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争论

大明钉子户 九祯 2200 字 2024-04-21

他说的是学习,而不是观看。城学校的基础教育课本,培养技工的厂子里充斥着大量的技术类课本,这些就够方以智喝一壶的了,这毕竟是今后几百年人类科学知识的结晶。

城的技工们通过扫盲,已经能够大概看的明白那些技工类书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进度是很快的。以后条件成熟,王越打算成立技术学院。

“应有尽有?”方以智有些难以相信地道:“莫非大人正在城传授这些学识?”

“没错!”王越点头道:“而且城的所有民众都要参加扫盲教育,要求人人都识字,人人都会写信,人人都要会四则运算。”

震惊,无比的震惊!

吴伟业插口道:“王大人,莫非女人也要识字?”

听了这话,王越脸一沉道:“女人当然要识字!难道女人没有识字的权利吗?”

吴伟业道:“子曰:唯小人与女子………!”

王越挥手打断道:“请不要曲解圣人之意,本官认为无论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莫非梅村先生也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吗?我们在场的哪一位没有母亲,女人能和小人相提并论吗?”

吴伟业闻言无语,这位王大人的言辞也太激烈了。

就在吴伟业有些尴尬的时候,孙临笑着拱手道:“素闻王大人的天策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学生喜好兵法,尝翻阅众多兵书,特向王大人请教天策军是怎么练兵的,用的是哪些兵法。”

这个问题王越很蛋疼,天策军有什么兵法?但还是坦诚相待,认真地道:“孙先生,本官没有学过任何兵法。实力决定一切,当实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一切兵法都是徒劳的。所谓练兵无非是纪律严明、粮饷充足,勤于训练,赏罚分明而已。”

“学生桐城方以智、桐城孙临、华亭徐孚远、太仓吴伟业见过王大人。”

这些人来访,令王越很好奇,因为这几位都是复社成员。其中方以智是举人功名,其他人是秀才功名。

王越客气地道:“几位大才请坐!”

“大人过奖了,我等算不得大才!”方以智向王越又拱手道:“学生代表桐城父老,感谢王大人剿灭流寇,驱逐献贼,令桐城得以保全。”

方家和孙家都是桐城大户,方以智正是孙临的大舅兄。崇祯八年,张献忠第一次进犯安庆地区,方以智和孙临移居南京避难。

王越笑着道:“这是本官份内之责,不必道谢,快快请坐。”

这几个人里,王越对方以智比较感兴趣,因为方以智算是明末少有的科学家,而且医学、物理、自然科学、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王越要在明末建立工业,又在城学校推广数理化等知识,所以方以智这个人曾经在他的脑海里打过转。

孙临和徐孚远两人的共通之处就是文武全才,最后都死于抗清活动中。

吴伟业其实就是吴梅村,著名诗人,就是他定义吴三桂降清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其实对于大明文人,王越有好感的并不多,但这也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群体。

待他们坐下之后,冒襄解释道:“几位好友听说卑职任职明报编辑,特来相聚。正好大人身在南京,特地引荐给大人。”

其实这些人都是明报的忠实读者,明报的销量正在与日俱增,明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虽然王越在明报上发表过抨击东林党的言论,但后来这样的言论越来越少了。

主要是王越懒得和他们争论了,期望这些文人们能够自我改变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