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人力资源

就这样,困扰了门人弟子许久的问题,被刘备轻松的解决了。

他要俘虏选择放弃一样东西,信仰或者生命。

面对这个选择,绝大多数人理智的选择了前者。

如同刘玄德说的那样,即使之前是虔诚的太平道徒,在做过这种事之后也不是了。

信仰被玷污了,自然提不起为之战斗的勇气了。

再之后,等待这些人的将是漫长的苦工生活。

他们将作为人力,开发矿山,进入工场,生产武装与商品,作为农民,种植桑,麻,靛蓝与粮食作物。

理所当然,是在属于刘备的矿山,工场与新开垦的农田……这些东西在乱世降临,而刘备攥住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后,轻轻松松就能获得很多。

许多平日里对刘备分外警惕的豪门,世家都忙不迭的表示愿意合作。

更多的管营工匠,更多的矿产与良田源源不断输入麾下,很多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到手。

这导致了郡守刘焉更多的敌意,但刘备已经不在乎那么多了。

他必须加快速度,才能保证在接下来的乱世中获取胜利……乃至在始皇帝的大一统后两千年的历史中,获取最终胜利。

与这个目标相比,一个尸位素餐的封建官僚的态度,什么都不算。

……

至于这些战俘,他们没有工资,也极少会有劳动保障。甚至有些时候吃不饱饭。

这听上去或许很残忍。事实上刘备相信,在这样的生活开始的最初,这些人不说全部,但绝大多数都会憎恶自己。

但不这么做又能怎么样?

分给他们土地?按照工人那样支付薪金,编练成自己的士兵?

别开玩笑了。大汉还没死呢。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要么刘备干脆一点直接造反。要么陪这几万溃兵,连同他的门人弟子和结义兄弟一起去死……或者亡命天涯。

汉朝江山是快要垮了。但还要再等好几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