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龙友所说的天下人,不过是那些士绅、商贾、宦官罢了,怎能代表天下人。”阮大铖满不在乎地道:“我阮圆海也算是词章才子,科第名家,只因当年主意一错,投了崔魏之门,遂入儿孙之号。如今势败,剩我枯林囗鸟,人人唾骂,处处攻击。”
说着他也是发狠了大声道:“既然他们不给我活路,我就另谋出路,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他已经想明白了,抱王越的大腿,比抱魏忠贤一党的大腿更安全。因为王越有军队为后盾,皇帝都没辙。
明朝的问题主要就是经济问题,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看出来了,但是既得利益集团太庞大了,谁也改变不了这个趋势。包括阮大铖和杨文聪,他们自己其实也是既得利益者。
杨文聪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说的好啊。听说这位王思华大人,在顺天府各地很是做了一些有益于民生之事。”
这份文件也说明了这笔钱收上来的用途,既江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着啊!”阮大铖一拍大腿道:“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将来这史书上也要留下我阮圆海之名。龙友,帮我参详参详,我阮圆海的成败在此一举了。”
杨文聪对再回仕途同样很上心,如果能搭上王越这艘船好像也是一条捷径。
于是二人连夜研究这份文件,并细化条款,查遗补漏。
阮大铖洋洋洒洒写了一份更详细的东西,第二天派人送给了王越。
看完之后,王越拍手叫绝。阮大铖这家伙确实有些才干,王越拿出的那些东西只是个粗略的计划和章程,那是按现代税收修改制定的。经阮大铖和杨文聪润色之后,更适合大明的实际情况,更有可操作性。
这些东西要是让那位原游击将军焦可大来搞,肯定是搞不出来的。
于是阮大铖被王越派往苏州,主抓城管税收工作,王越承诺一年看成效,如果做的好,不介意推荐他当个松江知府。
阮大铖在文稿里留下了杨文聪的名字,说明这些东西弄出来也有杨文聪的功劳。让好友搭个顺风车这种事情,阮大铖还是很义气的
杨文聪这个人王越也有耳闻,好像比阮大铖有节操多了。
饥民转运工作已进行了大半,王越要在南京等待第五团冯源山部一起赶赴上海。
李香君哼了一声道:“那又怎样,我们宛妹貌美如花,才艺双绝,我就不信王公子看不上。”
她们这些青楼女子正房是不敢想的,能做个有情有义之人的妾室就是她们的追求。像王越这样又年轻又是高官又有钱又有才华的男子,几乎就是完美的化身,给他做妾,这些女子当然是千肯万肯的了。
在众女调笑董小宛的时候,王越已经出了媚香楼,随即就看到了冒襄等人。
冒襄他们虽然出了媚香楼,却没有立刻走人,他们把老板王越独自丢在媚香楼,总要看看情况再考虑离开。
“你们这些家伙毫无义气,竟敢把本大人一个人丢下,该当何罪!”王越佯怒道。
冒襄看出来王越只是装作生气,他陪着笑道:“王大人,如此良辰美景,正是风花雪月之时,您怎么也出来了?”
方以智也笑着道:“王大人,我们创造此等良机,您怎么不继续风月,坐失大好时光。”
王越呵呵一声道:“那该怎样?以你们的意思,本官还要夜宿媚香楼?”
其实这也是他跑出来的一个原因之一,他真是不习惯睡在陌生的地方,人家董小宛还不一定留他夜宿闺房呢,要是那样多没面子。
冒襄笑的特别暧昧地道:“大人,那位小宛姑娘看来对您有意呀,要不要我们帮您撮合撮合。”
王越总觉得怪怪的,这冒襄竟然为他未来的小妾拉皮条,怎么想怎么都觉得奇怪。
他不禁问道:“辟疆兄就没有看上那位董小宛?”
冒襄吓得连连摆手道:“学生怎敢与大人争风,说笑了说笑了。”
王越一想就明白了,冒襄与董小宛应该是第一次见面,现在二人之间毫无瓜葛,更没有感情基础。今天的主角是王越,所以冒襄根本就没有往那方面去想,董小宛的目光焦点也不是冒襄。其实冒襄第一个谈恋爱的女朋友是陈圆圆,而不是董小宛。
冒襄见王越愣神,又道:“王大人,学生与香君姑娘她们相熟,要不我让她们去问问小宛姑娘的心意?”
秦淮河上的名妓自主权利还是挺大的,即使是卖身于青楼的姑娘,都是自己选择终身对象,很少是由老鸨决定的,所以冒襄不找李贞丽。
方以智也道:“学生刚才出来的时候打听过了,这位小宛姑娘仍是自由之身,还没有将身契卖于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