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文官任命,兵备道如巡抚、巡按一样,都属于派遣官员,本身都有一个正式的官职。各省大多由按察使或按察佥事充任,如王越就是以顺天府丞充任。
左右参政等于给王越安排了两个副手,他们也是兼任。最要命的是杨嗣昌的妻弟张若麒兼任的仓大使,那就是要管后勤了。
仓大使通常都是九品官,最高也是八品,天策军后勤处长王双明就是八品文职官。张若麒以六品兵部主事任仓大使,那么天策军的后勤处长理论上要归他管。杨嗣昌的儿子杨松山被顺手弄了个七品知事,主管军中一切文书往来,同时还兼任着参谋工作。
“经兵部研究决定,原密云副将陈晟调任天策军指挥同知。原京营参领赵青池、李玉虎、陆严调任天策军坐营官,分管现天策军各团。原京营………!”
陈晟以与王卓同样的副将衔任天策军指挥同知,成为天策军武官二把手。坐营官通常只有京营才会有的官职,按编制应该每个坐营官分管两个团。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一百多名武官的任命,分布到天策军各个角落。
最后一条任命,也是最重要的任命:“天策军近在京畿,功勋卓著!皇上中旨,任命王之心为天策军内中军,领天策军诸营务。”
通常只有京营或者出征的大军,皇帝才会派遣监军,给天策军安排一个监军,等于把天策军当京营对待了。
王之心的任命是领天策军诸营务,就是说天策军的日常管理都归他管,王越的命令也可以不算,因为王之心是直接对皇帝负责。
天策军高层没有动,毕竟天策军所立功勋太大,没有理由动。天策军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是谢宝清,这是在团练的时候就定下的,而且天策军一直都是顺天府下属的军队。其次才是王越,以顺天府兵备道负责天策军日常事务。
谢宝清现任兵部左侍郎兼顺天府尹,这份兵部的行文就是他带来的,杨嗣昌没有出面。可能他也知道,这份行文分明是肢解天策军,和架空王家兄弟,甚至是架空王越原本的各下属。
随同谢宝清一起来的就是王之心,王之心号称崇祯朝太监首富。听闻要向天策军派遣监军,他表现的最积极,很花了不少钱,才弄到了这个任命。
为啥他这么积极?城非常有钱,天策军也强大,但凡和城粘点边的人都发了呀!英国公、定国公以及各大家族,甚至京城的那几个纨绔子弟也靠大棚菜,发了一笔小财,所以他能不积极吗?
谢宝清念完之后,低着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有些不敢看王越的表情。他也觉得杨嗣昌玩的太过火了,这简直是想把天策军全盘接受呀,王越怎么会答应?
“谢大人念完了?没有了?”王越似笑非笑地问道。
“念完了,念完了!思华你…!”谢宝清欲言又止道。
王越点点头道:“谢大人念完了就请回吧,今天我就不管你饭了,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
谢宝清以为王越要发飙了:“思华,你可千万别乱来!”
“你看我像要乱来的样子吗?”王越笑了笑,又看向旁边白白胖胖的王之心道:“王公公,你也来趟这滩浑水吗?”
王之心立刻陪着笑道:“没有没有,洒家只为求财,其他的事情,我一概不管!”
王越对王之心的态度挺意外的,不过这样也好:“嗯,那好!王公公如此配合,本官定有相应的回报,不知王公公看上了哪些生意?”
王之心在宫里的地位可不低,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太监首富,还没人能动的了他。他和高起潜一样也常被派做监军,后来还提督东厂。
正因为如此,他的耳目也灵通,所以知道天策军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像他这样的人,眼睛只盯在了钱上,其他的都无所谓。
王之心咽了咽口水,这才道:“这城的货品,已经有了不少大家族在做了,我就不和他们掺和了。洒家有意盘下城的制针厂,不知道王大人意下如何?”