玉璧图片,全都没有,我怀疑它可能被私人珍藏起来了。”
唉,简直大海捞针。
筱曼扯扯嘴角,“只剩半块价值不大,最大的可能是被砸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
“你别扫兴。”苏杏白她一眼,继续不死心地查找,“上天既然让我找到这一半,另一半肯定还在,能否找到只是时间问题。”
“哼,天意弄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有些人一辈子都等不到或者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人和东西。所以我劝你,先做好节哀的心理准备……”
“闭嘴。”没有一句是中听的。
忠言逆耳,人就是这样,不爱听实话。
筱曼闭嘴了,打开画本拿出铅笔,用竹签挑一块点心慢慢吃,一边用心画自己的。苏杏说得没错,有时候太静了反而无法集中精神,她在家里画着画着就坐不住了。
……
爹有爹的事要忙,妈有妈的生活,娃有娃的娱乐。
有村外的小孩踩单车进村,向小菱等孩子们说起外边正在发生什么事。
“村外有人娶媳妇,我们要出去看看。”小菱一副大姐头的姿态,学她爹那淡漠的眼神扫过眼前一排弟子兵,随手一指萧阳,“阳阳,你要在家看豆豆,不许去。”
唔,毛头小子萧阳郁闷了,瞧瞧身边拽住自己衫角的小姑娘,不吱声。
大宝小宝有七、八岁了,可以跟着去。
小菱瞧瞧小染,“你也不准去,跟小能在家玩。”
小染乖巧地点点头,“嗯。”
小能作为伴读小书童,小染去哪儿它便去哪儿。
村外江湖险恶,安全措施要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