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高收入让某些人动了让孩子走科举之路的心思,毕竟老观念不是那么容易立刻转弯的。可是城的强制性措施,就是孩子们必须进城学校接受教育。孩子不送过来也可以,那就要面临失业,这可真是个两难的抉择。
孙可望派出的一个一百多人的侦骑马队,向桂家冲打探情况,迎面遇见了王越的北上部队。
在无人机的提前预警下,天策军首先发现了他们,王越命令斩断流寇的眼睛。
战马是跑不过装甲车的,尤其是在泥泞的道路上,于是这支马队很快被装甲车围歼。
“报……!大帅,官兵从安庆方向过来了!”一名骑兵从大军后面飞驰而来,向张献忠汇报道。
孙可望与闯塌天刘国能已经率老营驱赶饥兵向茶岭推进。
张献忠正在中军观战,听到这个消息,惊的在战马上晃了晃身子。
他瞪大了眼睛问道:“官兵距此还有多远?”
这个来报信的骑兵正是张献忠的手下大将冯双礼,负责压阵的后军。
冯双礼一抹脑门上的汗珠道:“只有三四里之遥!”他这汗不是累的,是惊的,官兵来的太突然了,毫无征兆。
张献忠也不说话,一拨马头向后军奔去,冯双礼赶紧跟上。
马蹄得得,张献忠快速来到后军,打马上了一个小土坡,向远方一看,一队几千人的队伍正滚滚而来。
惠登相和李万庆终于知道王越为什么让他们挑选老实人了,也对天策军后勤物资的充足感到咋舌。
这些马车上所装载的物资全部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就是前世超市里十斤一塑料袋的那种。每辆马车装了两吨,八百辆马车就是一千六百吨,即三百二十万斤。
一艘补给舰可以装载物资一万五千吨,这点大米根本不算什么。
这一千六百吨大米如果分给作战的天策军食用,一人要分三四百斤。这差不多够吃一年的,因为天策军还有军用干粮。
这些粮食其实是王越准备进攻张献忠的武器,目标就是那些饥兵。
在桂家冲抓获的四万俘虏,已经安置在了长风沙港附近。战兵之类的,通通押送到了滚装轮的底层车库内向上海县起运,这些人大多都是青壮,正好用于外滩附近的建设。
安庆至上海县不到五百公里,以滚装轮的速度,到达上海只需要一天。
上海县有七八百县兵,这些人的看押就交给唐以典了。王越作为应天巡抚,只是一纸命令的事情。
那三万多饥兵,按人头一人发了十斤粮食,还有一些盐,战场上打死的马,也把马肉分给了他们,这情绪立刻就稳定了。不用担心他们没有做饭的工具,人家都随身携带着呢,流民不是白叫的。
这些粮食也不都是天策军带来的,还有作战缴获的,天策军再补充一点,就是让他们吃饱饭。
这三万多人,王越都没有派人看押,只是安排天策军海军给他们分发物资和做一些宣传工作。
俘虏营地里安放了大量的高音喇叭,不停地循环播报宣传,宣传的内容就是:在他们没有得到安置前,每十天一人发十斤粮食,无论男女老幼同样的标准。
应天巡抚王思华大人做出承诺,只要他们今后服从管理,不再为非作歹,以往的从贼之罪既往不咎。而且王大人还为他们安排好了今后的生活去向。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将作为农民,一人会分得五十亩田地,种子和农用工具免费发放。今后这些田地的产出,在逐步偿还完官府发放的种子和农用工具费用之后,官府将不再征收这些田地的任何赋税,也就是说永不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