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王试图最后挣扎一次,亦想学着楚国,弄全民皆兵的计划,以此来对付杀到王城的楚军。
但是,扶鸠城荆兵抢夺粮食,致使许多老幼饿死的事,已经传遍了荆国各地。与之相反的是,不管楚兵去到哪里,都没有主动伤害过百姓,亦不曾『骚』扰过荆民。
加上这么多年来,荆王为了他的野心,穷兵黩武,百姓的赋税一年重过一年。
故而,在民间,百姓民心竟然奇异地向楚兵靠拢。
彭广涪是最清楚这里面的原因,马上向彰德侯进言。
彰德侯见此事可为,每攻下一个荆城,就打开粮仓,给荆民分粮食。如此一来,楚兵所过之处,用荆国的粮食收买尽了荆国的民心。
又攻入一城之后,彰德侯带兵入城,看到夹道相迎的百姓,心中震撼不少。
这就是百姓的力量吗?
这就是民心之所至吗?
如果楚国没有激起百姓的斗志,没有收拢百姓的心,那么,会不会在荆国攻进楚国的时候,百姓亦是如此,非但不抵抗,反而热情相迎?
彰德侯为此,特地把彭广涪叫了过来,表扬了一番。
这时,彰德侯才看到跟在彭广涪身后,那个屡立战功的小子,正是宓中昱之子,义恩侯府的新侯爷宓峥。
看着穿着铠甲的挺拔少爷,彰德侯亦像看到了当年的宓中昱。
他走过去,抬手拍着宓峥的肩膀,说“当年,我曾与你父亲并肩作战,创下辉煌。你年纪虽小,但已可看出,青出于蓝胜于蓝,中昱后继有人!”
宓峥的胸膛不由自主地挺了挺,大声说道“那是当然的,我绝不会堕了父亲的名声。”
“好,好样了,这才是真正的将门子弟。”彰德侯赞道。
宓峥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他看看左右,没有看到谢衡,问“我听说谢世子也来投军了,就在侯爷的麾下,怎么没看到他?”
话刚说完,他就看到旁边的武牙将军彭广渤给他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