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一章 再生父母

大明钉子户 九祯 2185 字 2024-04-21

在城管们的配合下,贸易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在原流民中挑选的青壮将一辆辆运粮车拉进了苏州。

被查封的店铺临时成了粮店,每个售粮店都有天策军士兵守护。

“卖粮了,卖粮了,大伙快来买粮,市价比往日还低三成,绝对物美价廉,货有所值啊。”

以那些家庭主妇为首,众人蜂拥前去买粮买物,每个人都是眉欢眼笑。

狗日的奸商,这些时日将物价哄抬到几十倍之高,还有价无市。大伙平时就苦,买米买盐都要精打细算,被他们这一罢市,哄抬物价,都不用活了。好容易有便宜又好用的粮米货物运到,怎么能不多买一些,防患于未然?

“大家不用急,粮米很充足,每个人都有,慢慢来,大伙排队啊……!”

这一幕发生在苏州府各处,有充足便宜的货物供应,各地百姓的心一下子定下来。

后世的西方有句谚语:暴力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却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经过王越的这番屠杀,商贾们终于颤抖着复市了,现在形势比人强。

十月三十日,苏州街头万人空巷,数万市民涌向城东校场,因为他们数日前已经得到通知,今天是处决扰乱苏州治安罪魁祸首的日子。

今天要处决的可不是一般人,不但有苏州最大的士绅周正林,还有苏州知府、通判、昆山知县这样的官员,这可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景。

监军太监吴直已经闻讯从上海赶来,可惜他什么也做不了,王越不是他能左右的。

监斩台上已经设立了大功率扩音器,王越今天身穿巡抚绯红色官袍,头戴乌纱在台上向周围百姓们拱手一礼,场面随之静了下来。

之后,他对着麦克风道:“父老乡亲们应该都知道,本朝的税制有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只对穷人收税,那些良田千倾的士绅是不用交税的,那些富商巨贾更是免税的。这么多年下来,以至穷的越穷富越富,这也是天下流寇四起烽烟遍地主因。”

“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为什么没有人出来说句公道话呢?难道朝堂之上的那些衮衮诸公都是聋子和瞎子吗?当然不是!”

“因为他们正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们同时也代表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士,这个士就是那些有功名的读书人。作为大明朝的官员的先提条件,就是读书人,他们享受着国家的免税政策,当然不会轻易放弃,甚至还要变本加厉,不愿意为国家承担一丁点的义务。”

其实原因和情况很复杂,王越也只是简单地做个宣传。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本官既然是应天巡抚,那就要为当地百姓做一点实事,从现在起在应天地区改变这一弊政。从现在起免除应天地区所有的田赋和徭役,只征收商业流通管理费,政府工程用工必须支付工钱,如果工钱太低了,乡亲们可以拒绝上工。”

王越的话音刚落,在场的百姓立刻欢呼起来。街上的告示他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了,其实他们还是似信非信的,千百年来种田交税天经地义的观念不是一时能够改变的。但是王越亲口允诺,让他们终于相信这是真的了。

许多人激动地喊道:“王大人做的好!”

“王大人真乃再生父母呀!”

“好呀!”

王越双手虚按,等场面安静下来后道:“城管们收取的管理费将用于补贴朝廷的粮税,剩余的将用于苏州地区的修桥铺路等建设。但是那些官员士绅们不愿意了,他们跳出来百般阻挠本官的大计,乡亲们说说,对待这些人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