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皇上早做决断!”群臣也跟着道。
二十多万人,王越说屠就给屠了,闻说此事的朝臣们无不脊背发凉。
杀左良玉,崇祯可以忍,屠左良玉部的官军,这就过分了,不管左良玉都做过些什么,这二十多万官军可都是朝廷的大军,如果是别人敢这么干,崇祯可以让他立刻人头落地。
最令崇祯忌讳的是,王越搞的什么军事整编。崇祯是个生性多疑的皇帝,王越把手伸向了其他官军,乃是大忌。
崇祯一言不发,脸黑的如同锅底,如何处理王越,这是一个很纠结的决策,王越不同于其他人,是能够一纸政令就能搞的定的。
如此群臣激愤的情势中,却仍有不同的声音响起:“诸位同僚,切莫意气用事,如今忠贞侯正于湖广剿匪,刚刚收复武昌,能否待忠贞侯剿匪凯旋之日,再来讨论此事?”
众臣一看,说话的是陈新甲,不禁又气又急道:“陈新甲,王贼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如此为其张目?”
说起来,陈新甲原先也是他们一伙的,结果去了一趟朝鲜,这家伙就叛变了。
枭雄,就要有枭雄的手段,王越干掉了左良玉,陈新甲发现自己跟对人了,妇人之仁怎能成就大事?
“在下从未得忠贞侯一丝一毫的好处,完全是站在全局的立场说话。”陈新甲正色道,说着向崇祯一拱手道:“皇上,请一切从大局出发,此事容后再议!”
“请皇上容后再议!”
谢宝清、范景文等出声赞同道。
只要是讨论王越的事情,谢宝清一般是不做出头鸟的,因为大家都把他当做和王越穿一条裤子的。
“容后再议,容后再议,恐怕到时为时已晚了。”黄士俊大声道:“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崇祯这个皇帝可做的真不容易,这些个大臣们成天的对王越喊打喊杀,却没有几个人能给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难道王越是那么好杀的吗?”
正在这时,一名宫廷侍卫急匆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