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秦淮卖笑就是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偿还债务。虽然因为自己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很快名动秦淮。但她孤芳自赏,自怜自爱的性子不时就会暴露出来得罪一些客人。
“呦,小宛来了,快快上楼,香君一直在念叨你呢。横波、玉京、妥娘她们也等候多时了。”媚香楼的老板李贞丽热情地招呼道。董小宛并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钓鱼巷青莲居,因为她的偶像是李白,所以自号青莲。
董小宛皱着眉头道:“李大娘,今次来的是何人?若是庸俗之人,我还是要回去的。”
李贞丽叹了口气道:“小宛,你这个性子可要好好改改,这样何时能够还清债务?再说,大娘都已经答应人家了,指名要你作陪呢。”
董小宛急了道:“您总是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答应了人家,那些衣冠禽兽,看着就讨厌!”
李贞丽一本正经地道:“小宛,背后骂人可不好,要是被人听见了可就麻烦了。”
董小宛当真起来,耍着性子道:“听到又怎么样?杀了我?吃了我?”
李贞丽见董小宛真的急了,噗嗤一笑道:“这次来的是复社的冒辟疆冒公子和方密之方公子等人,这下放心了吧?”
“李大娘怎么不早说?”董小宛松了口气埋怨道,随即又问:“莫非张天如(复社领袖张溥的字)先生也来了?”
在她的印象里,这些人士子虽然有才,却少财,多数时候都是跟在复社大佬后面混青楼的,即使他们自己来也是偶尔。今天点名要自己与李香君、顾横波、卞玉京、郑妥娘等名角作陪,这场面搞的有点大呀。
“天如先生去了盛泽还没有回来。”李贞丽道:“据辟疆公子派人来通知说,会有一位新朋友来我媚楼游玩,要我们好生招待。”
董小宛这才放心地道:“能和几位公子前来的,应该也是位才子。李大娘,我先去会一会香君她们。”
冒襄等人邀请王越逛青楼,当然要派人提前打招呼的。毕竟王越是高官,可不能怠慢了,而且这些姑娘们也不都住在媚香楼。
大家都是熟人,孙临怕他们在王越面前闹的太过,打圆场道:“大人来到南京,秦淮胜景可一定要领略一番,那才真是不虚此行呢。”
“好,就应各位之言,同去,同去。”王越也是个旅游爱好者,秦淮河如雷贯耳,当然是要去看看的。
既然要游秦淮,女人是不能带着的了,在机要秘书李雪珠幽怨的目光下,王越被众人拥出了门。
其实李雪珠还不是太明白,游秦淮河的真正意义,她只是怪王越不带她一起而已。
过了桥来到对岸就是红灯区,因为很近安步当车就可以了。
“一会儿不要叫我大人,各位为兄,本官就充做学弟吧。”王越对他们道。
冒襄、方以智等人都点头应是。
按大明朝廷对在职官员的要求,是不允许逛青楼,虽然这一条形同虚设,对王越更是没有什么约束力。但王越还是认为逛青楼嘛,还是低调一点的好,不宜张扬。所以王越换了一身便装,影视道具那种,比这时代人的服装更加合身简约。随从只带了岳顺等四名警卫排士兵,不过他们还是着军装。
由冒襄等人由石桥来到秦淮河南岸,这条街道沿河而建,通过一座座石桥与对面的街道相连。
店铺、住家鳞次栉比,街道呈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街面店肆林立,会馆集聚,房屋多为前门沿街,后门临河,有的还建成特殊的过街楼,当真是朱栏层楼,柳絮笙歌。
河上装载着茉莉花、白兰花及其它货物的船只来来往往,游船画舫款款而过。
王越四处张望,许多牌匾上处处可见“云良阁”、“松竹馆”之类的名字,就是不见“怡红院”、“丽春院”这样耳熟能详的名字。
王越有些迷糊,问道:“不是说这里都是青楼楚馆吗?”
冒襄神秘一笑,指着这些用词文雅的牌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都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