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被这个人物吸引的,而且作者文笔不错
可见,凡人这种书,作者也许没有明确思考过,我的书,如何吸引读者
他的钩子完全是无意识下的
靠着剧情连续的积累,一点点把人吸引住
而我说的钩子,是有意识的下,目的就是为了吊住读者
所谓钩子,就是利用人的好奇心
下面,我说点跟作者关系密切的一些问题
有的人,写书不会下钩子,故事情节几千字,不能把人吸引住
比如,某作者认为,开篇应该打斗,打得激烈,读者就被吸引了
他认为这是个钩子
但是读者往往比较反感这种开场打斗的,因为缺乏对人物的代入,打斗首先人很多,而且剧情激烈
就好比我们走大街上,看到2人打架,打得很激烈,我们代入哪个人了?
有可能对哪个人都没好感
所以打斗开场慎用,容易造成代入感缺失
还有的,会乱下钩子
第一章连下3个钩子
这也不好,因为读者会迷失,钩子太多,不知道该关心哪一个
一般下1-2个为好,钩子解开一个,再下一个,形成连环套
这样读者的粘滞度会比较高,不会兴趣缺失
有经验的作者,心中有数,他知道自己每段情节的钩子是什么
靠什么吸引读者的
所以,笔墨要集中围绕钩子使用,无关的,不写
举例:
王浩,风尘仆仆的走下了火车,秘密辗转来到大西北的一个小镇,他的皮箱子里装着一大摞的文件,那是新中国制造原子弹的第一手资料。
这一个,钩子是造原子弹
下面情节要紧密围绕造原子弹进行
但是,我见到很多的书,下面是泡妞去了
火车上认识一个美妞,俩人如何暧昧,主角不干正事
如果泡妞是钩子,就别下造原子弹的钩子
下了,就紧紧围绕这个推进
最后,说一个
大家都听说过,网文要早点开金手指,对不对
金手指是什么?
其实它就是一种钩子
一种新鲜的创意,点子
比如,第一章介绍世界背景,人物,矛盾冲突
第二章出金手指
那么,这种书,就是在第二章,以创意的方式,下了钩子
所以第一章,就是堆数据,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
比如唐家三少的书
前面基本就是堆设定,他的钩子,下在靠后面一点
番茄的盘龙,钩子下的也晚,这都是慢热型的书
最后,总结一下
所谓下钩子,就是一个作者,有意识的利用一些技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钩子下的越早越好,下了就要紧紧围绕进行故事
钩子和钩子之间别断开,要环环相扣,形成持续的阅读吸引力
----------------------
《少林八绝》
千年古刹。
武林九大门派之首。
在少林寺的后山里,一个胖胖的大和尚正在同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讲学武的好处。小孩一副懒散的样子,他心不在焉的看着地上的一条毛毛虫。
“徒儿,你怎么不听为师说话?”
“没有。”
“那你在干什么?”
“我在听师父说话。”
“徒儿,你说你在听我说话,那么我问你,刚才为师的都说了什么?你能告诉为师吗?”
“师父,我知道你又在考我了。你刚才正在说我们少林寺的功夫是天下最厉害的功夫,什么武当派,什么峨嵋派,还有什么天山派,都不是我们少林寺的对手,师父要我好好练习武艺,将来为师父增光,是也不是?”
这一段,钩子下的是什么?
“师父,我知道你又在考我了。你刚才正在说我们少林寺的功夫是天下最厉害的功夫,什么武当派,什么峨嵋派,还有什么天山派,都不是我们少林寺的对手,师父要我好好练习武艺,将来为师父增光,是也不是?”
“唔,你既然知道为师的一片苦心,为何又要天天睡大觉,其他师兄师弟都在起早贪黑的练武,你看你,整天吃了又吃,睡了又睡,都快赶上为师的了,难道你以为光是吃吃睡睡就能让武功达到极高的境界吗?”
“哎呀,师父,我可没有说这样就能增长功夫,师父不知道吗?我在后山发现了一部武功秘笈,名字叫做‘大睡神功’,师父,那本书现在还在我怀里,照上面所说,人在睡梦中练功是清醒时的百倍。”
“唉,痴儿,痴儿。我叫你把那本破书扔了,你就是不听,不行,为师的不能让你就这么毁在邪书手里。”
【疯魔】穆牧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