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战俘

一方面为了自己的野心,更为了满足他的属下们的野心。这种野心会不断膨胀,支撑他们攻城略地,侵吞兼并。直到败亡,或者建立自己的国家。

幸运的是,东汉年间的武装集团,还没有演变成唐末藩镇武装那种残暴野蛮。所以刘备不用害怕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就被兵变推翻,一刀砍了再换个新主公。

当然退一步说,就算真是唐末藩镇那种野蛮的军事集团,刘备也自信能掌握得住。

因为他有钱。有相当多的钱。手上有大量新式商品,且垄断了对辽东草原地区贸易的他,说得上富可敌国。

又因为他虽然暂时无法在官职,地位上满足兵士们的欲望,但他的能力,威望,以及刚刚获得的胜利都让士兵们充满希望。

即使刨除这些不说,他的名声,他待人接物的态度,风范,也足以让人坚信他会成功。

这样的人绝对可以出人头地。只要稍微与刘备说几句话,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得出这个结论。

所以刘备的犒赏三军,也仅仅只是犒赏三军而已。

用语言,感谢将士们的努力。拿出酒肉,用物质奖励他们。当然,酒不能喝的太多。还有每名士兵都额外增发一个月的军饷。是的,与当代绝大多数军队不同,在刘备麾下当兵有军饷可以拿。虽然不多,每个月只有五十枚五铢钱。但却大大激发了士兵们的战斗意志。

——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士兵,一个子儿拿不到。这个时代的帝国没有“军饷”这个概念。除了战后的战利品与战功首级奖励之外,什么都拿不到的。

这也是当代军队的士气不足的原因之一。

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义务兵役制逐渐走到了尽头。因为没有足够多的自耕农当兵了。随之到来的是募兵制,以及募兵制伴随而来的军阀的产生。

再之后,就是天下大乱。

农民起义在这里,只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而已。

刘备相信这一点绝对有很多人,很多人都见到了的。因为他那个脑子不太灵光,实际上直觉非常准的三弟都感觉到了。

只是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种变化会产生多可怕的后果。

就好像刘备的两位义弟。他们只觉得,这样一来武人的地位就会上升,英雄有用武之地,他们也能有了前程。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如果让关羽、张飞知道这样发展的后果,是中原人口损失大半,从汉末三国到东晋南北朝,战火连绵数百年的话,他们绝对不会觉得兴奋。

想到这里,刘备的心情非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