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与陈子龙情断,柳如是便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常着儒服男装,文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柳如是自十四岁离开周府,便已是自由之身,之后与李待问、宋征舆、陈子龙等人都有过一段恋情,可谓领时代之风,很是谈了几年自由恋爱,但可惜都没有圆满结局。如今她已经十九岁,身边的追求者众多,不过都只限友谊范畴。
侯方域继续开喷道:“依朝宗之见,找人代笔的可能更大。那王越从未有任何诗词传出,不可能写出《红楼梦》这篇大作。”
文艺小青年柳如是一脸的向往,一甩手中的折扇将其打开,扇了扇道:“能写出红楼梦之人,必是大才,若是能结识此人,如是定当与之好生交流一番。”
她这一扇,无锡快的客厅里飘荡起一阵香风,在座的士子们都心里一荡。
红楼梦的文里优美的诗篇数量很多,而且故事也很引人入胜,对于文艺女青年的杀伤力确实很大。
“刚才朝宗兄所言颇有道理,王越必是冒他人之名。那红楼梦小弟也是拜读过的,要写出如此大作,必定要有极深的阅历。听闻王越此人今年不过才十六岁,怎么可能是他?”
陈贞慧着急呀,柳如是最倾慕的就是文采,前任男友陈子龙就是江南文人第一人。如果王越就是红楼梦的作者,那他还有个屁的机会呀?那王越不但有才还有财更是官呢。
柳如是听到陈贞慧提到王越的年龄,便有些失望。前男友陈子龙比她大十岁,后来的老公钱谦益比她大三十六岁,可以看出她没有姐弟恋的爱好。柳如是人称侠女,就是有任侠之风,倒追钱谦益如此,后来暗中资助抗清义军也是如此。她确实对红楼梦的作者很好奇,这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冒襄却道:“据近期明报所言,明报要在江南创立分社,将广招编辑,记者,校对等职,为兄正有意前往应聘编辑之职。若是为兄被聘用,正好帮你们打听打听这红楼梦的作者。”
老爷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情,家里这些后辈,是无法理解的。大儿子徐坤精明能干,可惜见识差了点,只看得见眼前的利益。实际上老爷子自身,对于王越提出的合作办厂(作坊)的事情,也并不看好。
江南丝织行业,这些年瓜分的差不多了,他往里头插足,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出于好奇,老爷子很想知道这位王思华大人的真正目的何在。
这些世家毕竟守旧,沈廷扬跑船的出身,更有冒险精神,毕竟天策军海军舰队的大铁船摆在那里呢。
天策军海军舰队停靠在上海县小东门外的黄浦江上,其轰动效应是空前的。
现代舰船巨大的身躯和奇异的造型,成了小东门外的一处奇景,县城内的百姓们呼朋引伴而来,参观这百年难遇的奇观。因此上海县城小东门外从早到晚人流不断,几乎是人山人海,要不是有天策军士兵拦着,有些胆大的还要靠近看个清楚。
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是缓慢的,单调的,看热闹是国人的一大爱好,何况是如此大的热闹。
街面上如此,黄浦江上慕名而来的人也不少,甚至有从松江府赶来的。这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士子,这是一群不事劳作,时间最充裕的一群人。
所以江面上以天策军海军舰队为中心,漂浮着不少画舫及“无锡快”。
这些船以无锡快最多,无锡快是江南常见的一种客船,有钱人出行的短途客船,船不大,上面设施却很齐全,不仅有卧房供休息,还有客厅作为宴饮起居之用,后船艄有厨房,供应伙食很方便。
其中的一艘无锡快上,也有一群文人在对天策军的军舰指指点点。
一个年轻的士子陪着笑脸,对船上的一位做文士打扮的气质美女道:“如是,为兄所言不差吧,是否不虚此行?”
那美女只是仔细打量舰船,却没有做答,江面上的奇景,确实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