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作者心”和“读者心”仿佛就是一对殊死大敌,总是不经意就杀出来,干扰小说的创作,就算再有经验的作者,有时也会陷入迷茫。
101总结了一些办法,大家看看能否帮助写书时,有效抓住读者期待?
1.不论整体构思如何,总是先以主角动机为情节展开的驱动力,即主角要的是什么,第一目标是什么,就围绕这个展开行动力。
例如:求生,就写主角马上考虑如何求生;都市类获得金手指,就马上展开yy,顺着主角想要的东西写。
因为假如人物代入感没问题,人物想要做的事,恰恰就是读者希望人物去干的,这一条就符合了读者期待。
假如因被动情节影响到了主角,比如《二十四小尸》中的试炼情节,那是别人强加给主角头上的,不是主角想要的。
这就需要两条判定准则:
a.是否有足够铺垫。
即10大章的内容,是否事先有足够的铺垫,假如之前写主角如何刻苦修炼,竞争对手也交代了,试炼成功会获得什么好处也交代了,那么有了足够的铺垫,读者自然期待试炼内容,别说写上10章,就算20章,30章,也都没问题!
b.是否截断读者期待。
读者期待是根据铺垫而来的,因为开局写了神秘魔门,捉主角来修炼,读者的期待感在于看主角能否安顿下来,以及安顿下来之后如何崛起,而不是看一通冗长的试炼,因为开局试炼代表主角命运不归自己控制,他对于命运是被动接受他人安排。
越长的被动情节,越显得主角没有目标,这就造成了读者厌烦,代入感缺失。
因此这一条判定准则也是相当重要的,新情节的设置,必须吻合之前已经给读者营造的期待感,否则就需要另行铺垫,直到读者期待转移到这件事上后,才能安排这样的新情节。
2.主角动机有了,而且也积极为之行动了,还需要紧密设置危机(障碍)。
因为没有障碍的动机实施,读者也是没有期待感的,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吸引力,只有一波三折,备受阻碍的愿望,才值得去实现,就像斗破的退婚,如果不事先有废柴和登门侮辱,还有三年之约,主角直接就退婚的话,读者也不会产生强烈地期待。
3.主角动机是情节拉力,危机是推力,只要符合拉力线和推力线的情节设置,都是能提升读者期待感的好情节。
比如不断强化主角愿望,比如主角悄悄准备实现愿望的步骤,比如设置一些人和事阻挠主角实现愿望,这些情节都不会跑偏,都在期待线上。
4.主角需要不断战胜一个个危机,收获的爽快感,是刺激读者兴奋,保持更大期待感的法宝。
只努力不收获,就好像只上班不拿工资一样,在压力线和拉力线上,还需要设置若干收获点。
5.节奏感也需要考虑到,大的铺垫要有大的情节爆发,以满足读者期待,小的铺垫不适合写过长的情节,一般过渡情节就是一章半章的样子,写多了写长了,也会导致读者厌烦。
6.悬念和挖坑,是另一种情节拉力,也需掌握。
-------
下面实例解释一下上述六条,以凡人修仙传为例——
开局读者期待1:二愣子(韩立)向往外边的世界,他二叔没有子侄,来找他去七玄门当记名弟子,能否愿望达成?
这里用了一章的情节铺垫韩立的出身草根,铺垫他强烈看世界的愿望,铺垫草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铺垫那个二叔的见多识广……种种这些,都让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就想看看韩立下一步的命运。
试想,假如这里写山贼突袭,杀掉他的父母,小小韩立打算复仇,就截断了期待感,不是好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